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断代知识及时代特点
学习青铜器学,必须掌握一些青铜器断代的知识。
中国青铜器发展史经历了先秦时期,两汉至隋唐时期。我们所重点研究的青铜器断代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的夏商周三代。
青铜器断代是指一件青铜器的制作的时间范围。关于青铜器断代的学习,先要从入门开始。中国的青铜器发展进程中,先后形成了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一个时期和一个时期不同,一个地区和一地区有所不同,相近的地区有着一些共性的东西和规律,只要勤于观察与学习,就会发现这种延续的文化脉络。
在青铜器断代中,首先要学习时代的特点,研究每个时期的青铜器中形成的共同特征,特别是掌握好每个时期的器形、纹饰、铭文及铸造工艺。通常我们所说的青铜器是指铜器时代的产物,也就是产生于夏商周三代。所以我们指的青铜器断代大体分为夏代青铜器、商代青铜器,两周青铜器。铜器的年代有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两种表示方法。
关于青铜器的绝对年代,就是指铜器的铸造年代,这个绝对年代的认定,大多是根据青铜器中的铭文中的纪年或是通过考古发掘,通过发掘出土的其它器物而证实的明确年代,比如说河南安阳的殷墟发现的商代妇好墓、山西发现的晋侯墓等等,也有一大批青铜器缺乏考古资料的证实,而采用了一个器物的时代共性,运用了同类排队的办法进行大致年代的推断和分期。这种相对年代的认定,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断代,其断定的时间范围也比较大。
青铜器的分期,在目前大多采用了以考古标准器办法,抓住这个标准器的年代特点和时代特征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现在青铜器研究界把夏商周青铜器的分期研究大致分为十三段,即夏时期,商代早、中、晚期,西周早、中、晚期,春秋早、中、晚期,战国早、中、晚期。
在学习青铜器断代时,不仅要掌握每个时代的特性,还要学习不同地域形成的风格、工艺和铸造方法。现在青铜器的地域大致分为南方青铜器、北方青铜器、巴蜀青铜器等等,到东周后,还有以诸侯国进行分别研究的青铜器学,如晋国铜器、楚国青铜器、吴越青铜器等。
任何一门学问,当学习久了就可以找到方法和技巧。学习青铜器断代也是如此。铜器断代就是要找到器物的雷同的部分和时代的风格。重点以铸造的工艺、时期的风格,地域的特色、纹饰的流行。如商代青铜器有很多器物是素纹的,边沿是夔纹及草龙纹,或凸起来的人面纹,还有兽纹、角叶纹、蝉纹等。商代初期花纹粗放,多为薄胎铜器。中期母模型铸造无缝,花纹非常细致,细回纹填空,有的细如鬃毛。芝麻粒大的空间,也填上小点点长形或方形细回纹。特点是阴刻纹饰深而底平,花纹非常规矩而有力。
商代铜器大多采用了整体铸造的方法,也有用分铸法的,但较少。如器物上的耳、兽头,可先分别铸好,再放在铸器模上,在浇铸器体时铜水便会将其与器体联结成一个整体。在商代还没有大、小焊接技术,以铜焊铜(即大焊)是战国以后才有的。
春秋时代的铜器同西周铜器较为接近,但纹饰上已有所演变进化,出现了瓦棱纹、鱼鳞纹、蛇纹等等。战国初期的铜器与春秋时期的类似,到中后期时,铸铜工艺技术进步,已经已经掌握了鎏金、银的技术和镶嵌的技巧,在这时的青铜器物上右面发现旋工、铆钉、打眼的痕迹,也有了雕錾花纹及铭文的痕迹。
在铭文上,商代铜器大多数无铭,有铭的少有一、二字,多则五六字,很少有几十字的铭文。西周青铜器大多数有字,而且字数增多,与商代青铜器形成明显的对比,一些重器甚至数百字的铭文,如著名的毛公鼎、散氏盘、盂鼎等,铭文二三十字的举不胜举。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出现刻画纹和错金银镶嵌。两汉时的青铜器铭文多用錾子雕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