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期:丹田内气运行量大小的控制和效果自我测试

作者/吴自立 ⊙ 编辑/张宏婉

导读吴自立老师的《陈式太极拳拳法与经脉运行》一书,所阐述的拳理拳法,是全新的、深层次的理念,从而使读者在简练的篇幅内认识人体经络系统特征,丹田内气产生的方法,经络气血在动作中运行,气、劲、形的密切关联。本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述了作者掌握和运用拳理拳法的切身体验

诀窍,使您在一招一式中领悟,通过这种行之有效的反复练习,举一反三,逐渐提高。当然,这需要读者在研读本书时,细心体悟,才有这种效果。


丹田内气运行量大小的控制和效果自我测试

内气产生的量,可随着意念和操作在量上有变化。也就是说,内气的聚集,内气的操作,可依照需要量可大可小,可密可稀,内压也随着大小而变化。在站桩或者打拳练架时,都需要有的变化。由于量的变化,自然对运行的畅通有一相适应的配备,就像交通管制流量一样,车辆与道路必然相适应,否则,车多路窄而堵塞,耽误行车时间和速度。因此,内气产生的量一定会对运行有所影响,这就要练拳人自行调节,自行控制,以达到内气运行畅通的目的。

一、内气量大小应注意的问题

“内气量”是一个比喻址,是不能用秤去称的。内气量,是指内气的大小多少而言。而内气的大小多少是如何控制呢?这就是要讲的问题。内气产生在腹部,集聚在丹田,要做到内气产生量的大小,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内气产生量的大小及具体部位。在前面已叙述,在这一部位,由于腹部肌肉的收缩和腰、腿肌肉的收缩,与内气量的大小有关。所以内气产生的具体部位,再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扩大范围,上至胸部、下到胯部、左右至肋部,就成了内气产生量大小的部位,占据了人体的中部。

二是内气量的大小,是逐渐形成的。大,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地操作;量小,则较易形成。初学者的内气量,必定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经多年锻炼后,内气量大小的聚集速度就会急剧加快,瞬间即成。

三是内气量大小的变化,同人体的体质有相对应的关系。体质好、体能强的人能承受内气产生的大小压力,体质差、体能弱的人就难以承受内气产生的压力。所以,内气量大小的产生,必须因人而宜,视自身身体状况而定。不要过分追求内气量大,否则反而会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四是练拳走架子能够“顺、松”时,内气运行一般已经掌握。做到节节贯穿,绵绵不断,一气呵成,顺逆缠丝等基本特性要求时,想增加内气量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有了打拳走架的基础,练内气量大小最适宜。

五是在加大内气量时,由于运行通道不畅,产生的大量内气无法输送至身体各部位,会造成内气积压,横气填胸。身体不适时,务必调整身法和操作,必要时,停止训练。

二、内气量大小的控制

内气可以由意念控制,内气量大小也仍然由意念来控制。当人的意念在某一时刻需加大内气量时,就会调动身体的有关部位,进行收缩和压迫,使内气能在丹田中聚集。压力的大小也同时随着意念运用的结果而产生相对的效应。为此,内气量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1、内气加大的方法

当意念需要加大内气时,相应的人体部位就会工作。首先,将胸部的内气往下压,胸部收缩,腹部凸起;其次,收缩两侧肋肌,将由上而下的内气和分散在两肋中的内气,向前向下收缩,将内气更加集中在前腹部丹田周围的腹腔中,同时收缩两胯及大腿根部的肌肉,收缩会阴穴,将由上而下的内气和由骨盆中的内气统一聚集在丹田周围,用腹部肌肉和腰胯肌肉进一步收缩,将丹田周围的内气压迫到丹田 (即缩小内气的聚集范围),使内气进一步聚集,丹田内气压增大,内气量就大。以上是一次内气聚集的过程,其实,丹田的内气可以反复多次地聚集,压力会越来越大,内气也就自然大了。所以,人体中的内气经过多次往复地往丹田部运气,逐渐增大丹田聚气量,以达到加大内气量的目的。

这种充气现象,在操作时,对已送到丹田的内气,不能再让它出来,要用劲合住它。当胸部松一下又往下收缩时,能接受气继续往丹田送进去,几次下来,即可告成,就会觉得内气饱满,丹田鼓胀,有一触即发之势,此时发各种开合劲、弹抖劲就有效果。

