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遗址(19)
本篇要目:
********************************************
181.小南海石室
宋至清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
182.云和银矿遗址
明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
183.花岙兵营遗址
明至清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184.毛竹山、官山遗址
旧石器时代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
185.银山智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
186.双墩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
187.禹会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
188.石山孜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
189.小山口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
190.古台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
**************************************************
181.小南海石室
小南海石室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沿衢江北岸分布,开凿于江畔红砂岩山体中,是宋代至清代的遗址。现存石室总数超过50座。可能是古代石矿遗址。石室入口形式有二种,一为沿悬崖峭壁处平行往纵深开凿,其二为山坡平面开方形口子,往下开凿。从入口开始,有阶梯状台级逐级展开。石室平面多呈方形,有些石室顶呈弧状;石室内隔一定间距留有石柱;多数石室的岩壁上留有一排排整齐的铁钎凿痕;各室之间没有发现有规律的分布,但有些石室相互紧邻,可能属于同一个开采个体;有些石室相隔数十公分却不相通。
从采石角度讲,愈是往下,红砂岩的风化程度愈小,石材的成材率愈高;但同时太纵深的开采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容易造成石材往上、往外运输方面的困难,这时可能会迫使开矿者另外再择址开采。现大部分石室保存较好,有些石室经旅游开发,成为大众参观游赏的胜地。
2013年5月小南海石室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2.云和银矿遗址
云和银矿遗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云和银矿的开采冶炼在明景泰前后延续了一百多年,县境内与银矿相关遗址、史迹分布广泛,文物类型齐备。如黄家畲银坑洞遗址、管理机构“银官局”遗址,回龙山反映矿工生活的摩崖题记,林山村林岱自然村的明代矿头杨广三墓,龙岩寨、寨岩背矿工起事山寨遗址,麻垟村大棚基冶炼遗址。它们构成了全面反映采矿、矿石搬运、冶炼、矿务管理机构、矿头与矿工生活等诸多方面较为完整的、成系统的明代银冶文物史迹网,对研究、认识明代盛极一时的银矿开采史、科技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云和银矿遗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银矿开采于明代,历史长、规模大、影响深远,县境内与银矿相关遗址、史迹分布广泛,文物类型齐备。主要有黄家畲明代银坑洞群、黄家畲矿石搬运古道、黄家畲天顺二年“银官局”、黄家畲冶炼遗址、麻垟村大棚基冶炼遗址、明代矿头杨广三墓、回龙山矿工摩崖题记、矿工起事山寨遗址等,它们构成了全面反映采矿、矿石搬运、冶炼、矿务管理机构、矿头与矿工生活等诸多方面较为完整的、成系统的明代银冶文物史迹网,对研究、认识明代盛极一时的银矿开采史、科技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3年5月,云和银矿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3.花岙兵营遗址
花岙兵营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兵营最迟始营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续营并沿用至康熙三年(1664)张苍水被捕。是为数不多保存相对完整的古代军事营地或军事基地。花岙岛现有兵营遗址、遗迹多处,除了兵营遗址外,还保存有其他军事设施遗址,如练兵场、哨所、了望所以及可能是屯垦之用的梯田等;两大兵营一在濒水山岙,一在山上,前者机动性好,后者利于防守;包括其他设施的布点等,皆是因地设置,相宜安排。花岙兵营遗址作为古代军事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与科学价值。兵营在选址、布局、构造等方面均反映出较高的营建思想、构筑水平与军事谋略,且兵营位置特殊、规模庞大、布局清晰、内涵丰富、年代明确,为研究我国明清时期海岛军事防御设施体系与海岛军事屯田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是现存明清军事设施遗址中影响较大、价值突出者。
二兵营均有城墙、营房数十间、校场、水源。雉鸡山兵营城墙长310余米,包围面积约4800平方米,略近长方形,营房分布呈倒“丁”字形,建于兵营前部与纵中一带,地下布有地道、洞穴,营前有三座校场。高涂岙兵营,城墙全长600米,包围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呈不规划狭长形,内以与城墙形制类同之隔墙将兵营分隔为十个规模不等之小区,以中心部位营房最密集,地下亦布有许多地道、洞穴,营前有一座兵营。两兵营均就地取砾石砌筑,营房为二坡顶,以茅草为顶,往往前墙开门、后墙砌有壁龛,山墙开有窗口。两兵营有小道相通,相距700米。互成正奇、上下呼应。
2013年5月,花岙兵营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4.毛竹山、官山遗址
