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的邢台(顺德)古城
邢台(顺德)古城,于邢台市襄都区邢台老城区,地上现保留着大量的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遗迹和建筑。如道德经幢、天宁寺、清风楼、开元寺、顺德古城墙等等。
邢台市进行旧城改造时,文物部门对旧城区城进行了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在邢台老城的地下,文化层厚2-8米,发现有自西周、春秋战国、汉、至明清时期的文化遗迹和遗物,在对现保存的顺德古城墙进行调查时,在旧城的东南区发现汉代的城墙遗址,在城墙内发现大量的西周至战国时期的文化遗迹和遗物,这些遗物有建筑板瓦、瓦当、砖、水井及生活使用的遗物。
邢台古城相传是春秋时齐桓公所建,周惠王十八年(前659年),狄侵邢国,邢侯求救于齐国,齐桓公率领齐、宋、曹、卫四国联军,援救邢国,打败狄人。为防止异族侵扰,以齐为盟首的诸侯国帮助邢台筑建都城,为此在明清时修建时,古城的东门称之为望齐门;十六国时期,邢台城曾有一次大规模扩修。考《后赵录》,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羯族人石勒以武力统一北方,做了后赵皇帝,建都襄国(即邢台),"大修城郭,增筑雉堞",称为建平大城;宋代,邢州城再次重修,更加坚固,当时的名臣沈括在他著作《梦溪笔谈》里记载说:"郭进有材略,累有战功,尝刺邢州,今邢州城乃郭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并说城上可以卧牛,故称卧牛城。
公元1262年,元中统三年,忽必烈改邢台为顺德府,邢台古城始称顺德府城,明清延之。
邢台(顺德)古城历千年之久,至今原格局清晰可辨,骨干街区仍然存在,古街名大部分保留。邢台(顺德)古城由内城和外城(南关)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
明、清版《顺德府志》记载:“旧城围九里三十步,厚二丈。隋《图经》谓石勒所筑,号建平大城。春秋时齐桓公率曹卫所筑,而石勒增之,其由来可知矣。沈存中又谓:郭进守西山时所筑。厚六丈,上可卧牛,俗称为卧牛城。又传城西南有拴牛石,东北有牛尾河,故名,未知孰是。隍深丈许,阔五丈,旧引达活泉水入城,周流街市。”
邢台古城墙原为夯土城墙。明天顺四年(1460)郡守杨重修城门,起层楼其上,东曰朝阳,西曰阜安,南曰通远,北曰拱辰”。成化二十二年(1486)起箭楼,筑城牒,在东、南、北三门建石桥。改题四门为弘济、来薰、挹秀、承恩。万历十年(1582)郡守王守诚砌砖石,围十三里二十丈,石基高一丈,砖面高三丈五尺,墙厚六丈有余,又于四门增建了三条马道。改东门名望齐,南门名率宾,西门名归安,北门名国士,城池加宽加深。万历十八年(1590),知府张延廷,知县朱诰因濠水干涸,复加浚治,并在城隍周围广植柳树千棵,引达活、牛尾二河之水周流街市。清雍正十一年(1733),知府陈德、知县郭美又加修葺。
民国研究资料称“县城距京汉车站约二里许,城周十三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各有瓮城,异常壮伟,南关有土垣围绕,关门六,状如北京之外城,为商工业精华所在。城内仅南门里尚形繁华,其余概属住宅及官共机关等建筑物,异常萧寂,南门外小河子地方,杂陈百物,类似北京之天桥、西关因接近铁路、亦颇繁盛,旅馆转运业均在车站附近,其安有道岔之转运机凡十二家,规模以宝丰、顺丰、天吉善、兴公益、升同、义兴昌六家为最大。”
日前,古城保存主要古代建筑物有:古城中轴线、古城墙、清风楼、开元寺、天宁寺、大成殿、真君庙、鸳水井等。邢侯台遗址和古碑仍在,以及南关街巷和民居。城内古桥、古树、古河道、古池坑仍在,以牛文化民俗景观保存较为完整。
御道,邢台(顺德)古城的中轴线,自北关桥向南,进北城门后,经北长街、南长街、府前东、府前南、出南门后经南关(即外城)北大街、花市街、马市街、驴市街至南头村,全长约3.1公里。因历代皇帝从此经过,故邢台人又称这一中轴线为御路,自先秦以来,许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条御道上,可以说是邢台城的文脉。由北而南,沿北长街有天主教堂(在解放战争时曾为李先念、刘伯承等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住所)邢台首所推行近代教育的学校顺德中学堂,路西不远原有始建于唐的龙兴观,路东不远有始建于隋、兴盛于唐、宋、元的大开元寺,沿街的三道进士坊分别为杨轸坊、王本固坊、孟国祚坊。南长街南口原有豫让祠,南口向东不远原有龙冈驿,向西即古邢台的标志性建筑清风楼。
清风楼后原为赵襄子都邢时殿址、明清顺德府署衙门,是历代邢台的政治中心。宋微宗改龙冈县为邢台县的依据“古邢台”离府衙门不远(今第一幼儿园内)。自清风楼向南,即府前南街。原南门处现保存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君庙群和古城墙。府前南中段东向为学道街,可通县文庙和县儒学(今皆不存)。西向有崇礼街,崇礼街西口原有王本固故居(今不存)。出南门即进入闻名遐迩的邢台好南关之北大街、花市街、马市街、驴市街商贾区。这条中轴线街区格局保存完好,清至民国时期的城市风貌仍存,为古城留下宝贵的历史记忆。部分古民居和老字号值得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