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者鼎然密示: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乞者鼎然密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波浪美不美?浪花亮不亮?一切值得你能够赞美的东西便是你值得去深思的。诱惑来自心对外在的妄别。妄别于外在便滋生幻见、幻听、幻触,幻思等等。以此幻见便造幻取,于此幻取滋养妄别更加膨胀,膨胀到犹如自己吹气球完全遮挡了自己的视线一样。此时,你又能看见什么?能又见到什么呢?你的所见、所听、所触,所思可能真实吗?所以,众生以四大为自身,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颠倒本性,迷乱求取。犹如泄气的皮球,到处乱窜,无有方位。深陷在这样迷境中的世间人,可能获得真正的自在和幸福吗?

诸行无常,指的是众生每一念的生灭变化。你一念愚,在言语、行为,思想上注定显露;你一念迷,在言语、行为,思想上注定显现;你一念贪,在言语、行为,思想上注定彰显。假若你念念愚、念念迷,念念贪。在言语、行为,思想上注定完美呈现出极其顽固、极其幼稚,极其可怜的形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妄别虚幻,不真实故。这如同水上的泡泡,看似晶莹、活泼,自由,可惜无常一来刹那破灭。所以,我们的每一念都是心业幻现的虚像,本身就是生灭变化。那么你的行为注定是由它们幻现,如同它们一样生灭变化的。譬如:今天你决定的事情到了明天或者一个小时后就会发生变化,即使你坚定不变也依旧事与愿违或你虽成功但终如梦。这些都是因为你每一念虚妄所致,表现在你的行为、言语,思想上而已。

诸行无常中的“诸”指的是杂乱心识;诸行无常中的“行”指的是妄别的虚幻流露;诸行无常中的“无”指的是虚假不实;诸行无常中的“常”指的是不恒久。连起来的如实真义就是由我们心识所幻化出来的一切言语、行为,思想都是生灭变化的,没有恒常持久性。明白了诸行无常,也就不难清楚“是生灭法”。生灭的本义与无常的本义没有差别。生灭其实是给心识妄幻起了个假名罢了。所谓生灭,指的是一念妄。所谓一念就是根本痴。能够彰显这一念痴的正是妄业,所以就叫做一念妄。这里的“妄”就是根业的弭幻效应。正因为如此,我们不难彻底明晰:生灭就是心的弭幻效应,故为“是生灭法”。这里的“法”指的是妄心,也名根本痴行。一切众生所幻生诸多颠倒本性的任何识境,都会表现在行为上面并延续这种进程,我们把这种进程就叫做根本痴行。如果你能够彻底明达此义,就更容易明白什么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了。

若一念觉,唯觉不灭。此不灭即不生,能离此生相,灭即见性亦,故名“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如果读者不那么明白,那就说明你的宿业在蒙蔽你的本觉,你的现业在滋扰你的本觉无法明见罢了。通俗点说你肯定心有东西,心有东西,你注定自在不了,更不可能出离生死轮回。但是,虽然你暂时看不明白,我们可以把层次再放低一点,一定让你现在就明白。

生灭灭已,就像知道波浪其实是幻化的不真实的,这个知道波浪是幻化的不真实的心才是最大的幻化和不真实。为什么?和波浪有什么关系?波浪自会说它自己是幻化的?生灭的吗?当然不能,是因为我们那颗能知道波浪幻化的心在幻现一切。若与此时当觉无住,就是生灭灭已哦!再譬如:当你饿的时候,你不可能了知饿的实相,而是能够进入饿幻现的感知状态。这个能够清晰感知饿的状态的这颗感知的心就是最大的饥饿。若无此心,感知荡然无存。这就是离此心相,感知不生。也就是生灭灭已哦!读者能够看到这样的密示,在中国佛教、中国唯识、西藏密宗,中国禅宗里是听闻不到的。为什么?不达庵摩罗故(第九识)、无成觉罗转轮故(第十识),缺少夜摩罗大逆转故(第十一识)。

生灭灭已,乞者鼎然再稍微密解一点:生灭,指的是能所。灭已,指的是双亡。能所双亡,就是生灭灭已。于能所双亡处,寂灭现前,就是真乐,即涅槃乐。涅槃,指的是根本觉,也就是寂灭、本体,寂性。这里的“乐”就是大自在性或大自在心或大自在智。如果你妄认涅槃为死,即落断灭,邪见亦。

以上对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的圆真密解全部密示完毕。目的是更好地深入禅定,如实打磨心智。而不是为了明白而去炫耀和卖弄,这是不对的。通达一切佛陀如实教义的目的就是正入修行,踏实禅定。


(0)

相关推荐

  • 何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真心是"空性",本具"寂灭相".从未出生,故永不断灭. 真心不触六尘,不与六尘境相应.而"言语","心性"却必然与&qu ...