毛竹山、官山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城区西北四五公里处的西津办事处罗溪村,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东距西津河600米,距皖赣铁路150米,分别坐落在两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陇岗上,间距500米。毛竹山、官山遗址展示了五六十万年前古人类生活和劳动的情景,对研究水阳江流域远古人类的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研究长江流域的旧石器文化也有不可或缺的贡献。
毛竹山遗址由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于1986年底调查发现,1997年发掘。遗址略呈半圆形分布,长10米、宽6米,发掘出1100多件砾石和石制品,其类型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砍砸器、石球和尖刃器。遗址中间部分是一面积四五平方米的空白区。遗址埋藏在网纹红土的底部,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官山遗址1987年发现,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于1993年和1996年分别发掘,出土的旧石器有石片、石核、砍砸器、刮削器、镐等。
2013年3月,毛竹山、官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5.银山智人遗址
银山智人遗址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南7.5公里的银山村。1982年4月到198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3次发掘,发现一块不完整的人类枕骨、一块附连3枚牙齿的左上颌骨及3枚零星牙齿。根据化石形态特征,应属于早期智人,考古学家认为,这对研究中国人类起源和环境演化有重要意义。
2013年,银山智人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186.双墩遗址
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该文化遗址距今约七千年,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有力证据。双墩遗址是一个台地遗址,遗址保存范围为南北长180米左右,东西宽140米左右,约25200平方米。[1] 双墩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螺蚌壳等,种类繁多,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画符号和泥塑艺术品。
2013年3月,双墩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7.禹会村遗址
禹会村遗址,又名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涂山南麓、淮河东岸的禹会区秦集镇禹会村前郢南侧,面积约60万平方米,是一处较大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遗存有沟槽和圜底坑、火烧堆、方土台、长方形土坑遗迹。出土有陶器、磨石、草木灰、兽骨、兽牙等。
2013年5月,禹会村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8.石山孜遗址
石山孜遗址,又称石山子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石山孜村,现属淮北市经济开发区新区,是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石山孜遗址于1984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遗址为平原地形,地势略高于四周,由于历年黄河泛滥,表面覆盖沙土层厚约1米,现为农田。遗址文化层厚0.2至3米不等,总面积约115000平方米。石山孜遗址具有面积大、堆积厚、文化内涵丰富、出土器物特征明显的特点。相当于中原裴李岗文化阶段,距今约5500至4900年,受长江流域和中原诸文化影响较小,有自身显著特点。
2013年,石山孜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9.小山口遗址
小山口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北约一千米处,是包含新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小山口遗址东部和南部分布有低矮的山丘,西侧为倒流河自南向北流过,遗址西部紧邻萧县,北部靠近江苏省铜山区,处于两省三县(区)交界处。小山口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锛、石刀及石磨盘、磨棒,以及大量骨角器和各种动物骨骼。
2004年10月,小山口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0.古台寺遗址
古台寺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腰庄自然村,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相传台上曾建有寺庙,因庙建在古台上,所以此庙命名为古台寺,遗址也因此得名古台寺遗址。 古台寺遗址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遗址南部有一长方形高台,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北部和东部边缘有一自然沟。古台寺遗址的发现为皖北早期新石器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地层依据,揭露出早于大汶口文化遗存在皖北存在的事实,对研究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古台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