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别、络脉、经筋、皮部:十二皮部

六经皮部

全身体表皮肤按十二经脉分布划经络分的十二个部区。《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按手足同名经相合,则称六经皮部。六经皮部各有专名:太阳皮部称关枢,阳明皮部称害蜚,少阳皮部称枢持,太阴皮部称关蛰,少阴皮部称枢儒,厥阴皮部称害肩。详各该条。

皮部的概念

皮部,是皮肤按经络所属分区。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分布部位划分为十二皮部。这是经络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皮肤—络脉—经脉—脏腑各层次的最外部位。

《素问·皮部论》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皮部是面的划分。十二皮部,手足上下相合称为六经皮部。

体内的疾病,通过经络可反映到皮部;外部的病邪或治疗方法,则可从皮部影响经络及脏腑,因而外部诊察法(外诊法)和外部治疗法(外治法)与皮部关系最大。

六经皮部与诊治

皮部的诊察和治疗主要从卫气和络脉着眼。

皮部诊察法:又称诊络法,主要是审察皮肤和络脉的颜色变化,属中医学色诊的一项内容。《素问·皮部论》说:“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近代在皮部色诊的基础上,又有观察皮肤上的丘疹(主要在背部),检查皮下的硬结反应,皮肤的感觉差异和导电量变化等,作为诊断的一种方法,这是皮部外诊法的发展。

皮部治疗法:包括各种浅刺法以及非针刺的多种外治法。《灵枢·官针》以刺皮为主的刺法就有半刺和毛刺等,近代应用的皮肤针是它的发展。皮肤针的叩刺和腕踝针的沿皮刺,都结合皮部的分区应用。再如皮内针法、挑刺法、敷贴法、温灸法以及刺络拨罐等法的应用,都是基于同一原理。皮部的分区为刺灸法的应用扩大了范围。

六经皮部与辨证

《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意指从皮、脉、筋、骨的不同部位分析疾病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皮的分部,既要区分左右、上下和阴阳的不同,还要分析疾病的发展过程(始终)。这样六经皮部所属病症不单纯是从部位来分,还结合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过程,故《内经》对六经分证的排列一般都按规定次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张仲景《伤寒论》继承这一理论,对分经辨证作了具体运用和发挥。后世注家已注意到《伤寒论》的六经不是指经络一线,而是指的“部属方位”。

六经皮部的命名包含有气机变化的深意,其中意义可结合六经病证的特点去理解,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对比关系去分析。见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

柯韵伯《伤寒论翼》更明确提出:“《皮部论》云,皮有分部……,此仲景创立六经部位之原”,并说:“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意指以六经皮部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各证,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

六经皮部与关、阖、枢表

关、阖、枢的概念  

1,关、阖、枢的本义关、阖、枢,是用门户部件说明三阳三阴的功能特点,与六经根结和皮部的命名相结合,对六经辨证施治有指导意义。关、阖、枢,本义是指门户上的一些实物。关:《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指门栓;阖:《说文》:“门扇也”,指门板;枢:《说文》:“户枢也”,指门轴。

2,关、阖、枢的功能和方位关:主关闭和开启,部位在后;阖:是门的主体,主防卫,部位在前;枢:主转动,部位在侧。关、阖、枢的意义及主要内容古代医家用关、阖、枢比喻三阳、三阴的气机变化,解释六经皮部的正常功能。三阳有如外门,三阴有如内门,各有关、阖、枢的区分。阴阳的起始都称为“关”;阳之盛或阴之衰都称为“阖”;阴阳的转换都称为“枢”。

三阳: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太阴为关,少阴为枢,厥阴为阖。门关,主禁者也。膀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关也。脾藏足太阴脉:主禁水谷之气,输纳于中不失,故为关也。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令真气止息,复无留滞,故为阖也。肝藏足厥阴脉:主守神气,出入通寒悲乐,故为阖也。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阳脉:主筋,纲维诸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肾藏足少阴脉:主行津液,通诸经脉,故为枢也。

六经皮部皮部,是皮肤按经络所属分区。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分布部位划分为十二皮部。这是经络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皮肤—络脉—经脉—脏腑各层次的最外部位。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皮部是面的划分。十二皮部,手足上下相合称为六经皮部。体内的疾病,通过经络可反映到皮部;外部的病邪或治疗方法,则可从皮部影响经络及脏腑,因而外部诊察法(外诊法)和外部治疗法(外治法)与皮部关系最大。

六经皮部与关、阖、枢表。太阳是三阳之“关”,主一身之表,统营卫而应皮毛,是卫外屏障,为诸经之藩篱,所属皮部称“关枢”。阳明皮部“害蜚”。阳明为阳气亢盛,是三阳之“阖”。多气多血,气血旺盛,为五脏六腑之海。所属皮部称“害蜚”,蜚即阳气飞扬的意思。少阳皮部“枢持”,少阳是三阳之“枢”,外邻太阳,内接阳明,介于太阳阳明之间,职司升降和运转,可出可入如枢机,所属皮部称“枢持” 。太阴皮部“关蛰”  

太阴是三阴之“关”,亦为病邪出入门户,寒邪直中,太阴先伤,病从口入,直侵太阴。太阴脾土,喜温恶湿。邪犯太阴,则邪多从寒湿而化。所属的皮部称“关蛰”,蛰即阴盛阳伏的意思。少阴皮部“枢儒”,少阴是三阴之“枢”,所属皮部称“枢儒”(阴枢),与少阳相对。厥阴皮部“害肩”,厥阴是三阴之“阖”,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即太阴少阴病发展到尽头即成厥阴病,是六经病证传变的最后阶段。其所属的皮部称“害肩”,肩是经受的意思。


(0)

相关推荐

  • 经络系统连属部分的组成

    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并与经脉.络脉有着紧密的联系.经络学说认为,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故称"十二经筋 ...

  • “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是否是“经络”

    作者:顔文强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10月出生,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人,现为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学理工科.后学文科.再学中医科,注重文理 ...

  • 简中医基础62:经络学说—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经筋,是指机体中约束骨骼,连缀关节的筋肉体系.位于不同的经络区域,其阴阳属性不同. 本期内容: 1.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 2.十二经筋的分布部位 3.十二皮部 1.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 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 ...

  • 十二经脉、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作用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

  • 通过十二皮部和经筋诊断和治疗疾病

    十二皮部和经筋就像接诊医师,永远站在保护人体最前线. 十二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掌握关节活动.十二皮部则是经脉的气血在皮肤内的分布.皮肤是人体系统的第一道"防火墙",可以保护机 ...

  • 十二皮部循行特点及功能图表

    十二皮部循行特点及功能图表

  • 刮痧疗法与十二皮部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营养相贯,如环无端." & ...

  • 【4】十二皮部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区.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所以各经皮部就是该经在皮肤表面的反应区和该经濡养的皮肤区域.其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 ...

  • 十二皮部指什么?十二皮部的人体分布?

    很多地区2019年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工作已经开始,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十二皮部指什么?十二皮部的人体分布?"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参加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提高复习效 ...

  • 十二皮部

    一.皮部的概念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应区.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称为"十二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