  • 【合一课程116】什么是观照法警觉法觉知法?

    观照法或者说警觉法或者说觉知法是同一种有为方法而用了不同的名字来表达. 所谓观照法或者说警觉法或者说觉知法,说白了就是观照觉知自己的心念或说思维或说念头或说意识是否违道并把违道的心念思维转换为合道心念 ...

  •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 弟子规全文共1080字,360句,113段,讲的是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接人待物,修身治学的态度和礼仪.提出对孩子的言语.行为.举止.待人.接物详细的规范要求.弟子 ...

  • 《后浪》到底有多“浪”,很有温度中,不同年代的人怎么想

    <后浪>到底有多"浪", 很有温度中,不同年代的人怎么想 B站推出的<后浪>,很是好好地火了一把,且不只是在年轻人中,而是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中,都是波浪翻滚 ...

  • 伽摩迦悉(乞者鼎然)秘密开示:《杂阿含经》段世尊如实秘密示义

    伽摩迦悉(乞者鼎然)秘密开示:<杂阿含经>段世尊如实秘密示义 时.商主外道出家作是念.我以此意论问诸出家师.悉不能答.我今复欲求出家.为我今自有财宝.不如还家.服习五欲.复作是念.我今可往 ...

  • 鼎然密解:你所不知的快乐真相

    若人体多巴胺给我们制造了快乐是为了让我们产生上瘾从而陷入更大的迷幻,那么快乐就是魔王的微笑只是用来让我们沉迷其中好作控制.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快乐而不喜欢苦恼?为什么喜欢快乐的人总是沉浸其中?为什么我们 ...

  • 鼎然密解:错误的禅定修炼状态

    禅定,只是一种文字名称.既然是文字名称就不能凭借我们思想对它产生真实的观念.譬如:我们会错误地认为禅定就是打坐.禅定就是静坐.禅定就是智慧.禅定就是解脱.禅定就是自在,禅定就是不二...甚至认为禅定世 ...

  • ~雪禅子~密示六入的修证

    世界如何呈现?我说从自身呈现.我们之所以认知物质是有形态的.色彩的.变化的,运动的甚至静止的都来自眼睛面对外在彼此合和而成即眼识的作用.于是,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物质就呈现了.然而,仅仅有物质的呈现仍然 ...

  • 乞者鼎然美篇:当你老了,你后悔的是什么?2018.3.12

    老,是岁月遗留下来的一把无情的刀,慢慢割截着你让你没了气力支离破碎般的梦不再点燃. 当你老时,后悔年轻过于激昂时常冲动没有理性凭感觉做事自信十足以至失去很多本来可以得到的美好生活,到如今仍旧穷困潦倒后 ...

  • 流光溢彩的佛性(乞者鼎然)

    美丽从不伪装,因为不伪装所以显得真实又那么短暂,就像绽放的花朵清香般的诱人,让人不忍心折断但又宠宠欲动爱恋难舍. 身处如此妖娆的世间,我们的确醉了,醉的很难醒来,即便醒来也难以适应清醒后的孤独.然,无 ...

  • 乞者鼎然2017.7.5对答录

    问:鼎然师父,为啥说"修行切忌用功"? 鼎答:严格来说修行多此一举,因本有本真.然而众生心妄不灭,所以不得以才"修行".修行若急力用功,不离贪爱.贪於解脱,爱於 ...

  • 人生总有失落时(乞者鼎然)

    油菜花很美但总有凋零之时.梦境有时候很奔放但总有醒来之时,相互挚爱的彼此也有最终离开之时.生在这个世界没有完美获取的永恒快乐,只有无常作用中的生死流相.你和我乃至她都是一样,若看清这一点我们活着的包袱 ...

  • 惊世之作:揭秘一切外道所言“如来藏”为虚诳之说(乞者鼎然)

    佛不说如来藏,为啥不说?言说即言说者,文字即文字者悉皆不实所以不说不是不说.不是不说缘於一切外道计着空有不能安止所以要说,令一切外道熄灭心妄. 如来藏为不实妄想所生所以不说,为啥是不实妄想所生?因为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