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禁忌

文光福

  正月初一就是春节,当时辰告别腊月三十亥时的最后一刻,新年的子时便欣然到来。此刻人们为迎春接福而欢呼雀跃!

  春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大节日。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帝王曾把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之日定位春节。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耕劳作即将开始。相传古代帝王为了促农催耕,表示对农事的重视,也会象征性地扶犁耕田,号称“朕亲耕天下先”。立春这天,民众要在火中放一节节竹子,竹子燃烧,发出破竹节的爆炸声,就有了“爆竹”的称号。人们用黄泥巴塑造士牛以鞭相打,叫“打春牛”,提醒人们重视农业生产,待喝了“春酒”,吃了“春饼”人们精力旺盛,浑身是劲,便投入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繁忙中去了。

  但近代的春节与立春,却是两回事。古代的正月初一叫元旦,是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我国纪年法改为与世界同步的公历制(阳历),这样就把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把元旦节改为阳历的元月一日。从此“立春”只是指导物候,引导农业生产的“节气”。正月初一这个“春节”就被当做一个除旧迎新,合家欢聚的“节日”来欢度了。“立春”节一般在每年的公历(阳历)2月4日前后,如果当年的阳历在2月4日以后,则按阴历算,当年无“立春”。无“立春”的年份民间叫“瞎目年”或“寡妇年”,此年忌男婚女嫁。无独有偶,一个农历年有时还会遇到两个“立春日”,叫“双春日”。民俗说“双春夹一冬,十间牛栏九间空”,意味双春年年成不好,多灾多病。

吃春饼 立春之日,湖北当阳民间有用韭菜、芹菜、春笋等为作料加米面做成粑粑,全家吃用的习俗,象征勤劳、延年、兴旺、发达。这叫吃春饼。

拜年 从正月初一早上起要开始进行“拜年”。拜年就是向人祝贺新年。在室外偶遇,双方拱手作揖口呼“拜年”。入室专事拜年,则需呼“送恭贺——拜年呐!”在蒲团上行跪拜礼,长跪磕头作揖。

  当阳自古拜年的顺序有讲究,叫“初一拜父母(祖父母),初二拜丈母,初三以后拜亲朋。”拜父母,一般在初一早上父母还未“升帐”之时进行。此时儿子,媳妇端上香甜的鸡蛋茶,带领孙子孙女到父母床头跪拜请安。说声:“跟父母大人拜年”。父母接过鸡蛋茶,会向大家回敬一句“祝你们一年先健一年”。对孙子孙女则说“祝一年大一年”。然后将早已封好的红包一一压岁钱。递给儿子媳妇,孙子孙女。

  拜丈母则更讲究,初二早上女婿需备上丰厚的“辞年茶礼”,少则一个包袱,多则一篓子或一筐,赶着毛驴,驮上小外孙前往岳丈家。未进门先放鞭,岳丈双双出门迎接。女婿,姑娘进入堂屋上首神柜前,叩头拜年。岳丈家要给“拜年客”以丰厚的“打发”。中午要准备丰盛的酒宴款待,并聘请专门的陪客作陪。外公外婆也要给外孙压岁钱,并在其面额上以红色点上红点表示深深的祝福。

  初三以后拜亲朋,可以以“拜跑年”的形式进行。“拜跑年”就是一天之内入多户邻居家拜年。拜跑年不宜太早,一般在9点-11点为好。说声“送恭贺——拜年呐”,拜年后,待主家装烟筛茶,稍事坐定一番客套一番问候后,便起身告辞不宜久坐。一般是10到40分钟即可,再去他家。小孩子则不同,一群群一队队跑东家,走西家,进门就说“拜年拜年,客膝(膝盖)上前,米子一碗,月饼两个,吃了就在你屋里坐”。”或者说“拜年拜年,客膝上前,米子月饼都不要,只要压岁钱”。主家也会客气地向小孩的衣服口袋中塞满糖果和压岁钱。

