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怎样教学翻译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培训资料11
翻译文是大学语文应有之义,重开大学语文课的第一种教材,1981年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开始没有外国文学部分,1982年,根据使用学校的意见,又出版了“补充教材”,增加了外国文学部分。此后,大学语文教材要有外国文学成了常态,笔者曾统计过184种大学语文教材,含有外国文学内容的有141种,没有的仅43种。
1981年版大学语文教材
但是,母语教材里有“外国文学”,在逻辑上似乎是不通的,合乎逻辑的说法应该是“翻译文学”,外国文学经过我们母语的翻译进入我们教材。又有一个问题,进入教材的不仅是翻译文学,还有非文学的部分,这是语文教材和文学教材不同的地方,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翻译文”。
“翻译文”里既有文学作品又有非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区别对待。翻译文学,其实和中国文学无异,除了文学专业需要系统研究外国文学史、外国文论之类的背景资料,大学语文就当是一般文学作品看,教材选篇就选在翻译上做到“归化”的作品——翻译可以分为“洋化”和“归化”两种,“归化”,也就是把外国文学译得像中国文学,爱读外国诗歌、外国小说的同学自己就会读,这属于“习得”的范畴,不必列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非文学类的作品,尤其是那些科学类的、政论类的,也非常重要,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说,甚至更加重要,因为那些作品中那种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严密的语法系统、严整的长句子(所谓欧化句式),正是我们传统语言所缺乏的,我们在翻译中要不同于“归化”的方法,而采用尽量保留原有语言特点的“洋化”方法,以改善我们的母语。前面我们一直说,现代汉语的三大来源有古代汉语、现代口语和外来语,这个“外来语”主要就通过这类“洋化”的翻译作品来实现。
鲁迅先生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他宁可采用“上了走向那大而黑暗的都市即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艰难的路”这样冗长而且费解的译法,而不用“上了艰难的路,这路是走向大而黑暗的都市去的,而这都市是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这样的短句,就是要给中国引进这种“洋化”的句式。
一个“洋化”的鲁迅先生
鲁迅这个例子也还是文学的,更恰当的例子要找非文学作品。中学语文有一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我们应该都知道的,里面就有这样一个复杂的句子: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有一次一个在中学语文界颇有名气的教师上公开课讲这篇课文,他把重点放在思想内容分析,完全讲成了一堂政治课,而对于语言的处理则非常草率,不是引导学生熟悉那种严谨的欧式长句,而是轻率批评译者的文笔不好,接着他尝试自己来作“归化”的翻译,并认为这样翻译更加通俗易懂。这时有同学提出了异议,说:“老师您的翻译虽然很通俗,但可能已经不是恩格斯的作品,而是您的作品了。”这个同学实在是厉害,一下就抓住翻译的关键,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不容易做到这一点,按理说这个教师应该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高兴,不料这位教师却固执己见,根本听不进学生的意见(也可能是在公开课上面子下不去),最后竟不无调侃地说:“如果这位同学今后能够从事英文翻译,希望你能够重新翻译这篇演说,你的译文一定是最漂亮的!”引得学生哄堂大笑。
在中学里这样教学翻译课文的,恐怕还很普遍,因为现场专家点评说,这堂公开课非常成功。当然这篇课文不太好讲,有一年高考语文卷就有这一段话的语法分析题,最终发现命题专家都搞错了,把这段话当成多重复句,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复杂单句,它的宾语有一个同位的展开部分。这说明我们中国人对这样复杂的句式还是比较隔膜,所以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我们教材曾经选入过一篇鲁迅译的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课文开头一句:
“有如铁和石相击的地方就迸出火花,奔流给磐石挡住了的地方那飞沫就现出虹采一样,两种的力一冲突,于是美丽的绚烂的人生的万花镜,生活的种种相就展开来了。”
在主语“两种的力一冲突”前面加上“有如铁和石相击的地方就迸出火花”,“奔流给磐石挡住了的地方那飞沫就现出虹采一样”这样长的两个修饰语,初读可能有点别扭,但是学生必须多接触这样的句子,然后才有可能阅读更加严密的文字,自己也才可能写作比较严谨的文章。
再讲一下这类课文的教学。既然是语言学习,教学的重点便不在分析课文,譬如科学类的课文,重点并不在科普知识,政论类的课文,重点也不在政治思想,而要是引导学生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研读原文。
有一种大学语文教材节选了《共产党宣言》,这是可以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政论语言是非常具有特点的,我们从中既可以学到那种表达严谨的欧式句法,又能体会到那充满革命激情同时不乏幽默的语言风格,曾读过《共产党宣言》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论文第一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仅此一句,带给我们的语言冲击是有多么巨大!汉译《共产党宣言》曾经对中国现代汉语、尤其是现代政治语言发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到了今天,要想学习最好的政治语言,我们仍应不断回到《共产党宣言》等一批经典译本上来。
但是那个大学语文教材并没有往这方面引导,而是放在了课文内容上,其“研习与思考”的三个题:
(1)本文分析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同时指明了它的落后性、反动性和保守性,理解作者称共产主义为“幽灵”的深刻含义。
(2)《宣言》指出“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结合你所知道的共产主义运动史,解释这一目标为什么还没有完全实现。
(3)本文中知识分子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是缺失的,谈谈你对这种缺失的看法。
这实际上已不是语文课,而是国际政治或政治思想史之类的课了,不要说学生不容易回答,语文老师也未必讲得清楚。
我曾经尝试在《苦闷的象征》一课采用不同的思考练习设计:
1.仔细阅读课文,体会鲁迅的“硬译”风格。
2.细读《苦闷的象征》第一句,划出句子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说说前面两个修饰语段的作用。
3.自己再从课文中找出几个这样的长句子,并试做分析。
我们教材目前还缺少这一类课文,但我们教材是一个开放性教材,还会不断完善,欢迎老师们在使用中不断提出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