【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怀念乡村天使——忆民医许墨增先生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怀念乡村天使
河北 许志军
医高德厚自仙葩,仲景华佗转世娃。大爱无疆光日月,春晖有意映蒹葭。求精历尽朝夕累,沥血成全病患家。史册丰碑千古韵,坊间传颂到天涯。
一首七律,概括了村医许墨增先生的短暂生平,人生的宽度远比长度重要。
出生于1922年的许墨增先生,(村里人呼他魅增)自小喜欢医术。懵懂少年时,随母去无极县西流村姨母家走亲戚。姨夫张忠信是当地有名的郎中,且医德高尚,闻名遐迩。每天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年幼且瘦小的许魅增,非常好奇,对草药的味道沁心入脾,情有独钟,在一旁观察姨夫,辩证施治,拔罐驱湿,开方抓药,针灸推拿。有时候还为患者煎汤熬药,碾粉醅干。许墨增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有时候也帮忙捡柴加薪。幼小的心灵,中草药的熏陶,治病救人的萌芽根基,渗透到他的血脉中。姨夫的高尚情操与医术,耳濡目染。他回到家与小朋友们玩耍时也模仿碾药的动作,扎针推拿的招式。
成功始于内因,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他最热衷走的亲戚就是姨夫张忠信家,姨夫看病,望闻问切、辩证施治的术语虽然他听不懂,看姨夫闲暇之余他就会问这问那。姨夫说:“喜欢干这一行必须先上学堂念书,不认字不行。不识字怎么能开方抓药?你是个好苗子,回家好好念书吧,念几年书我教你。不过作郎中自古就是苦差事,做事要先做人,治病救人,救人的人必须是好人品,把病人视作自己亲人,甚至看作是自己父母。古人讲:不为良相就为良医。我干这一行深有体会,我就是一头大众的老黄牛,谁什么时候用就随时牵走,不分白天黑夜。不过看着病人减轻痛苦,我由衷地感到愉悦,有付出的成就感”。
姨夫的肺腑之言他铭记于心,一辈子践行。他自幼聪明好学,勤奋努力。“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看书学习,尤其是多看医书成了必修课。清晨打扫厅堂,饲养牲畜,打水、推碾磨,他什么都干。高小刚刚毕业,他就常去姨家,成了走读学徒。
两三年的学徒生活 ,他更是勤奋有加,视书如命,珍惜学习机会,不懂的地方随时向师傅请教。师傅诊断的过程,和颜悦色的可亲与患者交流,开方抓药的细心敬业,针灸推拿地温柔以待,师傅的菩萨心肠,他耳濡目染。
名师出高徒。十七八岁,他就成了乡亲们信任的郎中,小有名气。有求必应,开方抓药,针灸推拿,样样精通。在临床的实践中,在辩证施治地探索中,在与朋友的访谈中,他的医术,取得了真知灼见 。
他厚积薄发,购买了《医宗金鉴》《伤寒论》《本草纲目》《千金方》《汤头歌》《针灸学》等等书籍。有空就钻研各种医学经典著作。他的针灸推拿医术更是高手,背针灸推拿的穴位歌滚瓜烂熟,对361个常用穴位,了如指掌。他传播保健知识津津乐道,把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村民郭闹,因喜欢推拿针灸,无论白天黑夜,他走到哪里,就把郭闹带到哪里 ,手把手地教他。终于培养成与自己媲美的针灸达人。他壮年去世后,郭闹也成了三里五乡的针灸推拿先生。
当年参加一两个月乡村医生培训班的小青年,也是他必须带的徒弟。他手把手的教会他们寻穴针灸,断脉配方。把自己掌握的各种临床经验、方剂,毫无保留地传给大家。
他一生都在学习学习再学习,有疑难杂症不解,就跑十几里向师傅请教。他也曾多次拜访羊村名医邸凤池,贾村张老华。二位与师傅张忠信都是有口皆碑的名医、各有千秋的当代“华佗”。对老中医传授的偏方,细心记录,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在临床中,均有很好的疗效。
