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眼龙王”――王同春
王同春(1851-1925),邢台县东石门人,字浚川,乳名进财,因一目失明,外号称之瞎进财。是我国近代黄河后套主要开发者,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专门为之写传记(《王同春开发河套记》,《禹贡》半月刊第二卷第十二期),称为“民族的伟人”。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小学语文课本就有一篇课文《王同春开发河套》,1914年,还被聘为北洋政府农商部水利顾问。
清咸丰年1851年3月10日,王同春出生在邢台县一个普通的人家,幼时家贫,五岁患天花,一目失明,外号瞎进财。七岁读私塾六个月。九岁随他族祖父王成“走西口”,远到塞外河套磴口及西山咀等处,在那里与蒙古人相交易,因有体力常常受雇为附近居民挖渠,日久,王同春悉心水利,很有长进。十八岁时,在万德源商号正式当渠工,并担任了渠头。此后,在改挖老郭渠时王同春的意见往往胜人一筹,起了主导作用。
王同春挖渠其实比别人费了心思,也下了许多别人没有下的功夫。王同春爱动脑筋,勤于观察,也不怕辛劳。比如说在下雨天时,别人都躲雨休息,他却越下雨越往外跑,骑上马到处跑,但他并不是瞎跑,而是到处看水的流向,用他的一只眼睛在瞅,找坡度找水平,找流向,通过雨中“瞅渠”使日后挖渠时做到心中有数。在挖渠中,王同春还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以往在勘测水渠时,大多数伏下身子向前观察,而他则不同将身体仰卧在平地上,头朝顺水的方向,脚向引水方向,头向后观察渠的走向。同时在晚上,向沿开渠的线路插上香火,在远处观察香头的高低,以确定水渠的坡度;他巧妙的运用水流三弯自来急的原理,利用水的推力把水引向高处。关于他的传奇,顾颉刚在《王同春开发河套记》是这样描述的:“说那里有水,锹头挖下去,果真冒出水来了。”“有一次,他指着一块地,说一尺以下必有水,旁人不信,掘下一尺,他的话竟验了。”“黄河中起泡,他知道水要涨了,对农民道,'你们看,我开这渠,水会跟我来的!’果然渠口一开,水就汹涌地进来了。”他的智慧和土办法使所开水渠进水畅通灌溉自如;他人所开水渠如不畅通的,经他之手进行整修后也会畅流无阻。当地的人对他信仰极了,“真要把他当成龙王拜”为此在河套地区大家又送了他一个绰号叫“独眼龙王”。又因他小名进财,也称他“瞎进财”。文人也因他治水有功取“尧典中的句字”送他一个表字叫“浚川”。
自清光绪七年(1881)王同春开始自行垦耕,到光绪三十年(1904)王同春已经拥有干渠5条,支渠270多条,其中有老郭渠、丰济渠、沙河渠、永济渠、通济渠、长济渠、塔布渠、杨家河渠、刚济渠和新皂火渠;为开渠投资工银约1350万两,可灌水田7000多顷,熟田27000余顷。这些河渠经过历年的整修后,到民国初年已成为河套地区的十大干渠,河渠的总长度达4000公里。王同春河套水利工程的开发,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1891年-1902年之间,晋察冀陕等地遭遇旱灾,王同春调集赈灾粮食近十万石之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在王同春治理下变为现实。
王同春不仅在河套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邢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力量。清末民初,邢台南关经济发展迅猛,尤以皮毛业是为特色,南关内及周边有数十家经营皮毛的字号,年交易额多达1500万白银之多,在熟皮过程中大量的生皮从内蒙、宁夏一带运到顺德南关,其中有石头庄胡家“兴盛”号及“力生钰”字号,崔路刘家“永和”号等。这些皮毛商业民国时期的兴盛与王同春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同春每年也从宁夏一带将滩羊皮和软毛细皮从宁夏后套运到顺德,再把绸缎布匹洋广杂货从顺德等处运到后套,顺德(邢台)每年有大量的人投奔王同春加入贩运皮毛“驮垛垛”走西口的队伍,这也成为南关皮毛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925年王同春因病去世,享年74岁。王死后,五原城的老百姓为纪念他,为王同春修建了祠堂,每年六月六日为庙会期。王同春还尊为当地的“河神”,在20世纪30年代,天灾人祸常常降临于塞北。河套的百姓在灾年黄河渠口放河灯进行祈祷,呼唤着“进财河神”的名号,祈求保佑。
塔布渠
为王同春立传的顾颉刚先生
关于王同春回忆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