  古时人们对小鬼称作“祟”(sui),这种小鬼,喜欢摸小孩的头而使小孩生病。但这种小鬼惧怕铜钱,因此大人就用铜钱来镇压小鬼,称为压祟钱。因压“祟”与“岁”谐音,故称压岁钱。小孩得压岁钱后,一般不宜当面拆开看,应带回家再拆开。压岁钱以双数为佳。对正逢白事的家庭,不宜去拜年。旧时弟子拜先生,徒弟拜师傅,都在此时进行,而且需备较厚重的礼品相送。除以上拜年形式以外,社会团体也互相拜年叫团拜,也可互发年帖笺互相祝贺。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破“四旧”,立“四新”。文化大革命实行过“革命化”的春节。拜年习俗逐渐淡化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恢复旧的习俗。1949年以后,时兴拥军优属,各地以大队为单位,于大年三十早上,由大队干部组织给军属,烈属送灯笼,送对联,送慰问品,以示拜年。除以上拜年形式外,社会上还时兴花灯拜年。各大队组织的龙灯,狮子,采莲船,高跷,大肚罗汉,蚌壳精等多种花灯,挨家挨户表演一番,也叫拜年。这种形式讲究“宁冒一湾,不冒一户”。无论贫富,花灯都要在其家门口进行表演,其家也会以多挂鞭炮迎接,并送上烟酒副食等物以示“打发”。

  在当阳,自古给人拜年要带劈柴一块进门,因“柴”与“财”谐音,意为“进门添财”。现今带柴改成带“茶”礼了。茶礼不在多,有时是一个对角袱子系两筒月饼。无论拜年或是平时去走人家,女子需带茶礼进门,空手进门被认为不懂礼节。自己也会感到难为情;而男子则往往空手或带较轻微的礼品进屋,已习以为常。拜年吃“茶”一般是爆米花泡红糖,外加两个月饼或打红糖鸡蛋(一般2-4个)茶,或煮豆饼外加两个荷包蛋。

“叫化子也有三天年” 在当阳民间人心慈善,推崇“叫化子也有三天年”的习俗。从三十到初二,叫化子上门拜年一定会以客相待,接待热情,施舍大方,如过于小气或粗言相待,会惹来叫化子胡言乱语,招致不吉利。

接春客 当阳民间有“接春客”的习俗,此习俗来自于古时的“喝春酒、吃春盘”的习俗,“春酒”常在冬天酿造,立春节开坛饮用。“春盘”是人们在立春日这一天食芦菔、吃春饼、生菜,号称春盘,意思是养精蓄锐,为春耕作好准备,后逐渐演变为接春客、吃春酒了。

  初三以后直到正月十五前,时兴“接春客”。民俗说“年是拜,月是接”。亲戚之间,下辈对上辈是“拜”,上辈或平辈前往做客是“接”,邻里,朋友之间也要“接”。接春客又叫吃春酒,访亲会友,主顾生意往来应酬也多在此时进行。早先接春客只吃一顿饭,或中餐,或晚餐。酒宴十分丰富。当阳俗语说“吃了人家十碗,要还人家十盘”,“吃了不还席,是个厚脸皮”,意思是礼尚往来互请互接要回敬。因此吃春酒的时间延续不断。今天你作东,明天他作东,真是灶里不断火,路上不断人。甚至过了正月十五,互接春客之风越演越烈,所以俗语说“拜年拜到麦子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当阳接春客有所变化,由只吃一顿饭发展成玩一天,吃两餐饭了。

过年禁忌 当阳人认为过年要投吉利投顺遂,因此大人小孩进入腊月二十三小年后就要注意“禁嘴”。禁嘴就是说话要谨慎,不吉利的话千万别说,有些话非说不可时,也要用约定俗成的代用语来替代。

  如“睡觉”应说“挖窖”(当阳话读gao)即挖金挖银挖财宝去了。“起床”叫“升帐”,灯或火熄了,要说“圆”了。饭吃完了,茶喝完了,不能用“完”字,也要说“圆”了。不小心将东西打破了,叫把碗打“发”了,要得发不离八,越打越发。小孩不懂事,说了不吉利的话,大人就会一旁打圆场说“童言无忌”,或者以一张粗草纸擦小孩的嘴,意即:小孩说的话抵放屁,神灵莫“见窄”;例如说蛇要称“长长”;喊姓史的“史伯伯”应改称“活伯伯”,家里死了人,也不能大肆声张,要默默地等到初三才能报丧,举行安葬。出门去打工要说去“做发事”;生病叫“转歪”,小孩忌哭闹,否则不吉利。