南流村是个有集市的大村庄,朋友邀他去南流开诊所卖药,他欣然接受。诊所挂牌不久,他的精湛医术,像春风一样温暖,为患者带来希望。天天门庭若市,他作为主治医生,忙得不亦乐乎。他的诊所药铺,从不收出诊费,凭卖药赚点微薄利润,他没有从病人身上抽丝剥茧的黑商伎俩,他只有悬壶济世耿耿救人的丹心。有好多贫困人家,赊欠药,实在掏不起钱就不了了之。外伤用药包扎均免费。干了几年,交了房租,利润就是赊欠药,他的菩萨心肠,无法开口“讨债”,指望行医卖药、养家糊口的生存之道不容易走通。
五十年代初期,农村医疗卫生,一片空白。政府号召屈指可数的乡村医生,联合起来组建医疗纵横。他与候村曹春争、大镇赵小脏,三人组合,把各自的医疗器械奉献出来,搭建成颇有规模的平台。当时是以中医药为主体,响应毛主席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成立,在总路线、大跃进方针政策指引下,掀起除四害、讲卫生,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医疗纵横队伍更是打先锋。亲自示范,改造连茅圈,积极宣传,猪粪圈肥及时运到田间,不许在村里堆放。保护环境卫生,维护水源清洁,吃水井、一律加防尘盖,他带领大家,自制抽水器具。在井里定期投放漂白粉净化水质。投放药材杜仲预防流感。他带领中学生团队,入户在大门口写“全民除四害,人人讲卫生。学习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预防为主的措施还真有效果,他与同事们的奉献没有白费劲,大面积的流感没有发生过,个别户、个别人发生感冒,他一两剂几毛钱的草药就康复。有效地截断传播源,真正落实了毛主席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也治病。他带领几名同事走村入户,督促、检查、悉心指导落实各项工作。从一九五八年持续到七十年代初期,农村普遍打压水井,大口井逐步淘汰为止。
期间三年多的农村合作医疗,井井有条,利国惠民 ,得到老百姓广泛拥护 ,踊跃参加。他作为主治医生,每天都有几十个、上百个处方诊治,且主要是开便宜的草药。候村唯一的医生,曹春争先生去世后,他更忙了 ,几乎早晨忙完吕村的工作,饭后就被候村人拽去,刚刚到候村,大镇有人追踪催促。候村人口比吕村还多一半,他几乎走遍了每一家,像熟悉吕村一样熟悉侯村。父老乡亲们对他平易近人的风采,亲切敬佩、感动。不抽烟、不喝酒、甚至忙碌的连一口水也不喝。他践行了师傅教诲,“俯首甘为孺子牛,谁家需要即牵走。”仁心载满千家福,妙手携来万户春。他没有上下班时间,每天像走马灯一样不停的工作。越是人多催促,他越谨慎开方用药。最多一天开出过一百三四十个处方,每一副药方都反复斟酌,嘱咐患者怎样醅干研磨、放药顺序,熬煎时间,忌口等等。他慈悲为怀,怜贫济困,灸针能治愈的病,自己宁可跑断腿,也不让乡亲们多花一分钱。一个处方两三毛,几乎没有超过四五毛钱的。
他谦虚、谨慎的医德医风,说话低音,和蔼可亲,深入人心。除了吕村、候村,十里八乡也时常有慕名而来的患者求助。他都看作自己的亲人一样服务。为贾村张东明的老母亲,免费送了几服药治好了久治不愈妇科后遗症,感动的送来几斤挂面,他执意不收礼,人家拧不过他,就走了,他回到屋里继续忙工作,客人悄悄返回放在过道厨房,中午家人做饭,掀锅盖看到挂面放在锅里。他着急了,斥责老伴,命令孩子们,把东西送回主人后,才安心吃饭。 本村刘金锁家有卧床老人,他多次上门服务,人家感激不尽,买了两包点心送到他家。他回到家把老伴数落了一顿,人家有病人不好过,不能要人家礼物,又添了点儿东西,直到老伴送回为止。他认为收受患者礼物是玷污医者形象。他的仁心是纯洁无暇,他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不管家里多么贫困,绝不沾患者一点儿便宜。
