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37):帽子古今——释“帽”与“冒”
朱英贵
在此文之前刚刚介绍过古人的“冠”与“免”(冕),“冠”是给一般官员以及文人雅士戴的,“冕”则是给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后来又为帝王所专用。那么普通民众头上戴什么呢?答曰:戴帽子。这一篇就来谈谈“帽子”的“帽”以及它的初文“冒”字。
一、“冒”(帽)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前文曾提到,“冠”的古文字(小篆)字形是表示一只手(用“寸”来表示)拿着一顶帽子(用“冠”字上边的秃宝盖“冖”来表示)往一个人的头上戴(用“元”来表示人和头),可见“冠”的本义是戴帽子(动词义),“冠”和“免”(冕)又都可以指一个人头上戴的帽子(名词义);而“冒”字的古文字字形就直接表现头上戴的帽子了,让我们先来看“冒”字的几个古文字字形:
甲骨文中疑是“冒”字的形体
“冒”(帽)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甲骨文未见有明确确认的“冒”字,目前能看到的“冒”字最早形体当为金文字形。“冒”字的金文字形是在“目”(代表头部)的上边直接画一顶帽子,表示戴在头上的帽子,可见“冒”是一个由“目”上添加“冃”两个构件后成的加体会意字。
战国大篆的“冒”字直接继承金文字形的构字理据,其下部均为“目”,其上部,楚国简帛文字(上图包2.131)与秦国简牍文字(上图睡.秦147)略有不同,但均为“冃”(帽子)的变形写法。
“冒”字小篆字形也是依据金文字形演变来的,成为“从冃从目”的会意字,《说文》为了确立部首,又增加了一个独立的“冃”字。
“冒”字的小篆形体再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现代汉字楷书的“冒”字上边的构件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冃”的压缩变形。它的外部由竖与横折构成(横折没有勾),内部含有两个短横,这就是帽子的象形。人们在书写“冒”字的时候不可不察,既不要将“冒”字的上部写成“日”字或者“曰”字,也不要将内部的两个短横跟两边的竖笔相连接(注意中间是有空隙的),只有这样写才是“冒”字的正确写法。后来由于“冒”字又产生了一些相关的引申义,于是为了表示它的初文含义,便又在左侧添加了一个“巾”作为表意偏旁,这便是现在使用的从“巾”、“冒”声的“帽”字,当然仍然要注意它的右偏旁的正确写法。
请看“冒”字与“帽”字的尊容:
《说文解字》未收“帽”字,仅见“冃”字与“冒”字。
《说文解字》卷七冃部:“冃,小兒蠻夷頭衣也。从冂;二,其飾也。凡冃之屬皆从冃。”
许慎解释的大致意思是:“冒”,就是小孩子或者蛮夷人的头衣。它的字形构造,“冂”表示头衣(帽子)的形状,“=”表示头衣(帽子)的装饰。大凡跟“冃”的意思有关的字都可以用“冃”作为表意偏旁。
尽管许慎没有见过金文字形,是依据小篆字形在解义,但其解义还是正确的,特别是“从冂;二,其飾也”的解释是很有道理的,既指出了帽子的形状“冂”(从冂),又说明了帽子的装饰物“二”(其飾也)。
《说文》对“冃”字的解释基本上是正确的,“冃”就是帽子(头衣)的一个象形字,至于是否为小儿或蛮夷所专用,大可不必认真计较。《说文》段注云:“謂此二種人之頭衣也。小兒未冠。夷狄未能言冠。故不冠而冃。”那意思是不能戴“冠”的人就戴帽子。
当然有关“小兒蛮夷头衣也”的解释也还传达出了另外的文化信息,《说文·虫部》:“蛮,南蛮,蛇穜。”《说文·大部》:“夷,平也。从大从弓。東方之人也。”可见“蛮”是中原统治者对南方居民的轻蔑性称呼,“夷”是中原统治者对東方居民的称呼,“小兒蛮夷头衣也”的意思为,“冃”(冒)是小孩子和边远地区居民的头衣,是没有身份的人戴的,它不像“冠”和“免”(冕)那么高贵。
又《说文解字》卷七冃部:“冒,冡而前也。从冃从目。”
许慎未明“冒”字金文形体的初文含义,是依据小篆字形在解释,尽管其解形“从冃从目”是符合构字理据的,但其解义“冡而前也”则说的是“冒”字的引申义,显然跟“冒”的造字本义不符。而《说文》里的“冃”(读作mào)才是这里所说的“冒”。
何谓“冡而前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解释为:“冡者、覆也。引伸之有所干犯而不顧亦曰冒。如假冒、如冒白刃、如貪冒是也。邶風。下土是冒。傳曰。冒、覆也。此假冒爲冃也。”也就是说,《说文》段注认为“冒”的基本意思就是假冒或冒犯的意思。
其实早期的所谓“冒”(帽子)就是头巾,“巾”作为一种通常用于裹头的织物,是中原地区的平民的日常装束,“巾”在中原地区盛行于汉代,西汉的巾多是用来约束头发的,东汉的巾多是用来包裹头部的,一般平民以一块布帛罩在头上以为雅致,称为幅巾。而中原地区以外的人则以披发为常,据《论语·宪问》载:“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里的“被”就是“披”的意思)又据《谷梁传·哀公十三年》载:“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祝发文身”的意思就是削短头发,刻画其身)
在上古时代,民间俗人的帽子,称作“陌头”,又称作“帞头”、“络头”、“缲头”、“绡头”、“帩头”等。其形制类似现在陕北农民用羊肚手巾包头的方法,从后而前,在头前额上打结。据《陌上桑》载:“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陌头后代音转称为“幞(fú)头”。后来幞头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再后来取消了前边的结,将后面的脚用金属丝扎起,衬以木片的,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后面的脚向上在脑后相交的,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幞头通常用青黑色的纱制成,所以也叫乌纱,后代俗称乌纱帽。其实乌纱帽原本为普通人的便帽,明代开始才将其定为官帽,并借以代指官职。《明史·卷六十七·輿服志三》有记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古代妇女除为官者或身份高贵者外一般不戴帽子,而以“巾”覆于发上,这种女子用的饰巾称为“帼”,后来便以“巾帼”代称妇女。