2.内气大小的控制和运行

内气大小的控制,是指练拳者在走套路练架子时,根据套路中的需要,控制内气量的大小。不管在何式何动作中,内气在套路中的作用都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如何控制好内气量的大小,把架子练得更加完善、更加精神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动作中的内气量应当适宜外形的变化。例如,单鞭的最后动作,双手伸开、身体往下沉时,这里的内气量应能催动左手,向外贯串,手掌直立、中指朝天时,内气运行恰到好处。而在体内的部分内气向双胯运行,直到脚跟。此时,双手双腿都已将内气运行到了位,而身体中(丹田部)留有少量内气,为下一个动作的运动做准备。例如,掩手肱拳式中的最后发劲动作,迅速地转腰,由合突开,劲贯四梢。内气的控制应将拳伸到最有利的位置,不要过、不要直,这样双腿、双臂、身体内气得到有效的控制,恰到好处最妙。

如果内气量和运行发生矛盾时,内气量大而无法畅通,就要控制内气产生的过量;而运行少通,内气量太少,就四肢无力或僵劲,就要加大内气量。因此,内气量的大小,对练拳特征的各个要求都有密切的关联,也务必要控制内气量适度。必须按人体特征的各种因素,控制内气量的大小和内气的运行。内气量的控制和运行,要高度集中精神,由意念来协调全身内气的畅通运行,使经络气血得以贯注全身的每一部位,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三、效果自测

打拳同别的运动不同,未达到一定程度则对很多拳理难以理解。而要将拳理拳法运用到自己身上来,又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情。即使能够部分练到,也会由于各人的体会和悟性不同,而很难达到统一和标准。只能是求大同存小异,认可拳理拳法,各人自己体悟。

内气和运行的效果自测,是件很细心的事情,并且要自己去自测,别人是难以帮助的。只能是通过观其外形及架子的走法,来分析其内气及运行的状态。当然,也有检验的方法,采用双人推手,互相听劲,分析存在于内气和运劲中的问题,来加以纠正和提高。

效果自测可从两方面分析:

一是打拳时,内气能否在虚实分明,节节贯串,绵绵不断,意念控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舒畅经络、松、圆等特性中相配合。能够做到内不动外寂然不动,一动无有不动,内外一致,周身相随的效果,拳架自然松顺灵活,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落点准确;根基稳固,内气充实,扎稳下盘,根固而叶茂;下盘稳固,上肢自然轻灵,裆劲圆活自然,外形已到位;从本能上已能适应,内气通过经络输送,自己感觉到身体松开,四肢放长,头脑清醒,顶天立地;在打拳时,动作规范,手脚、身躯、头部、内外都很协调,似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只觉轻松舒服;在皮肤上,毛孔已开,汗先从头部开始,再到手脚直至身体,虽大汗淋漓,但不喘气,心跳可适当加快;皮肤上微有爬动感,在手指上、手臂上有麻跳动感,脚跟发沉,皮肤有胀感;每天锻炼后,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不易疲劳,精神好。对各方面的感觉,都要进行定时、定量、定期的自我测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便进一步提高。

二是当你的拳架相对稳定之后,假如你的拳架是中等高度,并已相当练熟,各方面都能和谐协调,内气与运行、套路与架子已能配合而且稳定了,感觉已不存在明显的毛病了,这时的自测方法,只能是采用改变架子的髙度来自测。如果你练中等高度架子已稳定了,这时就改打高架子,继续来练同套路的拳(或者打低架子套路),你又会感到存在着不少的毛病,如内气运行会不畅,动作不到位,手脚配合不严密,上下松沉有碍、身体不灵活等等。这又要求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正,克服从前出现过的种种现象。由于有了经验,比第一次修正会快一些。为了适应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架子、不同气候条件,釆用不同方式(髙低架子)、不同速度(套路时间长短)、不同套路(老架一路或二路),甚至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环境都会影响习惯性和练拳效果。因此,在套路相对稳定之后,结合各种各样的情况变化来练拳,并能适应自然环境全天候式的练拳要求,不受任何干扰,照样一心一意练拳,自测的结果肯定是令人满意的。

[本文来自吴自立《陈式太极拳拳法与经脉运行》,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太极禅话慧馆   丁酉鸡年八月初十1002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