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主板上那些陌生冷门的插槽,你认识几个?

CPU的槽、PCIe显卡槽、硬盘的SATA和M.2槽、风扇3pin/4pin,相信大家已经插了个遍,但一块主板上,总是有一堆奇奇怪怪的插槽,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呢?

▌JFP1(F Panel) 机箱跳线

有那么一个麻烦的接口,可能是我们每次装机都要看说明书,但不得不插,那就是JFP1接口(也叫F Panel),是Front Panel的缩写,也就是接前面板用的机箱跳线,

往往位于主板的边角处。如果不接,那也就没法开机了,除非一些中高端主板自带一个独立的开关机按钮,对于一些开放测试平台来说,确实可以不接。右上角是空出来的缺口。

一般情况下FP插针的定义是一样的(intel等板卡厂商有定义标准),分成4组接口,每组都有正负极。额外有个+5V供电,一般用不上。有的品牌会用文字、颜色区分,

当然,真正麻烦的地方,在于机箱提供的接口往往是散装的...非常细小的插头,怼的时候相当蛋疼(高端板子一般带个集线座,相对好点)。

▌Speaker蜂鸣器

一般JPF接口边上还有个4Pin接口,但并不是给风扇或者RGB灯条用的,而是专门的Speaker蜂鸣器接口,

4根针,其实只有两头有效,有些老主板集成了蜂鸣器。远古时期有一些驱动可以把这玩意儿当单声道扬声器用...

当然,高端点的板子已经有两位的数显表(Debug Code LED)了,有问题看报码,

直接对着说明书找问题就行,比蜂鸣器靠谱的多,当然,老主板板载数显表很少,

一般是通过PCI、PCIe、LPC接口、TPM接口(没错,就是Win11要求的那个可信平台模块)、以及不同品牌专用接口(华硕COM-Debug、微星JDP、超微SPI),外接一个检测卡来查找问题。

清空CMOS

假如超频设置有问题,我们需要清一下BIOS,这时候就要请出JBAT跳线了,

短接两个触点就能清CMOS(有的是三针,第三针不通电,带一个短接塑料帽,1-2针拔了,插一下2-3针,就能实现短接),当然扣电池大法也是可以的(知道这法子,还是因为小时候我爸给电脑设了个BIOS密码...被逼无奈学会了)

也有的板子这地方直接给你焊上了独立的CLR_CMOS_BT(Clear CMOSBottom)清空BIOS按钮,定位高点的,直接把独立按钮做到了I/O背板上,清BIOS再也不用开机箱盖了。

▌COM串口、LPT并口

老主板的背板上,总有一个长的和VGA接口差不多的槽,那就是COM串口(Serial),是个涉及行业非常广的通用接口。什么医疗设备、超市收银台、工程PLC编程器,以及电脑的打印机、老键鼠都用的到,

(差异:VGA三排,COM两排)

RS-232和RS-485两种协议,有9in、25pin两种。常见的D型9pin串口,有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按位顺序传输数据,适合远距离传输,成本低但速度慢。

这接口和JFP前置面板槽差不多,记得别插错了。同样的,还有LPT并口(也叫J_Print)(Parallel),一般就是给打印机用的,有25pin和36pin两种,

可以各位同时传输、速度更快一些,适合短距离设备用。一般是由于体积较大,哪怕在老主板上,往往也只给了插针。

▌USB

USB2.0和USB3.0的槽,规模差异蛮大的。USB2.0是上5下4,缺口在右下角,和JFP槽相反。

下面带一个防呆凹槽,防止插反大力出奇迹。但USB3.0槽就是个大块头了,总共19pin,而且它的线又硬又粗,

挺不好装,应该算是主板插槽上比较失败的设计了...此外有个和USB2.0长的差不多、但用途完全不同的1394接口,别接错了,

它是用来接一个PCI挡板拓展卡,转成IEEE 1394,苹果开发的火线接口,针对老的视频采集卡、声卡等多媒体硬件使用。

有些老DV录像机上有这接口,可以连电脑,实现视频采集功能。现在这年头,火线老设备价格相当便宜,其实组一套火线直播设备成本甚至比买个USB辣鸡小摄像头还低...效果反倒可能更好。

▌IR/CIR红外

老主板上还有一种特别冷门的CIR红外接口,有TX发送(Transport)、RX接收(Receive)两个接口,

算是比较远古的无线传输方案了,现在大多都是转接的蓝牙、WiFi,它也可以遥控红外设备,甚至组智能家电环境用。(现在主板哪怕有,也只有RX接收端,TX发射端需要另购设备外置。)

总结

另外音频接口也有个S/PDIF数字同轴音频接口,用的人比较少,I/O背板上一般只有3.5mm和光纤口,而S/PDIF往往会在主板上以插针形式提供,少数主板会以3.5mm接口在背板上提供。

像是CD机、DAT、MD机上比较常见,当年索尼和飞利浦一起推出的(S/P就是两家缩写),一般设备上接口都是RCA莲花同轴口或者光纤口,传输数字信号,适合外接解码功放,音质会比板载声卡出来的好。

如今很多接口都在淡出视野,现在有了集成度高、更小巧、带宽更大、速度更快的接口和芯片,甚至电源的供电口也在换代之际。或许多年后,主板会以“更简洁”的形式呈现,这些不太叫的上名来的接口,终将成为回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