二、“冒”(帽)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冒”是“帽”字的初文,它的本义是帽子。例如:“有一男子……衣黄襜褕,着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汉书·隽不疑传》)颜师古注:“冒,所以覆冒其首。”王先谦补注引钱大昕曰:“冒,即今帽字。”再如:“白纱冒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新唐书·仪卫志上》)又如:“主人佩珠百有八,珊瑚在冒凝红光。”(清·龚自珍《饮少宰至定九丈宅少宰命赋诗》)
“冒”字的初文本字应该是“冃”,它的今字应该是“帽”。今天写的“帽”则是在“冒”的旁边再加一个“巾”字配合表意,借以区别“冒”字后来引申出来的各种引申义(详见下文)。
“冒”字由头上戴的帽子这一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直接或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戴帽子。例如:“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战国策·韩策一》)再如:“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汉书·舆服志下》)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覆盖,笼罩。帽子是戴在头上的,故“冒”字可以引申出覆盖之义。例如:“日居月诸,下土是冒。”(《诗·邶风·日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啊,月亮啊,光芒覆盖在下土(大地)。再如:“晴光分渚曲,绿气冒原田。”(唐·马戴《题吴发原南居》诗)又如:“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谈到“冒”字的覆盖意义,在现代书面语里有一个标点叫“冒号”,为什么把这种标点符号取名叫“冒号”呢?因为冒号是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或者总括性话语之前的符号。例如:“他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教师,二个是记者。”这句话中的冒号就是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说话时先提示“他有两个好朋友”在具体解释这两个好朋友的职业。那么这个提示性话语就相当于一顶帽子,它覆盖了后面两个分句的解释内容。再如:“教师要负责,学生要努力:二者缺一不可。”这句话中的冒号就是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说话时先具体陈述“教师要负责,学生要努力”这两个方面的事实,然后再总括“二者缺一不可”,那么这个总括性话语也就相当于一顶帽子,它笼罩了它前面两个分句的陈述内容。
二是指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例如:“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绞、紟、衾、冒,死而后制。”(《礼记·王制》)
三是指殓尸。例如:“以囊韬其形曰冒,覆其形使人勿恶也。”(《释名·释丧制》)再如:“舜葬零陵,葬时冒以绀单衣。”(唐·苏颋《垄上记·绀单衣》)
其二,表示蒙住。例如:“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周礼·考工记·韗人》)郑玄注:“冒,蒙鼓以革。”再如:“十曰陈车,谓接连前矛,马冒其目也。”(《尉缭子·兵教下》)又如:“马匹都带重甲,冒面具,只露得四蹄悬地。”(《水浒传》第一○七回)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掩护。例如:“狄卒皆抽戈楯冒之,以于入卫师,卫师免之。”(《左传·成公二年》)
二是表示包容,统括。例如:“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系辞上》)高亨注:“冒,犹包也。”再如:“经之《易》也,子之《老》也,兵家之《孙》也,其道皆冒万有,其心皆照宇宙。”(清·魏源《〈孙子集注〉序》)
三是表示“贪”的意思。例如:“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左传·文公十八年》)再如:“厚人自薄谓之让,反让为冒。”(汉·贾谊《新书·道术》)又如:““横流溪”俗亦谓之贪泉,饮者辄冒于财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
其三,表示假冒,顶替。例如:“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关。”(《史记·游侠列传》)再如:“大者桀冒禹,纣冒汤,幽厉冒文武,以傲天下。”(唐·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又如:“杨继盛劾严嵩十恶,内有子孙冒边功一事。”(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又如:冒认(冒名认取),冒功(假冒功绩),冒占(冒名占有)以及今天所说的冒充、冒名、冒领、冒牌等。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侵犯,冲犯。例如:“且侵官,冒也;失官,慢也;离局,奸也。有三罪焉,不可犯也。”(《左传·成公十六年》)再如:“麋知猎者张罔,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战国策·楚策三》)又如:“为战车……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新唐书·马燧传》)
