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定康熙青花瓷器真假
康熙青花彩绘突出的创举就是将中国纯粹的书法艺术搬上了瓷器装饰的舞台,如在康熙时期的笔海上用青花料全文书写长篇的诗文赋词是这一时期的特有的现象。例如《赤壁赋》、《出师表》等被全文抄用。并且以当时盛行的馆阁体小楷写。每篇诗文的末尾均落有釉里红的印章,一件瓷器集书法、印章、诗词、制瓷工艺为一体,是多种古典艺术相结合的产品。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 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清三代瓷器一直是藏家追捧的重头戏。近年来,康熙青花瓷的价格在市场上也是一路走高。了解康熙青花应该说不是很难的,清代后期的人曾经对本朝的青花做过总结,认为清朝的青花瓷里,康熙朝的是最 好的。它们继承明代遗风并形成鲜明的时代风格,这跟康熙皇帝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康熙坐稳江山以后开始注重官窑瓷器的烧造,派遣督陶官亲自到景德镇,于是青花在这时候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下子就跃上了清代青花瓷器的一个高峰。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清代康熙朝(1662——1722),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器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青花瓷器自元代以来一直作为彩瓷的主要品种,发展迅速,到清康熙朝达到顶峰。康熙青花用云南珠明料烧制出翠毛蓝色调,其绘画采用分水皴技法,直接绘在瓷坯上,画面具有浓淡深浅的层次感,犹如水墨画一般。
由于清初“匠籍”制度的废除和“官搭民烧”制度的继续实施,使得优 秀艺人得到培养、优质原料可以官民通用,大大刺激了民窑工匠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力的促进了民窑青花的飞速发展,从而为官窑、民窑两相生辉奠定了基础。传世的康熙青花器中,民窑青花瓷不仅所占比例很大,更不乏有大量的精美之作。康熙民窑青花瓷器,发色娇翠清丽,图案题材丰富,堪称佳器,值得一赏。
首先康熙瓷的胎骨密度。其次是与胎骨同样重要的粉白色釉面,它依附在紧密的胎骨之上,紧绷平整、细腻白润,釉表有玉质般的光晕。粉白色的釉面与艳翠的青花形成强烈的反差,使翠毛蓝的色感更加妩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