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红楼梦(5) | 顺治爷出家始末

【写在前面】

“顺治出家”,是清宫四大悬案之一,至今没办法一一破解,其他三案不在此期研究红楼梦的范畴之内,以后有机会给大家讲一讲。在顺治17年的8月19日,董鄂妃去世,顺治福临那个伤心啊,比皇后死了都难过。悲痛之余,一激动,真的给追封皇后,为什么死了之后加上这样的谥号,册封皇后呢?这与我要破解的红楼梦一说,有没有直接的联系?

顺治出家到底是个人行为还是宫廷的政治行为,尤其是在野史上争议很大,但奇怪的是,正史里很少对这件事展开讨论,这就显得很奇怪了。
顺着上一讲继续说,董鄂妃也就是董小宛来到孝庄太后身边侍奉,被福临一下子看中,纳为贵妃,给顺治爷生下两个孩子,其中之一,就是后来的康熙玄烨。
咦?不对呀,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都知道,玄烨的额娘不是孝康章皇后吗?怎么会是董小宛所生呢?这一切都要拜孝庄太后所赐。
虽说董小宛冰清玉洁、满腹诗文,活生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行走的文学博物院,但她的秦淮河卖艺不卖身的艺术家身份,依然被清廷高层所诟病,尤其是孝庄太后。没错,按照既定策略,血统经过了改良,相信玄烨这孩子经过汉族血统混了之后,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孝庄太后这位“遗传学”教授的先见之明。
可是,要是这事记录到正史里,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啊。满人不被汉人笑掉大牙?包括后来乾隆爷为汉人所生的双胞胎,深夜掉包,接着被方世玉发现秘密,陈家洛的红花会为反清复明奋斗终生。这一切的线索看来,清廷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正史里不能乱了套,野史里随你怎么说。
那么既然董鄂妃是董小宛,那么时间不对呀。历史上记载,董鄂妃卒于1660年,21岁,而董小宛卒于1651年,28岁。两个记载差距近十年,怎么解释?
只有一种解释能行得通,董鄂妃没有死,而是董小宛在神秘人物的帮助之下,逃回了如皋。而在1651年,得到假情报,董小宛命丧皇宫的时候,含泪写了《影梅庵忆语》(《红楼梦》里的姊妹篇叫《芙蓉女儿诔》),并且在水绘园给小宛立了衣冠冢。
当1660年,董小宛逃回如皋的时候,已经身怀六甲,据推测,肚子里的孩子正是溥畹,这个孩子是1661年所生,字兰谷,冒辟疆既没有认为儿子,也没有收为干儿子,而是收于门下,成为他的徒弟,复社最小的成员。
在前文中,我提到过,袭人与香菱与黛玉一样,均是董小宛的书中形象。香菱于3岁被拐子拐卖,甄士隐从此家道衰落,她一切的经历,与董小宛被掳清宫,异曲同工。
写到黛玉的有这么一句: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而香菱的判词是: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二人的画文正好吻合,莫不是意思说董小宛生了两个儿子,最后香魂回到如皋了?如果这个推测是对的话,还有意外的收获,那么关于顺治爷的出家悬案,与《红楼梦》的成书联系在一起,说不定一同可以破解。
至于董小宛是怎么从清宫跑出来的,在本节中不太关键,卖个关子,再过两节左右再来详细说说。
话说董小宛出逃,内部知道的人,其实不太多。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嫔妃擅自离宫,而是汉满两股势力上演的“延禧攻略”。
顺治深爱着董鄂妃,他跑去孝庄那边诉苦,连续问了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不肯接受她?你们为什么把孩子非说不是她生的?你们为什么逼的我走投无路?你们到底要干嘛?
孝庄非常生气,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儿子,到头来跟自己对着干,为了一个江南的女艺人,竟然不顾满人的礼节。
可是生气归生气,这董小宛身怀六甲跑了,可不行啊,这要是被复社那帮人得手,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
孝庄眼珠子一转,生了一计,把思路告诉了福临。福临有些不情愿,还是想着只身一人去如皋找自己心爱的女人。孝庄摇了摇头,你要是去找,只能换个身份,不能以皇帝的身份。
福临问,换个什么身份?
——你出家吧,当个和尚,自己去找。——皇帝的位子怎么办?——我自有定夺。
原来,孝庄太后已经谋划完毕,让小玄烨继承顺治的位置,那么南明遗老、郑成功家族、复社东林党们即使手上有董鄂妃(董小宛),也是一招死棋,奈何清廷不得。
福临大喜,同意了孝庄太后。接着后面的故事,正史里都有。《康熙王朝》里更清楚,于1661年,福临出家当了和尚,最终病逝。清廷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一切写的很完美、很感人、很圆满。
只不过,福临去了哪里了呢?据如皋的定慧寺资料显示,福临于1664年,化名前往如皋,找寻他心爱的女人。
从1661年到1664年,中间间隔了接近四年,这四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刚说到的定慧寺,不仅仅如皋有,北京也有一个定慧寺,是谁立的呢?正是康熙爷,寺庙里至今还有玄烨的手书五块,其中那一块:“慈云广覆”。

