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专栏(237) | 张杰民:读《题西林壁》有感

沈丘专栏主编 / 露白(鹿斌)

沈丘专栏副主编 / 张杰民  刘彩珍  王倩倩

文:张杰民  / 图:堆糖

庐山,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直抒胸臆,写下了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诗篇。

苏轼的《题西林壁》,更令我情有独钟。它不仅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描绘出庐山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面貌,而且又是一首哲理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巧妙地将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决定趁机好好在庐山游历一番。两位僧人好友佛印和道潜都表示附议,佛印更是专程从润州赶来,要陪苏轼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庐山瑰丽的山水,使苏轼触发逸兴壮思,写下了《初入庐山三首》《栖贤三峡桥》等多首庐山记游诗。最后一站是西林寺,苏轼留恋不舍地参观了整个寺院,回想起十多天来游山的经历,感慨很多,于是饱蘸浓墨,在西林寺墙上遒劲有力地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实地勾画出自己在庐山心境的变化和思想的升华。千古名篇《题西林壁》从此诞生!

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从正面看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再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只有跳出庐山的遮蔽,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看山如此,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

从古人描写的“风”“花”“雪”“月”中,也可窥见一斑:

同样是风,李峤的《风》曰:“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让我们从四种自然现象上感受到风的力量。而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何等凄苦!

同样是花,曹雪芹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叹息;龚子珍则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怀。

同样是雪,[ 唐 ]刘方平的“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把雪写得妖娆而美感。而[ 唐 ] 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更多地是抒发出心里深处的感叹与悲悯情怀。

同样是月,张若虚吟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思索,李太白则叹出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乡愁。

对于这些,我们只能用心去体会它们的丰富内涵。

但是,与物不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都避免不了要与别人打交道。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为人处世相当不易。每个人的出身不一样,接受教育的背景不一样,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一样,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会有不同的见解。不仅如此,更为可怕的是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总是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和周围的事物,这样就容易产生一些误解、矛盾和纠纷。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应对呢?

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警示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这实际就是儒家思想所奉承的人格核心。

其实,“换位思考”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

生活中,需要“换位思考”。人生是一场旅行,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有时还可能被别人“误解”或“冒犯”。遇到这些不开心的事,就应该试着换位思考,深入地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宽己之心宽人。”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些理解、包容和尊重,许多原本想不通的、觉得不尽人意的事就会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我们拿花送给别人,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也是自己的手。

工作中,需要换位思考。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岗位、角色不同,可能都会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意,这时如果多想想对方的困难和不易,自己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对上级,你可能认为对你布置的任务过多、时间太紧、要求太苛刻,但是你理解领导的苦衷吗?你的工作任务完成的如何?自己还有没有可以改进提高的地方?对同事,你可能总抱怨工作配合不好,甚至看着不顺眼,但是你是否考虑你对同事的态度如何?你与同事工作配合的怎样?对下级,你可能经常责怪下属领会不了你的工作要求,对其工作不甚满意,但是你对下级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特点了解多少?对下属关心如何?工作方法妥当吗?如果大家都换位思考,及时反思自己,加深理解,各项工作就能更好地向前推进。

职场上需要换位思考。在企业内部,层级的不同会出现思考的差异,部门之间也会出现思考的差异,如果做事情只想到自己完成任务的路径,而不去考虑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困扰和负担,往往会因为配合不力而影响工作。在生产管理中,又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和矛盾,如绩效考核、违章考核等等。聪明的管理者,懂得站在员工的立场思考问题,采取换位思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关注员工的想法,给员工创造成长的机会,帮助员工排忧解难,这样不仅能换来员工的真心拥戴,也会换来员工的高效执行。作为一名员工,应考虑如果我是管理者,我应该怎么办?最需要的是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和不断提高技能,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职场的“不公”。如果凡事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工作紧密配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显著增强。在企业外部,商如行船,客如流水,重要的是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进行思考,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企业能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保障等。只有按照客户的需求去改变,不断优化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企业和员工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换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课。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读懂别人、读懂生活、读懂社会,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希望、充满阳光!

作者简介

张杰民,河南省沈丘县人,沈丘县政法委退休干部,现为周口市作协会员。多年从事机关文秘工作,曾多次在省、市、县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