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疗法
命名及定义为了便于学习,我们暂且将脐的几个部位进行命名。脐中央朝外凸出的瘢痕状组织称为脐蕊,脐孔的周缘壁称为脐壁,脐壁与脐蕊相连的皮肤凹陷称为脐谷。这三个地方都是脐针疗法的进针区, 而以脐壁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常见。【操作方法】▌压痛点定位进针法约有20 %的患者可以在脐壁(脐孔的周缘壁)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 压痛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压痛点, 一针即可见效。压痛点则是根据洛书定位, 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在相应的脐壁上寻找压痛点,然后用针灸针以脐蕊(脐中央朝外突出的瘢痕状组织)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刺入压痛点。留针数分钟, 进针深度为0.5 ~ 1.0 寸。▌按压皮下结节法有许多慢性病患者可在脐壁上找到皮下结节, 颜色与皮肤相同, 结节硬, 一般活动度差, 大小如同小米粒。当发现结节后,只需要用手按压, 让患者感到疼痛即可。每日数次,数周后结节消失,疾病随之治愈。▌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 未找到结节者) 可按脐八卦全息,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 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八卦是易经的主体部分, 历代医家不少人用八卦原理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等现象, 创立了独特的治疗疾病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所谓"易肇医之端, 医蕴易之秘"。八卦又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两种,而笔者所用的脐八卦全息则是采用后天八卦。▌五行生克制化进针法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的八纲辨证,辨别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利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土居中归属脾胃;若针向上斜刺则主治心脏和眼睛疾病;针向下斜刺则主治肾和膀胱病症;针向右斜刺则主治肺病症;依此类推。▌脐地支进针法此法多用于临床上有明显时辰规律的慢性病,范围涉及到各科, 只要有固定的发作时间, 并有明显时间规律,无论是什么病,均可应用此法,而且疗效不错。首先我们把肚脐(神阙)看作一个地支图,然后根据地支相应的时间, 寻找与疾病发作时或加剧时相同的时间,并在脐壁上进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