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福利:粽子这样吃,放心又保心

吃粽子不仅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还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情感与思念。但对于心血管病患者,粽子并不适宜多吃。

心血管病患者不宜多吃粽子

市场上的粽子多以糯米(即碳水化合物)为主料,有些还会加点白糖、猪油、肥肉进去,使得粽子口感油腻、糖分过多。而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患者在食用这些粽子后,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引起血压、血脂进一步升高,加重心脏负荷和心肌缺血程度,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国外就有研究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多,如果占总热量的70%以上,会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1】

但是端午节,总不能一个粽子都不吃呀!

实在想吃粽子,可以参照以下几点建议:

选择迷你小粽子

尽量选择小粽子(50克左右,鸡蛋大小),避免吃大个粽子造成一次性吃太多,可以减少糯米的摄入量,帮助血糖和热量控制。

200克粽子的热量约300千卡,需要长跑8千米才能消耗掉,所以迷你小粽子(50克)每天不超过两个,吃之前可以喝点水增加饱腹感,吃完后可以适当散散步以便消化。

糯米要长颗粒状

如果是自制粽子,在选择糯米时,应选择长颗粒糯米,不仅升糖速度慢,而且口感也好,有嚼劲。

馅料选择优质五谷

可以选择优质五谷,例如黑米、大黄米、燕麦、小麦、薏仁、高粱等,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而且栗子能提供天然甜味,即使不加白糖,粽子口感也很好。除了五谷,还可以添加香菇、竹笋等蔬菜馅料。

尽量不要往粽子里添加肥肉、猪油、豆沙、蜜枣等,这些馅料都是升高血糖、增加血压粘稠度的利器。

西米、绿豆低热量

对于愿意尝试另类粽子的人,可以使用西米、绿豆代替糯米制作粽子,不仅热量低,而且外观好看,又不会升高血糖或增长体重。

水晶西米粽子

调整饮食结构

吃粽子的同时,要减少其它主食的摄入,例如大米、面食等,例如吃一个迷你小粽子,就要少吃一小碗米饭,避免因淀粉摄入过多而引起的体重上升。

吃粽子的同时,还应多吃点蔬菜,例如凉拌黄瓜、海带丝、金针菇等,不仅帮助解腻,还能减少糯米对胃的刺激,保护胃粘膜。

要趁热吃

有些劣质糯米做成的粽子,在放凉了之后可能会变硬,不好消化。所以粽子尽可能趁热吃掉,冷粽子也应该在加热后食用,不仅有利于消化,还可以杀菌。

合适时间吃粽子

可以选择在早餐和午餐时吃粽子,不建议在晚餐或睡前两小时吃粽子,因为不利于消化。其它时间,如果是空腹的状态下,也不要食用粽子,避免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粘膜。

粽子的保存要注意

没吃完的粽子应该泡在冷水中,并放进冰箱的保鲜层,时间不超过3天;如果放进冷冻层,时间不超过两周。冷藏过的粽子打开后,如果发现米粒和粽叶之间有粘丝,就说明这个粽子已经变质不可食用了。

端午节,最重要的是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享受节日的气氛,吃粽子并不是必选项,所以各位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管住嘴,切忌贪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