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真正目的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最为残酷的夺嫡之争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八王夺嫡,但实际上,康熙年间的八王夺嫡和唐初时期的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玄武门之变这是李世民的夺位之战,李世民在上朝时伏兵于玄武门,等李建成和李元吉来了之后,直接手起刀落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便把两个兄弟给咔嚓了,李世民自此成为了唐朝的太宗皇帝。那么对于玄武门之变大众有哪些常识性的历史错误认知呢?

首先,李世民并不是伏兵在玄武门,而是伏兵于临湖殿。这是临湖殿是个什么殿呢?简单来说就是当时唐高祖李渊的临时办公室,是一个靠着后宫的湖殿,这里离上班的地方很近,也离后宫龙床很近,从而李渊经常在这里办公,一方面可快速享受人间快活,另一方面又不耽误工作,是个一举两得的地方。

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钦天监夜观星象给了李渊说了五个字“太白见秦分”,说明了金星出现在了秦的分野。

李渊当时立马就一阵联想,这李世民被封为了秦王,说明李世民要当天子。所以心头立马一怒,毕竟自己还没有下班,李世民就想着要上班,况且自己定的接班人是李建成,难道李世民是要造反。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宫廷政变。它严重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对于这次政变,史学家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到底这次政变是什么性质,它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真相呢?

第一,太子李建成党。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又被封为太子,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不出错,多立功。

不过,他多了一个能干的弟弟李世民。李世民功高盖主,形成了一个新的利益集团。于是李建成有了危机感。代表不同利益的两大派迟早得有个了断。

但是,做为太子的李建成不好明目张胆的诛杀李世民。只有慢慢的削弱他的实力。这反而给李世民一招制胜的机会。

第二,秦王李世民党。李世民是李渊次子,皇位的第二继承人。有太子在,他永远也别想做皇帝。

不过他的幕僚可不这么想,他们在征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绝对不甘心只做个秦王府的家将。政变的核心发起者就是其中的长孙无忌、尉迟恭、张公谨等。不管李建成动不动手,他们肯定是会出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第三,齐王李元吉党。李元吉是老三,怎么说皇位也轮不到他。不过他真敢想,他的目标就是做皇帝。原因:当时李世民势力那么大,李元吉要是想当个藩王很简单,直接投靠李世民,或者什么都不管就可以做到了,他何必去参和太子之争呢?除非,他有野心!他的步奏很清晰:先除掉势力庞大的李世民,再除掉李建成或者等李建成驾崩后以皇太弟的身份继位。

第四,唐高祖李渊。对于李渊来说,传谁都一样,最重要的是权力平衡。这是帝王常用之术。

从他的所做所为就看得出来:他让李建成主内(朝政),李世民主外(军事)。

后来看到李世民权力过大,于是想把军权转交一部分给李建成(调尉迟恭、程咬金、段志玄、秦叔宝归李建成节制)。这下捅了马蜂窝。秦王党随后发动政变。

从后来李渊迅速退位可以看出,他是心虚的。

李渊把李世民给叫来问话,想着如果李世民说不清楚这件事,那么就卸了兵权把他软禁起来!李世民入了宫被问懵掉了,说他不想当皇帝吧!可是军功都在那儿,不当皇帝好像真的有点过分,但要说想当皇帝吧,李渊这明显不好直说。

所以李世民用了一招乾坤大挪移,直接说出了李建成和他爹李渊妃子私通一事,这个事情其实李世民早就得到了消息,但一直没有说,当作是一个筹码藏在心里,当下正好用上了。

李渊对于前朝怎么亡的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当年隋炀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和他爹的妃子私通过,所以有人就断定隋朝会亡于杨广。

李渊听到李世民说李建成和自己的妃子有染,当下一惊,难道隋朝的悲剧要在唐朝重演?

李渊心里一惊同时也大怒,责令三兄弟明天一早入宫对峙,彻底解决接班人这件事!

那么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为何会伏兵于李渊的临时办公室呢?因为实际上,李世民的目标根本不是太子李建成,他采取的是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那就是控制当时的皇帝李渊。因为李世民非常清楚,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势力来自于李渊,只要控制了李渊,那么这两人根本没有和自己争夺的力量。并且李建成只是一个挂名太子,论兵权势力根本不是李世民的对手,所以要说李世民抢了李建成的皇位,还不如说这皇位是从李渊手里抢来的。

所以当时李世民选择了伏兵临湖殿,在控制李渊的过程中肯定是和皇宫禁卫经历了一场厮杀,虽然史书上没有写这一段,但身为皇帝的李渊肯定是有很多忠心耿耿的保镖,可以想象到这些保镖最终都成为了这场宫廷之乱的陪葬者。而中间过程不管多么残酷,但李世民最终赶在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来之前控制了临湖殿,也控制住了李渊。所以史书中才记载,李建成来到临湖殿时发现不对劲,书中写下了六个字“至临湖殿觉变”。

李建成察觉不对劲于是立马想跑,结果也只是跑到了玄武门,最终还是被自己的弟弟给咔嚓掉了。

那么史书为什么只记录玄武门咔嚓李建成,而不详细写李渊被控制、被软禁呢?这是因为子囚父这种事真的不好写。那么李建成为什么会这么轻易命陨玄武门呢?李世民是大唐军神不假,在外嫡系将领很多,但也是在外。