一切真知灼见,都是从实践经验发源。他把医书中的验方,读懂学透,并在临床中辩证施治,灵活运用,创造了经典奇迹。候村有个患大脑炎、发烧儿童,跑遍附近县城医院寻医问药,无济于事,到省医大附属二院,拒收返回。母亲抱着生命垂危的孩子,慕名找到村医许墨增,几乎下跪,哀求说:“孩子的病没有一点儿办法了,您就救他一命吧,死马当做活马医!有个好歹我们不嫌弃、更不怪罪!”他救人心切,思索一会儿,决定冒险一次,亲手配制、熬煎一副汤药下肚退烧,孩子便活蹦乱跳。“病树前头万木春”,又用了几剂汤药,彻底痊愈。他把“死马医成了活马”,且不收分文,收获了救人一命的成就感与欣慰,收获了慕名而来的求医问药人群。
那个年代 ,儿童气管炎发病率很高,几乎没有消炎药。他自制药汤,用棉球沾沾,抹到小孩子口腔,能迅速吸收,使患者缓解症状,解除痛苦,收到很好的疗效。 妙手回春传千里,偏方灵验惠万家。少花钱,或者不花钱,也治病口碑,像春风一样传遍四邻八乡。孕妇临盆前好多人去找他开一剂药,产前、产后母子平稳安康。这样的佳话在坊间传言至今。
他谆谆告诫带孩子的母亲们:“孩子的病大多是吃出来的,都是撑得,饿着点儿不会得病,不要让孩子傻吃,傻吃吃傻”。“要让孩子们晒太阳,接触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天人合一,免灾驱瘟”。农村普遍贫穷,吃肉的机会少,逢年过节,因吃肉太多发生积食不消的病人太多,他把脉摸穴,按住要找的穴位,几针撵下去就肠通气顺,恢复正常。如此范例,在他行医生涯中,数不胜数。
他家人口较多,却是传承家风家训的典范。据说他的父亲许湖銮就是上世纪,民国初期,村里非常少有的大学生之一。至今坊间传言他父亲与北赵八书画家,郝景华先生在一起吟诗作对,泼墨挥毫的故事。国学经典,优秀传统文化对家庭影响力是非常深厚。孩子们自幼养成好习惯,不许大声说话,更不能吵吵闹闹,不到十一二点不能睡觉。每个人都有学习的任务,比如背诵一两首唐诗宋词,看几页医书,学会一个偏方验方。外出告知,无事早归。不许到赌博场地,不许近低俗群体,总之不能浪费光阴。每个人都有勤劳善良,和睦乡里的基因传承。
回忆叹悲哀,往事萦怀。风吹竹影掩阴霾。妙手春辉牵旧梦,呼唤归来。尺案素笺裁,天妒英才。一杯浊酒对窗开。玉宇晴空凉月冷,低照楼台。(浪淘沙·呼唤良医)。
在他行医几十年中,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一切想的是病号安危,心里唯独没有自己。他却久医成病,一九七六年冬,他劳累过度,瘦弱得不能再为乡亲们服务了。在病榻上,还看医书,时常向孩子们口传临床经验,嘱咐孩子们保管好、学习好祖传经典。
也许是苍天看他太累了,让他早点儿休息吧?正直医术精湛,知天命岁月,耗尽最后一滴血,丙辰除夕早晨,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享年五十四岁。
写此小文,应该告慰他在天之灵的是:他的高尚情操,他的祖训家风,他的医德仁心,遗传给了后代,并发扬光大。如今,家家光景殷实,户户人丁兴旺。他遗孀甄氏,早就四世同堂了,于2003年84岁高龄无疾而终。他的一群孙男嫡女们,温良恭俭让,低调做人,砥砺进取,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品德兼优,且“俏不争春”,甘于默默奉献,保持一颗平常心。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诗词会员、石家庄市诗词会员、深泽县诗联协会副会长,喜丹青、爱书法、恋诗词散文。
附:【大赛公告】 ‖ 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 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陈彩洁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