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第28讲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上一讲作业,你做“的”了吗?
“的”是很容易做的,当你做了“的”以后,你会发现,你的起句就会提到一个很高的档次。“的”要放在哪个位置?对,在起句的第一分句。上一讲,我们讲了“起”,“兴起”在先秦出现的情况,阐述了西汉枚乘为什么把起承两字放进起承转合的原因。前面我们在讲起承转合该如何去写的时候,讲到了承句的扩展扩张、承上启下的功能,具体的要求,又是怎样的呢?枚乘为什么用“承”这个字,而不用其他字,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在前面讲好“起”的基础上,我们就继续讲“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事实,就是当我们去查“承”字的时候,会告诉你,“承”有“接”的意思,因为有“承接”,“承”有“认”的意思,因为有“承认”,“承”有“诺”的意思,因为有“承诺”。我们查来查去,得到的答案,无一不是跟“承”搭在一起的另外一个字的含义,而“承”字本身的含义,却很模糊,很不清晰。试想一下: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如果作者本人对字义都不是很清楚,那我们如何能指望读者能看清楚,看明白,又如何能指望自己的作品的质量得到提高呢?所以,我们在写作之前,必须自己先把字的本来意思弄清楚。先看截图:
甲骨文金文说文六书通
承,该字从字型上来看,六书通和说文小篆体里,可以看得清楚,下面是手。手,无论是朝上朝下朝左朝右都是用力的意思。承,小篆和六书通里,中间有三只手的特征比较明显。甲骨文和金文中只有两只手,我们今天所看见的,中间部分就是手,而不是“丰”。我们看截图,手上面像是一只鸟(韵典里解释说是上面部分是一个跪着的人,甲骨文字形里还有各种兽形的),跟印章的“印”的右半部分一样,鸟是什么意思?鸟,表示的是一种权力,跟印章的印一样。印,令,领,命,都带有一个鸟形,印章,古时候只有官印,不像现在一样,谁都可以有印章,当时,印章就表示一种职位,本身就是一种权利的象征。我们知道,原始部落,不管是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族,非洲、西亚、欧洲和北美的印第安人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很多图片上都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披着鸟的羽毛,头上装饰鸟的羽毛,这些都是为了显示权利和权威的不同,这样的装束在古代的时候,都是很正常的,鸟在上面,表示权力,这个权力,需要下面的有力托举,这就是为什么鸟下面有手的原因,正如《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所阐述的承字含义一样,承,是需要起的“足”。庄子的意思是说先立足,才可以承。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庄子对承字的释义。因此,承这个字,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庄子,以至于庄子需要阐述其义。
若不足,就不可以承。所以,前面的起句要足,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的”和“兴起”,所以,再一次的证明,起句和承句并不是很随便的两个句子,如果不符合要求,那就只是两个简单的句子,并不一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起句和承句。承,表示的是一种足的条件下的有力,起句要足,承句要有力,不然就无法承担撑起这座桥梁的力量。“承”字,中间的为手,左右两边也是手,都是有力的表现。正因为这样,我们在第一讲学习过的“的”才是必要的,因为“的”是继承而来的,是一种共识,是一种客观,是无法改变的。这样的起句,有这样的“的”,才称得上“足”。
除了有力的托举以外,承字下面的双手,还表示接受上面鸟的旨意,这种接受,是无条件的接受,是一种非服从不可的接受,是一种没有选择权的接受。所以承句只能在起句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就是承句如果不是在起句的基础上,哪怕它写的再好,也是失败,这就是我们在初2年级第4讲说的是衔接性,我们当时把它叫做“衔接性”,只是为了大家理解起来更方便,掌握起来更容易。承就是接受上面的旨意,显然,鸟才是在上面的,手是在下面的。上为尊,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茶,上茶,座,请上座,读文章也是从上到下。鸟在上,下面的手,表示了一定的力量,这就意味着,这些手,都是有一定权力的,尽管可能不是最大的权力,如天子那么大的权力,但权力是肯定拥有的。如果没有力,想托也就不住。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拥有承的资格,承,在承受的基础上,还需要向下传达,所以,承,也就是一种扩展和扩张,是为了在起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也是为了螺旋式上升。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承,本身就是一种支撑,而同时又是一种身份、一种荣誉、一种职责,当然也是一定地位的直接反映。那么天子要不要服从和支撑呢?当然要,但是天子,是天的儿子,是代表上天在统治国家,所以,他就不必服从别人了,天子所要服从和支撑的就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正是因为承字具有了上述含义,枚乘才使用了“承”字而没有使用别的字来表达和代表承句。承,就是一个从上面接受和向下面传达的意思。表示了一定的身份和地位,涉及到的物,相对来说是比较正式的、比较重要的,远非只要词性相对、平仄相对就可以对付过去的。
从“承”字的左中右和上面的四个零件结构来看,这是一个时间上相对较迟出现的复合字。由四个部分组成,非单一字型。显然,这是在历史进程中而形成的。当一个统治机构扩大到了一定程度,承这样的功能就会出现。比如,从较小的部落到部落联盟,随着群体的扩大,从而需要从上至下的传达,承就担负起了这样的功能。
