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不可忽视的抗癌好药!
选取了两位名医的文章,旨在说明:人参是不可忽视的抗癌要药。
消化道肿瘤临证传奇(节选)
我最初写的抗癌论文就是《人参抗癌论》。当时写的最早的那个《人参抗癌论》,我们四医大癌症俱乐部内部期刊上登的,《陕西卫生报》把它分两期连载。那么《人参抗癌论》,用人参去抗癌,为什么?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国内研究抗癌并不用人参,而用党参来代替,用太子参来代替,用西洋参来代替,为什么不用人参呢?说人参热,我问:人参热,那干姜、桂枝、生姜不就是用这些偏热的性质来治病吗?和它们比起来,人参不见得比它们还热。
从前,就有人把人参都改成党参,就是把人参用党参来代替了,代替的结果就是这个。而人参才是真真正正的抗癌药物。我给你举个例子,你看“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就是用人参。
明末清初的张璐《张氏医通》就是用人参治疗乳腺癌治好了;唐代有一个军医叫李绛也是用人参把胃癌治好了,也是很具体的。更主要的是,这是我的治学方法,为什么?因为人参是主要药物,它不但是将帅级的药物,更主要它是集扶正祛邪于一身,补而不滞。既能扶正也能去邪的药,没有第二个,只有它。为什么?白虎加人参汤,烧到那个程度了,人参可以用。人参败毒散,也是传染病,烧到那个程度了,人参可以用。我们经常用小柴胡汤来治疗发热,小柴胡汤就是用人参。所以我当时就推测出,人参能够扶正,而没有敛邪的顾虑。
那么,有没有反证呢?黄芪就是,黄芪扶正是扶正,敛邪也敛邪。我举一个例子,《伤寒论》的方没有黄芪,为什么?《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因为有杂病吗?《伤寒论》多半是有外邪,急性的。你看是不是?而且,你看我不用黄芪,我讲的很少是用黄芪,利水多数采用,非用不可,没问题。我刚才讲的利水的时候用,因为这个时期必须用黄芪,在古人治疮疡后期的时候,也是黄芪,早期人参、晚期黄芪,疮疡破溃了,收口的时候才用,托法,直到后面才用。
人参不是,人参直接用,这样看黄芪是可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所以,它容易引起癌变,或促进癌症转移。它不像人参那样左右逢源。所以人参被我们国家研究出了新型的药物,叫参一胶囊,治疗肿瘤,是我们国家有知识产权的药物中为数不多的一类药物。我们国家好多药都是仿制的。除了青蒿素可能就是参一胶囊了,因为国家一类药是单一的成分,成分明确,作用明确,一天的话四五十块钱,现在这市场上有,能提高疗效10%。
我说我不用这个胶囊,我就开人参,人参的抗癌成分参一胶囊里只有一种成分,其实还有好多有效的抗癌成分。我们中医就是中医,我们学的时候,看的时候,可以参考。
治癌用参
人参为著名的补药,我国的古代医籍《神农本草经》称本品“主补五脏……除邪气……久服则轻身延年”历代本草著作亦一致推崇本品的扶正作用。
作者遵循古人“扶正祛邪”和“养正积自除”的观点,选择临床上一些不宜手术或手术后有转移的癌症病例,以人参为主药,进行治疗观察。发现人参虽然不能治愈癌症,但在一定时期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期,尤其是在配合西药的化疗或放疗时,能减少其毒副反应,提高疗效。
癌症病人常见消瘦、乏力、面色萎黄及精神不振,说明癌症消耗人体的元气非常厉害。人参为扶持元气的要药,清·汪讱庵曾在《本草备要》中誉人参“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
据临床观察,癌症病人服用人参半月左右,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好转、食欲增进,其他症状亦可相应得到改善。对手术后元气亏损,人参能使患者得到较快康复。更加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人参能防止癌症病人在放疗或化疗过程中所发生的血白细胞减少。
作者曾有目的地观察了14例恶性肿瘤患者,肝癌、食道癌、肠癌各2例,胃癌6例,胰腺癌、淋巴肉瘤各1例,其中用化疗者13例,放疗加化疗者1例。观察结果表明,凡因放疗或化疗而产生的血白细胞减少患者,用人参后血白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一般可保持在4500/立方毫米以上。另据观察,在进行化疗的同时,如服用人参不仅可以防止血白细胞减少,还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所引起的消化道和神经方面的症状。
笔者认为,白细胞为人体血液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归属于中医的“营血”范畴。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生血之源。人参为补益脾胃元气之要药,脾胃之元气充沛,能使水谷之精微变化为“营血”,故人参提升血白细胞的作用,可能即基于人参的补益脾胃元气之功能。
人参有红参、白参之分,其性味虽有甘温与甘平之别,但其扶正作用基本相同,可按患者的脉证而分别选用。用量一般为每日5~15克,可根据病情的需要决定。在配合西药化疗或放疗期间,人参应多用;间歇期人参可以减量。
笔者在临床常采用人参含服,即把人参切成小块,分多次置病人口中含咽其汁,含至人参软化时,嚼碎吞下。
笔者经验人参含服的功效高于煎汤服。众所周知,人参的主要作用在于“气”和“味”。人参之根,质较坚,煎煮时间少,其味不易全出,煎煮时间过长,其“气”大都蒸发,故其效用不如以含服为佳。如病情较重,人参之用量需较多,不能全部含服者,亦可煎服一部分。
庐山青年·中医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