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随想录(十二)
法国的文学家罗曼·罗兰曾在自己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中,借主人公的嘴说到: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之时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拖腔走板。这句话说得很有份量,是以童心意识挑战墨守成规的成人世界,讽刺循规蹈矩,毫无生气的世俗生活。听得这一句话,我很容易想到西班牙著名的艺术家毕加索。毕加索就曾说过我十几岁就能画的跟拉斐尔一样的好,后来的时间我一直都在学习如何像一个孩子作画。言语嬉戏,可毕加索确实属于颠覆性的人物,从他开始,似乎艺术家跟商业传媒可以紧密地结合,艺术家可以生前富有,死后还能继续升值。毕加索在自传中说自己是王,很妙。我听过中国甲骨文对王字的另一番解释,说甲骨文的王字是一把类似斧头的武器,表示能了结自己生命的人为王。毕加索当然不会去自杀,但是他每一次艺术风格的转变,无疑是颠覆与结束以前的自己。
西班牙的浪漫及艺术氛围众所皆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当属激情外显的海洋文明,其先后就有委拉斯贵支、毕加索、达利、米罗、纳兰霍、洛佩玆等大艺术家诞生,毕加索能成为世界闻名的艺术家当然有其必然性。我见着过毕加索8岁之时所画的《斗牛士》,其画面感觉就很灵动,似存着音律,颜色的堆压很有些西班牙的热情,包括毕加索14岁所画的肖像画《姑妈佩帕》,技法熟得很,形色结合很是到位,使得古典的油画调子不落俗套,让我深感专注是对艺术天赋最好的保护,因为我知晓毕加索少时就被老师认为是痴呆孩童,成绩不理想,常要被关禁闭。然而,这种禁闭的教育方式却成全了毕加索安静地作画。艺术无疑是抵抗孤独的最佳方式,毕加索的童心很幸运地被这些多变的艺术作品保留住了。在中国,很多人都会说看不懂毕加索的作品,原因还是少了一个艺术传承的氛围,且毕加索的作品不是用来懂的,是用来拓展的,用来想象的。
毕加索怕是故事最多的艺术家之一了,他很早就开始经营自己的艺术人生,他不但创造艺术还推广自己的艺术。毕加索很早就会雇人到画店去转悠,让人询问画店老板:“你们这里有没有毕加索的画”来推销自己。同时,毕加索以选择为画商和收藏家们画肖像来经营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当毕加索为旅居法国的美国女作家、大收藏家斯坦画像之时,斯坦见着画,说画的不太像。毕加索马上应道:夫人,你会越来越像这幅画的。其回答甚是精妙,把绘画与生活,精神与物质都勾连了起来,惹人无限的思绪。其实,毕加索能这么说话,也是得益于某种良好的艺术氛围。格特鲁德·斯坦近乎孩子气的写作风格对20世纪西方文学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且斯坦女士是个同性恋,是她把“gay”这个词赋予了同性恋之义。她和毕加索一样孩子气,也可说是个性故事烘托了艺术的才华。我只想说不要太相信艺术了,要相信自己。始终不忘自己的兴趣,就是对自我生命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