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的描写爱情吗?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2010年,栾继生教授小楷《诗经·邶风·击鼓》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是说情侣感情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汉字更是博大精深。
此句一直较多争论。有谓言夫妻之情者,有谓言袍泽之谊者。
《毛诗序》说:“《击鼓》,怨州吁也。”姚际恒《诗经通论》认为此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故而许多人认为诗中讲述的是战友同生共死之情。
钱锺书《管锥编》:按《笺》甚迂谬,王说是也,而于“契阔”解亦未确。盖征人别室妇之词,恐战死而不能归,故次章曰:“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孟子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
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
——胡小石先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