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才是最大的自律
现如今,早睡早起,已经变成了最知易行难的自律。
01
今天上班第一天,感觉特别困。回想自己的春节假期,有几个晚上,居然熬到了凌晨三四点才睡。
晚上看小说,看了一章又一章,从凌晨一点我的内心一直处于斗争状态:
一个我说:快去睡觉,明天早起。
另一个我说:偶尔放纵一下,没什么,再看一会。
就这样,凌晨两点,三点……直到手机没电,我才扔掉手机睡觉。这时却发现,大脑痛到炸裂,但睡意全无。
数绵羊数到将近早上四点,才昏睡了过去。
白天啥也没干,却筋疲力尽。
没有自制力的人,不配拥有假期。
很多人在事业上升期突然生病倒下,醒来后都会对自己的生活坏习惯逐一问责,首当其冲的就是熬夜。
卡卡Prancil:“一定要规律作息,朝六晚十,我长期熬夜到1点多才睡,第二天又早起工作。周日睡到12点多才起床,只吃两顿饭,晚上2、3点才睡觉。熬夜的伤害其实长期潜伏在你的身体里,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
36岁的IT男张斌猝死于马桶上,当天凌晨1点还发出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32岁的复旦教师于娟说长期熬夜是慢性自杀,她10年来都在12点后才睡。
当下,互联网时代开启了全民熬夜的潮流,尤其是在大城市里,加班熬夜,聚会熬夜,狂欢熬夜,刷手机熬夜,习惯性熬夜……人们越睡越晚,相应地,越起越晚。
熬夜,通宵,晚起……这些作息混乱,其实都是对生物钟的挑战,是对某些节律背道而驰。
02
以保重身体为前提的努力,是一种远见。
晚上九点十点就入睡,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电力满格。
村上春树,对于小说家及其创作而言,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集中力和耐力。写小说固然不必运动身体,劳筋动骨却在体内热火朝天地展开。
这就是他早睡早起、朝五晚九、规律生活、坚持跑步的原因,是为了身体好,有体力,以便能有写一本书的能量。
另一位高产优产的作家松浦弥太郎,在《正直》一书中也写到早睡早起、作息规律的重要性。他说:
早睡早起身体好,身体好的人,才有一切的选择权和被选择权。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按时吃饭,到点睡觉——受到了诺贝尔奖级别的重视。
03
早睡早起,是让精力蓄电的重要方式。
过了三十岁,感叹精力不如从前的朋友忽然多了起来,大家越来越深刻认识到:30岁以后,无论是生活的完满还是事业的成功,拼的是精力。
能在某个圈子里脱颖而出,并持续辉煌的大多是那些精力充沛的人。
然而,做到早睡早起是件极度不容易的事,需要超级自律和自控。
第一,重塑认知。
就我自己而言,阻碍我睡觉的一大障碍,就是看小说。看到高潮部分,恨不得熬夜看完。这个习惯大概有三年多了吧,看了很多小说,很过瘾,但是身体变差了,掉头发,白天没精神,犯困,代价其实很大的。
其实想一想,为什么就不能换个时间看呢,好看的小说放在那里又不会跑,睡饱了看不是比熬夜看更有意思?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为了拼事业,熬夜工作,想一想,人没了,一切功成名就也不过是一抔黄土。
没有什么事是不可以按下暂停键的。
晚上十点按下暂停键,进入睡眠模式,酣睡好了,精力足了,第二天工作效率高又不伤害身体,何乐而不为?
第二,手机不上床。
现在的人,手机恨不得长在手上。连老人都是如此。
刷微博、刷朋友圈、刷公众号、刷抖音。本来说刷十分钟就睡觉,但刷着刷着往往一小时就过去了。而且会引发各种产品并发症——
· 看到某个热点事件,一兴奋起来,兴奋得睡不着。
· 看到某个情感故事,勾起对往事的反刍,难过得睡不着。
· 看到某个好安利,便纠结要不要入手,纠结得睡不着。
白天给自己找个固定时间刷会手机,晚上睡前手机放在一边,换成看书。
虽然,看手机比较过瘾,但是相比较下,还是生命和健康比较重要。
第三,提前半小时上床。
小朋友睡觉前都有一系列流程。
比如我儿子,洗漱上床换睡衣。先讲故事,再听故事。然后入睡。
如果9点半上床,睡着也要10点半了。
因此,如果是带孩子的睡觉的家长。
尽量让孩子9点半上床,孩子10点半睡觉。留出半个小时,往大脑输入“睡觉指令”。11点进入睡眠状态。
11点睡觉,不一定会让你的人生大富大贵,飞黄腾达,但它能让你拥有好气色,好体力,还能让你活得更健康,活得更长久,如此你才有机会去实现人生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