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我记忆的春节印象
正月初一,放假第十三天,新年第一天
大学毕业之前,春节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祈望。
临近过年的那段时间,爸妈都会精心地准备年货。赶集,也成为我春节的最初也最深的记忆。
我仍然记得,上小学初中那会,爸妈还经营着一家小卖部,那时的我们姐弟仨,每每爸爸从县城进货回来,都会眼巴巴地看着爸妈整理放好,有什么新鲜玩意,趁着爸妈不注意,摆弄一下;过年的年货,更是让我们身心雀跃所在。
或许是当时镇上小卖部还少的缘故,腊八之后,爸爸便开始囤一些春节消耗品,比如红纸、毛笔、类似小青蛙、小口哨之类的小玩具等等。腊月二十之后,爸妈便会搭些木板在自家店面门前,过往的行人看着摆摊的物件,有中意的,有些路人也会走进店内瞧瞧;当然,也不乏一些老主顾,直接喊“李师傅,有红纸没?”“金老师,有贴画没有啊?”爸妈听着喊声忙不迭地应和“有、有、有------,我这就给您拿。”
实在太忙的那个点,我们姐弟三人通常都会在摊前帮照应着;不太忙的时候,爸妈便允许我们自己逛逛街,通常买东西的钱都是我们平时攒下来的压岁钱。即便零花钱不多,赶集也是我春节最爱做的事情之一,毕竟腊月二十之后的街上,马路两旁都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的,可以见到平时没有的各类新鲜玩意儿,运气好些,还可以买到又便宜又好玩的东西,真真是一种乐趣所在。
我上高中和大学那段,由于诸多原因,爸妈改做别的小生意了。或许是三个孩子上学负担太重,再加上挣钱也难的缘故,爸妈的额头悄悄爬了些皱纹,我们姐弟仨也都很懂事地尽量分担些家务,对于学业更是尽心对待,没事的时候,看书便成为我们春节生活的常态。
腊月二十四开始,爸妈开始准备年货的时候,我们也才会让自己稍稍放松下。该完成的功课基本完成,在帮爸妈包饺子或者择菜时,我们也会将学校的趣事、各科的老师、学校的同学等等,分享给爸妈听,他们眉头也会因此而慢慢舒展开来,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本职所在。
大学毕业之后,有几各年头的春节却是我最不敢面对的。
凭借着自己努力,大学还未毕业,我便已签好了工作单位。若非遭遇的诸多变故,我也会成为爸妈心中最骄傲的那个孩子。只可惜,年轻气盛,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总是让人抱憾终身的。
直到和爱人在一起之后,那段岁月才最终掩埋在记忆的长河中。那些隐痛,也终究成为我不愿触碰的禁忌所在。那几年,节日的欢笑声是属于别人的,而我,只是霓虹灯下最为落寞的那一个身影罢了!
温州,是我生命旅程的第二故乡,春节,也成为我和爱人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见证。
刚在温州过的第一个春节,当地的习俗让我无所适从,好在爱人一直在身边,给我解释,我也慢慢地开始习惯。
温州的年夜饭,丰盛自是不必说,起初却是我的胃所难以负荷的。海蜇、鸭舌、血蛤等凉盘;砂糖橘、樱桃、草莓等水果;螃蟹、黄鱼、活虾等海产。数点起来,不可谓不丰盛;吃将起来,不可谓不爽口。只可惜,最初的肠胃似乎只习惯热腾腾的鸡鸭鱼肉、包子馒头等,带着丝丝凉意的海产水果,一股脑儿全顺着肠道下去,可怜的肠胃也不知该如何消化呢!
后来,我慢慢适应,年夜饭的消化不再成为难事,温州的一些习俗也能适应,尽管温州话对于我而言,还是不会讲,内心却也习惯了这份乡音的存在。
大年初一,就不再陷于回忆的氛围中了,还是让咱们一起开开心心过大年,牛年兴旺,工作生活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