如同“起”字一样,枚乘把“承”字放进起承转合中来表示第二韵句,没有疑问,是符合“承”字的特征的。不仅符合“承”字之本义,且根据其本义,更能准确地阐述诗的起承转合,以便于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最后使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枚乘在起承转合“起”这个字的选择上,可谓非常严谨,以至于时隔两千多年,还没有任何人怀疑和取代他,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承”字,从其义,在律诗中(亦包括唐朝之前的历史时期的诗)的要求,首先是(两只手)接受起句(鸟)的旨意,这个接受必须是无条件的,是服从性,只有彻底完整的接受与服从,才能更准确地向下(转)传达。
起,决不是孤独的,因为它有众手(承)托举着,起句也不会担心由起而兴在承句的时候会遇上终结者。因为承已经规定了对起的必须服从性和接受性。接受之后,还要无条件向下更为广泛的传达。我们今天的排版习惯是从左至右的横排,漫漫5000年历史长河中,包括甲骨文在内,99%的时间里,字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排列的。
从承字的字义及在起承转合中的实际使用来讲,这就要求起句必须给承句创造足够的条件去承。正如庄子所言“若不足而不承”。起句之不足,就属于先天性的缺陷或残疾,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承句无法去承。要在起句短短的十个字内达到“足”的条件,若非字字珠玉,实难完成。这样,不仅起的本身要求就细致,同时,为了达到“足”而使承句能承,要求就更严格。
那么起句在足了的情况下,接下来就是承句要实现承句的功能了。我们在初2年级就讲到了承接有两个功能,一个承上,一个启下,这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是不能脱离中心的,这就好比我们地方政府在传达中央的指示的时候,无论怎么改变也不能违背其主要宗旨一样,仍然来看前面的例诗: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例1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例2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例3
从例1来看,岭北-沿溯-回征棹-非便习,巴东-风波-故人-厌苦辛,这些起句和转句之间的物象,并没有因为承句隔在中间而失去关联,这就是承句做的好的表现,说明起句通过承句到达转句的时候,其宗旨并没有改变,换句话讲,起句和转句并没有因为承句的隔开而脱离中心。
例2也是一样的,余是-云海-乘槎客-泛瓯闽,君为-风潮-失路人-泊岛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本诗的起句和转句之间的关联并没有因为中间隔了一个承句而变得不明显或不存在,相反,这种关联是一目了然的,这是因为承字的字义所决定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说明的是:这个关联,指物的关联,而不是主观的关联。
例3中,故人-开筵-具鸡黍-面场圃,邀我-把酒-至田家-话桑麻,同样符合我们今天所讲的承,相信大家也不难看出。
我们在网络和现实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起句与转句在物这个方面,关联度不够,比比皆是,拿掉承句,起句和承句的关联不紧密,这就是败笔。如果是彻底、完全的没有任何的关联,这种情况,就连失败也谈不上,简单的讲,就是“出律”,因为,错得离谱,没有评的价值。如果一首作品,连起承转合这个基本的骨架也没有了,只能是出律。因此,大家从今天开始就一定要加倍注意。
不要去和别人比作品的优劣,自己和自己比,有提高就是优,有进步就是优。下降就是劣,退步就是劣。只有这样,与唐诗的距离,才会一点一滴缩短,无论缩短多少,都是在缩短,都是在接近唐诗。唐诗是一流的,从一流学二流,从末流学不入流。
今天我们讲解的承,是弥纶全篇的关键所在。什么叫弥纶呢?《易经》中写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弥纶,指的是在写诗之前,对整首作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准备。这就要求,承句及其前后,决不可随意为之,必须在下笔之前,站在全篇的角度去思考。首先就是韵字,因为韵字在诗中的突出性和重要性,如果不预先思考,临时随手而凑,甚至是勉强凑上,更糟糕的是勉强也谈不上,这样的作品,结果只能与失败划等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初级年级以来的所有讲义中都要求大家在写作律诗之前先选韵部和韵字的原因。
作为唐诗的学习者,我们大家都一样,只能老老实实的学习。《平水韵》中的30个韵部,要全部一下子熟悉,谁也没这本事,只能一个韵部一个韵部的练习,最后才有可能达到对30个韵部的熟悉。因此,要熟悉韵部,正确的方法是就一个韵部,反复押韵,在练习阶段,不需要一会押这个韵,一会押那个韵。如果一个学期的作业总是押一个韵部,在作业外另押一个韵部。整个《平水韵》,某个韵部常见的韵字,早就熟悉了。
如果连韵字也不熟悉,距离弥纶当然就很遥远,当然就更谈不上“与天地准”呢。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结果就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种东西,虚假成分比比皆是,根本就完全不符合诗言正、诗言志,属于风马牛不相及。
承,并不复杂。感觉复杂,是因为对承的全部含义,不太了解,甚至今天之前在承的完整性方面的接触,几乎非常少或没有。而实际上,承,非常简单,丝毫不复杂,了解很容易,理解更容易,掌握同样容易。按照承,写上几首作品,大家与承的关系自然就融洽,相互自然就熟悉,大家只要自己动手试试就会明白的。
本讲提纲:承
1、若不足则不承
2、承句的承上启下功能
3、韵字的预先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