如皋正史记载,定慧寺的溥畹(也就是后来董小宛于1661年所生的儿子,玄烨的亲兄弟)。1702年,溥畹去北京成了康熙的“御前讲经”,他在皇宫为皇室成员讲经、注经。(脂砚斋中有许多批注,这里不提。)康熙1702年改北京寺庙为“定慧寺”,就和如皋的一样了,并题“慈云广覆”什么意思呢?严父慈母的意思。

至于溥畹有没有与康熙爷公开相认,就不为人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康熙爷一直心心念着的是母亲董小宛,这份母子亲情,义愤填膺的冒辟疆是无法接受的。

这里插一句,自从在下推论冒辟疆是《红楼梦》的亲手作者,那么脂砚斋是谁呢?会是董小宛吗?我觉得可能性最大的是溥畹,有一大把论据,接下来慢慢说。

董小宛大着肚子跑回了如皋,冒辟疆可是喜出望外,这个时候他的状态也不是太好。一直不知道心爱的女人生死,家里人被满人杀了不少,每天忙着反清复明,经常还要和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家族通气,以获取最新的战斗策略。
小宛见了老情人,也是泪如如下,这几年一别,生死两茫茫。她的内心一直装着江南如皋,一直装着这位大才子,要不然不会告别清宫舒适的生活,历经磨难,逃了回来。
此后数年间,在前两篇文章里,都有提及,水绘园里经常组织全国性的文人聚会,期间有不少的诗文留存,董小宛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整理成册,这些诗文成为了后来冒辟疆撰写《红楼梦》重要的文字线索和基础,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董小宛也是《红楼梦》的作者之一,确切的讲,素材的整理员之一。
顺治也就是福临,1664年跑到如皋的定慧寺出家,期间也帮着整理过《红楼梦》前期的素材,涉及到宫廷里的一些内容,有征求过冒辟疆的意见。只不过老冒恨他一个洞,一概不理,在福临真正“驾崩”之后,开始着手写这本巨著《红楼梦》。
这样,成书的前提,基本上讲完了,还算合情合理。如果您觉得哪里不合适,请别急着下结论,毕竟喜爱红楼的人,基本上是被这些所谓的红学家洗脑了。
当年,溥畹跑到北京,与康熙爷在书房抱头痛哭的时候。我预测《红楼梦》已经成书,而上一篇提到的冒辟疆贴身“芹溪书箧”,正是溥畹用来装《红楼梦》所用的。
那么康熙爷看完《红楼梦》,对这本书的指示,就很关键了!
这毕竟是一本爱情体裁为线索的反清复明的书,玄烨跟他妈妈一样聪明,不可能看不出来,脸上一笑而已。
这个时候,清朝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全国,除了少数偏远的地方,还有海防的建制依然使用明朝时候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已经归顺满清。国力趋于强盛,反清余孽虽存在,但很少了。
玄烨拉着溥畹的手:弟弟,这本书据说已经流传了,而且是民间手抄的形式。那么我的意见是,继续以手抄本传世下去吧,走正规印刷出版,即使我同意了,当朝百官也不会同意的。我身上虽流着汉人的血,但毕竟坐在皇帝这个位置,我也难办呀。
溥畹点了点头:哥哥,你说怎么办?
玄烨想了想:你的书房不是叫脂砚斋吗?就以脂砚斋的名义,逐字逐行的批注,有不清楚的,你可以告诉我。城里不方便待下去,你可以去北京的西山郊外,那边清净,你会认识很多文人和书商。
溥畹明白了哥哥的意思,抓着哥哥的手不放。
玄烨叹了一口气:好书啊,在我的手里不能出版,可惜了。但你放心,将来这本书的历史地位,一定会名垂千古的。
公司小伙伴们强烈要求,把我书放上去,万一有人买呢

作者 | 闾丘闻樱

·············   ◆◇◆◇   ············

(0)

相关推荐

  • 最不起眼的庶妃,却生下了千古一帝,成功逆袭为皇后

    在顺治朝的后宫之中,简直可以用一团乱麻来形容.顺治废掉了自己的原配皇后,对第二位皇后也没有好感,反倒是对董鄂妃情有独钟,宠爱得死去活来.在此时的后宫中,董鄂妃无疑是光辉万丈的主角,而两位皇后沦为了顺治 ...