  腊月三十下午就要把水缸的水装满,不出正月初二不能去井上挑水,否则要天干,要长毛虫。正月初一忌扫地,正月初二忌向外倒垃圾,意味把“财”扫跑了。应将垃圾堆放在门背后。正月初三俗称“送穷”日,家家户户要焚香烧纸,把几天堆积的垃圾送倒在大路边,把垃圾当“穷神”送走。初三前,不能进菜园摘菜,否则蔬菜会生虫,正月初五是“五谷神”,忌煮米做饭,家家户户此日吃“现饭”。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妇女禁忌拿针,尤其不能在厅堂做针线活,农谚说“正月不拿针,针针锥的麦子心”。初三去往河塘、井上洗衣服,最先一人要焚纸烧香敬水神。来客吃饭,菜上桌要注意碗数。三、五、八碗不能上桌待客。因为三碗是祭祀时敬亡人的;五碗是红白喜事时打发招待“土匪强盗”的,八碗是打发叫化子的;如果发觉此种情况,可利用豌豆酱、腌菜等陈菜补充碗子。

作者:文光福

作者简介:文光福,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影视协会会员,原当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文光福小戏小品创作获奖作品集》,舞台文学《洁白的芦花》专集和《当阳民俗风情》专集等书籍。另有诗词、散文、民间故事等作品散见于国内报刊杂志和新媒体。

(0)

相关推荐

  • 春节与年俗

    每到新年前夕,各种集福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每每与朋友聊天,都先问问"今天你集齐了吗".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们的春节活动也日益丰富起来,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又是如何庆祝春节的呢, ...

  • 丰都民间歇后语

    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茶壶煮汤圆―――倒(道)不出来 黄鳝爬犁头―――绞铧(狡猾) 和尚打撑花―――无发(法)无天 癞子脑壳上的虱子―――明摆起的 滥泥田打桩―――越陷越深 母猪翻门坎―――首先顾 ...

  • 老人说:“十字路口别捡钱,拐杖借来不用还”,你知道是啥原因吗

    当虚拟货币取代了纸币之后,捡钱的历史也将一去不复返了.然而有时候在十字路口依然能看到硬币或者叠成三角形的纸币,老人们说这种硬币是不能捡的.有句农村俗语说:"十字路口别捡钱,拐杖借来不用还&q ...

  • 【转】春节的传统习俗

    导语:大家心心念念的春节马上就要到啦.春节也是一年中最长的假期之一,大家想好怎么度过了吗?今天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了许多春节期间的习俗,可以参考一下哦~ 正月初一 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 ...

  •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传统习俗和禁忌

    农历二月二,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头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作为古代民间极为盛行的节日,其中的许多习俗一直延续到现代.龙头节,也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

  • [文化传统] 聊聊清明节祭扫的诸多民间“禁忌”...

    2021年中国传统文化中八大节日之一的"清明节"即将到来.笔者在儿时就听父母教诲,说在这个节日的习俗中,除了踏青.食艾草青团等风俗,最重要的活动应该是扫墓祭祖.而在扫墓习俗活动中又 ...

  • 中国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几种?

    在我们中国,起名是一件非常讲究的事情.有的子女从父姓,有的子女从母姓,还有的有乳名.学名.别名--更别说还有字.号.雅称.昵称等等之分.一些少数民族甚至还有父子连名.母子连名等习俗. 在孩子降生之前, ...

  • 盘点春节传统习俗,顺口溜说的并不全,老祖宗这么说

    大家好,我是文史老书虫.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逢年底,数亿人的举国大迁徙,就是为了能回家乡过年. 我国传统春节的名称和时间,各朝各代各不相同,但风俗习惯大差不差,相传至今,有顺口溜 ...

  • 周口市商水县殡葬习俗:民间传统跪拜大礼讲究多

    我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一直对本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很感兴趣,对于一些红白喜事习俗,一直都在不断地了解和学习.自从事殡葬礼仪服务以来,特别是对商水的民间丧葬习俗,更是学习了很多. 商水县位于周口市西南 ...

  • 人死后,头七很重要,民间禁忌,虽是习俗,但专家说有科学道理!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习俗.这些习俗基本都是古人发明创造的,流传了上千年,虽然看起来,每一个都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实际上,能够传承千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古人过世之后,人们对其丧葬大事是非常重视 ...

  • 这个福州闽侯民间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空中茶摊vol.162

     vol.162 <文话拾荒>之-- 闹房诗 茉莉花茶喷喷香,我们讲话福州腔,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南仙空中茶摊,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林山老师<文话拾荒>中的一篇文章, ...

  • 二月一“春社节”,民间有啥讲究?传统习俗莫忘,日子越过越顺当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当温暖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之时,小草钻出地面.大树冒出嫩芽.鲜花开始含苞,冬眠的动物们也都从自己的巢穴中探出了头,农民们也开始准备春耕了. 早在古代社会时春天到来之际,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