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便达,于眼不穷——搜尽奇峰读乔老师笔墨【江南收藏•文苑】
图:乔小龙作品
文:聂怀宇
读画,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事。书画不易,实际读亦不易。认识乔老师小龙十多年了,我一直在学习读他的画。
绘画最易明白的是“象”,力争像不像,便仿佛可以争夺一些山头,有些绘事就这么做了山大王,每次到周围冲杀来回,总可以威武一番。临芥子园,临观自在,临郑板桥,然也,像否。乔老师的画从来不像,他说是竹子,既不像山间生长的竹子,也不像赵松雪画的竹,更不像板桥竹。至于竹下石头,那更是不像了,糊涂涂一团,很有气势的样子。不过他不说,也看得出来那些墨迹画的就是竹和石。看来乔老师的竹子和石头都是主角,有自己的性格形象。师古人而不泥古,这是乔老师塑造作品形象的基本态度,否则传统哪来的变化呢?
如果我们总是纠结在像不像这个局面,那无疑侮辱了两千多年的中华画史和中华书史。六朝谢师便定了的六法,更早的四品法门亦无处安放。但是不讨论像不像,又不尊重那些同样的工笔绘事。至于读画,我倒觉得形象问题还是写意问题,不是上下关系,也不应该是对立关系。它们应该可以携手或者围炉,甚至就是扑克牌的两面。乔老师就是这么处理的,他的竹子不一定要工工整整地生长,但是他画的园子还是规划得有点样子,里里外外的,怎么布置,都是他慢慢琢磨的讲究吧!
现在很多家长比如千千和万万妈妈想让孩子学画,但是他们又分不清哪个老师画的好,只能去打听老师的名气大不大。我告诉他们乔老师的画很好,水平很高,名气很大。他们反问我,这样的画法和小千千小万万乱涂一气的“墨宝”有啥区别?反正于她们,都是看不懂!我马上回答“可重复”!
艺术家的创作至少是基于熟练的技巧,笔墨水平就是这种技术性标准,当然,笔墨不仅是技术,它甚至是中国画的所有。中国画的笔性来自于书法练习,这就非常独特了啊!汉字书法之美,为国人留下来最宝贵的审美、知识、训练……如此瑰宝,千千和万万小朋友将来有一生的机缘浸润其中。而乔老师小龙,早已孤心修炼,游刃有余了!于是他的画里的刀剑便是笔墨,欣赏之,学习之,其性诚!
乔老师常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句来自于清初大家石涛的话,道尽了画家“师造化”的精神追求!师造化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核,对自然万物的学习代表了我们自古对自然的敬畏。因为敬畏,更要虚心问道。于画家,师造化、师自然是亘古不变的法门,它不是什么捷径,但是却是必须之路。乔老师游历众山,不以不名而避之,不以远地而不及,不以人言而熟之,奇山可观,习水可瞻,山高仰视之,地平微测之。每每电话中听乔师复归又复出,心里惦记着他途达旅成的疲倦,亦为他遍历国迹地理心生喜悦!
至于“打草稿”,早已化作乔老师每次归来后的笔墨之旅了。读他的画,用心便达,于眼不穷。怎么说呢?就是每幅画都没有你可以预料得到的局面。这便是“搜尽奇峰”的结果吧!
乔老师是爱思考的老师,他的作品没有遵从古人的模子,每一幅都是心有所思笔有所现。他经常和朋友们讨论石涛那句“笔墨当随时代”,其实不是随不随时代的问题,谁也不可能超然于时空,而是在当下怎么创作的问题。或说这便是“师自心”的追求。当下交通、科技那么发达,人们可上天可入地,可纵横四海,脚步越走越远,想象力却越来越枯竭。面对山山水水,我们发出“啊啊啊”的空洞感慨,却想象不出那些更极致的宏大,更微渺的幽惑。这同样也是乔老师的困惑,于是他尽可能的不去画那些看得到、想得出、说得清的图景。
“笔墨当随时代”,乔老师用的终究是这个时代的笔墨,或是自然,或是自由,或是自心,像他的名字“小龙”那样,飞翔得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