  • 她13岁得到皇帝宠爱,14岁生下一代明君,离世后被康熙悼念几十年

    清朝时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每三年的时候,在位的皇帝都要进行一次妃子的选秀.选中的妃子便可以进宫成为皇帝的女人,而那些没有选中的一般都回家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其他人.并且当时参加选秀的女子都是满 ...

  • 她14岁进宫,15岁生子,24岁去世,一生不得宠,儿子却成千古一帝

    一入后宫深似海,从此自由是路人,古代社会等级观戒律森严,女人的命运往往从一出生就被注定了,尤其是帝王的后宫佳丽,表面上风光无限的其实只有寥寥数人,她们中的大多数基本结局是独守空房孤寂一生. 今天我们来 ...

  • 破解红楼梦(4) | 顺治爷与石头记的诞生

    [写在前面] 了解清廷正史的朋友大都对康熙之前的历史知道的少之又少,毕竟在清史稿里,关于努尔哈赤到爱新觉罗·福临的这段史料,真实性太难以考证,满汉文化相融,政治观念的冲突,很难看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而 ...

  • 破解红楼梦10 | 为什么用《金刚经》牵出柳如是与《红楼梦》?

    [写在前面] 明末清初诞生了许多才女,这其中不仅仅有董小宛,还有我很欣赏的柳如是.曾在大学里的一篇文章中,大胆的猜测<红楼梦>某种层面就是柳如是的传记,虽然有些夸张,当时也被系里的老师臭骂 ...

  • 破解红楼梦9 | 直男癌的冒辟疆与吴蕊仙

    [写在前面] 在破解红楼梦的过程中,贵族生活的神秘感一直是这本巨著让人津津乐道的秘史所在,尤其是书中的女儿们,每个人都是一册经典的行为秘史.也应了巴尔扎克的那句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所谓的贵族感, ...

  • 破解红楼梦(8) | 书中教我们如何抗击疫情

    [写在前面] 近期武汉肺炎疫情愈加严重,政府采取了多种办法进行防御.在<红楼梦>也有针对天花(水痘).重感冒.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通过这类型的研究,也能找到破解红楼梦的密码. 这么说吧 ...

  • 破解红楼梦(7)| 水绘园为什么一定是大观园的原型?

    [写在前面] 关于<红楼梦>里面的种种秘密,包括书中的人物关系,历来成为研究者探索的重点.但事实上,一直有一件没办法确定的事,"大观园"的原型到底是哪里?即使作者能通天 ...

  • 破解红楼梦(6) | 元妃到底是谁?

    [写在前面] 前面几章,零散的解释了冒辟疆写作<红楼梦>的初衷,以及这本书与清廷之间说不清的关系纽带.很多红学大家,把书中归结于所谓的"贾家"家族史,升级版的金粉世家, ...

  • 破解红楼梦(3) | 抗清义士的儿女情长

    [写在前面] 看过越剧<冒辟疆与董小宛>的朋友大都会被剧中的冒董爱情所感动,当年董小宛爱慕冒辟疆,百里迢迢从南京赶到如皋,后来冒家人被小宛的真情所打动,接受了她,而此时,冒辟疆这个&quo ...

  • 破解红楼梦(2) | 念念不忘的大明朝

    [写在前面] 距离上一讲关于红楼梦的剖析,已经过去了有半年时间.当时那篇文章被好几位"红学"老师一顿批评一顿骂,弄的我失去了往下研究的信心.今天不知道哪个神经搭错了,突然一激动,非 ...

  • 破解红楼梦(1) | 先从南明说起

    [写在前面] 关于"红学"的研究,两大巨头索隐派与考证派,百年来斗的一塌糊涂,从鲁迅胡适俞平伯到周汝昌,大家们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个权威.事实上,从<红楼梦>的诞生,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