二是表示顶撞,触犯。例如:“有冒上而无忠下。”(《国语·晋语》)这里的“冒”是触犯的意思。再如:“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柳宗元《三戒》)这里的“冒”是顶撞的意思。又如:“比缘杜门多暇,念嘉命不可以虚辱,辄冒不韪,撰成缮写呈上。”(宋·秦观《与苏公先生简》)另外还有一个词叫“冒昧”,它的意思是因为不明事理(昧)而对别人有所冒犯,这当中的“冒”也暗含着顶撞、触犯的意思。“冒昧”通常用做谦辞,暗含自己的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而对对方有所触犯的意思。
三是表示贸然,冒昧。例如:“尔无以钊冒贡于非几。”(《书·顾命》)再如:“是以冒进其说以累于执事,亦不自量已。”(唐·韩愈《为人求荐书》)又如:“夫事知其不可犹冒为之,则有后难必矣。”(《金史·梁襄传》)
其四,表示顶着,不顾。例如:“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再如:“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又如:“冒风驰行。”(明·袁宏道《满井游记》)这种用法的“冒”有不顾环境恶劣而行动的意思,例如今天说的“顶风冒雪”的“冒”就是这样的意思。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往上升,向外透。例如:“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宋·苏轼《雨后行菜圃》诗)再如:“池子正中间有三股大泉,从地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老残游记》第三回)又如:冒火,冒烟,冒气,冒泡,冒血,冒水,冒汗,冒尖,冒芽等。又如“感冒”是一种上呼吸道以及头部有伤风症状的疾病,发病时,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头晕、头痛等局部症状,这些“感受”都集中在头部表现(冒)出来,故名之曰“感冒”,这当中的“冒”字实际上含有“往上升、向外透”的意思。另外现代汉语中还有一个词叫“傻冒儿”,也含有做事没头脑、傻劲向外透的意思。
二是表示漫溢,淹没。例如:“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汉书·王商传》)再如:“越之西皆海也,水怒防失,冒宝盆,隳白杨市,两县间荡为沧溟。”(宋·叶适《绍兴府新置二庄记》)又如:“惟白田最下,尝为水所冒。”(明·高启《白田耕舍记》)
三是表示轻率。例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资治通鉴》)再如:冒势(鲁莽,莽撞),冒行(冒然行动/冒然实行),冒撞(冒失鲁莽)以及今天所说的冒失、冒然等。
其五,指称形状或作用像帽子的器物构件,各种保护器物头部的顶罩或者套儿。例如:笔帽儿。螺丝帽儿。
根据上面对“冒”(帽)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冒”(帽)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帽”或“冒”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今天写的“帽”字在常用成语中保留的并不多,其含义也就是用来称代帽子。例如:
“鞭丝帽影”这个成语中的“鞭”指马鞭,“帽”指帽子,“丝”和“影”是指马鞭和帽子留给人的印象,借指出游。语见陆游《齐天乐·左绵道中》词:“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乌帽红裙”这个成语用黑色的帽子与红色的裙子来泛指男女。“雨巾风帽”这个成语用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来借指浪游之客。语见宋代陈三聘《梦玉人引》词:“雨巾风帽,昔追游,谁念旧踪迹。”
而作为帽子本字的“冒”字在常用成语中保留的含义却都是引申后的动词意思,大致有如下五种情形:
其一是表示顶着、蒙受的意思,例如:“迎风冒雪”就是顶着寒风,蒙受大雪的意思,常用以形容旅途的艰辛。
其二是表示往上升、向外透的意思,例如:“火冒三丈”是说人的情绪犹如火焰向上升腾数丈之高,这是夸张的说法,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其三是表示顶撞、触犯的意思,例如:“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成语中的“不韪”是指不该违背的错误,意思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该违背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源自《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还有一个成语叫“不揣冒昧”,常用做谦辞,暗含自己的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而对对方有所打扰的意思,借以向对方表示事前對自己行為是否得宜有欠考慮的謙辭。语见《文明小史》第五十八回:“于今晓得你小翁先生是个大豪杰,所以不揣冒昧,请小翁在制军的公子面上吹嘘一二,兄弟就受惠于无穷了。”
其四是表示假冒、顶替的意思,例如:成语“冒名顶替”的意思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替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其五是表示轻率的意思,例如:“击排冒没”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还有一个成语“冒冒失失”也是表示轻率、鹵莽、莽撞的意思。语见《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若冒冒失失一嚷,倒闹 起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