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中医】
“病”、“证”和“症”的区别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是中医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但是,你知道什么是“证”,什么是“症”,什么又是“病”吗?
即疾病,“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在中医学中提到的病名很多,其命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下面3种:①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临床表现而确定的,如白喉、麻疹、消渴、咳嗽、带下、经闭等;②有一部分疾病,由于病情发展较快,主症不固定,或者病情较复杂而主症不突出等,因而,也有按病因病理确定病名的,如湿温,秋燥、胸痹、虚劳、痰饮、肺痿等;③有少部分疾病,根据其病变部位而命名,如肺痈等。
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于证候的概念。
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是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诸药依据,但因其仅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