在皇城之中,李建成作为太子盘踞着很多势力,再加上齐王李元吉也是李建成的支持者,如果硬拼李世民赢面并不大,所以李世民以控制李渊作为诱饵来围杀李建成。

李建成在皇宫之中有很多耳目,原本皇宫之中生了事端他会得到消息,但由于李世民掐着时间发动了宫廷之乱控制李渊,从而消息并没有迅速传递给李建成。

再加上玄武门的守将常何是李建成自己的人,这个常何原本是李世民的部下,但后来被李建成收买了,李建成对常何非常放心,有他驻守玄武门,李建成自然放心大胆入玄武门,但到了临湖殿才发现问题,想要逃时才发现根本打不出玄武门,而更加悲剧的是,在玄武门之外他自己的兵马和李元吉的兵马也打不进来。

因为常何不止把门给关上了,还下令守城军死守玄武门,不让人进来也不让人出去。

史书中记载,李世民发动这场玄武门之变时只带了九个人入宫,这九个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等人。

当然,史书也说了慌,这九人虽然是李世民麾下最强天团,但这些人就算能击败李建成带入皇宫的二十几号人,但想要很快击杀李渊上百号的保镖,这稍微有点夸大!

玄武门兵变的事情,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夺嫡之争,康熙年间的八王夺嫡,跟这个比起来,就太小儿科了。

说起这个玄武门兵变,是李世民夺位,在上朝的时候,伏兵于玄武门,等李建成李元吉来了之后,咔咔咔把一兄一弟给弄死了,李世民就此当上了皇帝。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其实,故事的背后远比这精彩,我这里就讲几个玄武门事变中,大家不知道的事情。

伏兵并不在玄武门

玄武门兵变,是不是李世民伏兵在玄武门呢?不是的,李世民的伏兵在临湖殿。这是什么殿呢?

这是唐高祖李渊的临时办公室,,靠着后宫的一个湖。

头天,观星的发现“太白见秦分”,金星出现在秦的分野。李世民封秦王,这代表着李世民要当天子。李渊一听,当然大怒,老子还没退休,你就要顶我的岗了?而且我的太子是李建成啊。于是,把李世民叫过来质问。答不好,就要幽禁李世民。

这时候,李世民只好转移视线,抛出了李建成跟爹地李渊妃子私通的事情。这个严重啦,要知道,当年的杨广就跟杨坚的妃子私通过,隋朝的悲剧还要在唐朝上演?

李渊大怒之下,下令三兄弟明天到这里集合,大家对质,彻底解决诸王之争。那李世民为什么要伏兵于此呢?这就是另一个秘密。

李世民的第一目标不是李建成李元吉,而是李渊

李世民发动兵变,第一目标并不是杀掉自己的竞争者李建成或者李元吉,他采取了更为直接,更有效的方法,控制李渊。

李建成李元吉的能力都来自李渊,只要控制了李渊,这两人就不在话下。李世民的皇位是从父亲手里抢来的,而不是从李建成手里抢的。

所以,李世民是伏兵于临湖殿,控制了李渊,然后用一条船把李渊载到了船上。这其中,必然经历过血战,不过,唐朝的史书没有记录。只有一些零星线索,史书记载,李建成从玄武门进来后,是“至临湖殿觉变”,到了这个殿,才发现出大事了,然后逃跑的过程中,在玄武门被杀。为什么只记玄武门杀李建成,不写李渊被抓呢,当然是囚父这种事没办法写。

第三,为什么突出玄武门呢?有一个原因就是李建成的属下逃出来后,跑到太子府跟齐王府搬救兵,两人手下各有不少兵马,集结了两千多人。如果这两千人杀到,李世民必死无疑,可是,李世民收买的一个暗线发挥了作用,这个人叫常何,原本是李世民的部将,后面,被李建成收买了过去,据说收买常何这个溲主意还是魏征出的。

因为玄武门守将常何是自己人,所以李建成才大胆的带着一二十人进了宫,走到临湖殿才发现问题。往回逃之后,玄武门出不去了,外面太子齐王的兵马也打不进来。常何把门关上了。

李建成为了扩张势力,拉拢李世民天策府的人,大部分人当然没去,但李世民暗中将常何安排到了李建成的阵营。

最后,史书记载,李世民是带着九人入宫,号称最牛夺位天团。里面有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

其实远不止这些人啦,九个人又不是兰博,打得赢太子的二十来人,怎么打得过李渊的数百宿卫兵马?所以,这个记录也是修改过的,李世民是倾巢而出,孤注一掷,起码是数十人。这就是玄武门当天一些秘事。史书没有写出来,都是为了李世民的面子重要啦。

所以李世民发动这场夺位之战肯定是倾巢而出的,除了秦叔宝这样不愿意去的将领,府兵肯定全部都拉到了皇宫,少说也有好几十人,毕竟这是孤注一掷的事情,胜负就看这把,自然不会保留什么实力。

这些都是玄武门事变的一些秘密,史书没有写出来,当然是未来照顾李世民的面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