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普林:志怪故事100(17)劝人为善
劝人为善
宁普林
灵官殿镇双忠村有个空口岭,乃州府通衢要冲。岭上有隘门关、猪婆石、中和亭、名寺古刹。沿岭古松绕道,珍禽怪兽,奇花异草,繁衍于斯;山溪石泉,沁人心脾,人入此景,格外清新,无不流连忘返。故商贾富豪,官府差役、游览骚客、进香信徒、山民樵夫,终年络绎不绝。唯山高路陡,抬轿者、挑担者,气喘嘘嘘,步步为艰。故有联云:“苦乐同描岭趣,荣辱共铸人情。”
岭下樵夫曾福(增福,父之愿也)父早丧,母子相依为命,砍樵度日,身虽苦而心犹善,每上山砍樵,必助人送担过坳,从不索报,亦不受物赠,无不称之为善人。曾总言“顺路捎带,谈何谢焉!”然年近不惑,孑然一身。一遇伤风染病,无柴换米,时有饿腹之急,故曾福砍柴日增,以慰母心,送担亦更多。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一日,一倜傥汉子,手握玉笛,背负包袱,悠然而上。求曾福帮助背包,曾福视其悠然快活,不愿帮他。忽然见他汗如雨注,气喘似牛,一步一歇,顿生怜悯,始接过包袱,岂料包袱愈背愈重,背到岭上,一脚绊倒,包内倾出块块黄金,曾福将黄金装入包袱。说:“抱歉!小人力不从心,一时失露,不是故意所为,请原谅。”言毕,还包即别。客拦住,以金砖一块相赠。曾福说:“举手之劳,敢受此重礼,非我所得之财,岂敢妄想。”坚决不受。客见其情真,叹道:“真善人也,为人送担,从不索值,家贫如洗,亦不贪财,天下难寻!今我教你一方,免老来饥饿。”言罢,拉曾于路边一方石旁,将一粒米放入一小石孔,即流出一升,可免一日之饥。客说:“一日一升,且莫贪心!”曾跪拜于地,起来一看,客已不见了。曾福依旧砍樵送担,卖柴孝母,不于石取米。直至母逝,自己已老,无力送担砍樵,才取石米度日。
隔壁刘某,见曾已无力砍樵,仍每日上岭,回来有米,甚是怀疑。一日,曾福病卧在床,无力再起。刘去帮他做饭,见已无米,说:“兄已无米,待我回家取来。”曾福说:“不用,我有米。”刘问道:“何处?”曾就将送担遇神,赐石米一事说了,嘱咐说:“此乃善报,神仙所赐,且勿贪心。”刘依其言,果然取回米来。自此,刘效曾福为人送担,总想遇神。不久曾福病逝,刘就石取米,日得一升,总嫌太少。心想石孔太小,能容两粒,定出两升,能容十粒,岂不一斗?于是将石孔凿大,入米一撮,岂知流出是水,再放一粒,也不出米了,自此米断。刘悔不听曾福的嘱咐。为忏悔贪心,请石匠就此石刻上“劝人为善”。以彰曾福之德,以启后人从善。
【此地修通公路后,原来这块(劝人为善)的石碑已无处放了,我和宁玉和、宁来临、宁花云等人捐了些钱,将“劝人为善”四个字,放大刻成石碑嵌在路边(题图),让其永远启示后人。】
【作者简介】宁普林,1941年生,湖南邵东人。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十年,交通管理工作二十五年。自幼酷爱文学,博览群书,精通诗词歌赋,擅长故事小说。数十年来各类作品纷纷靓丽于各级报刊、杂志。著有《三余拾碎》、《鹧鸪声声》、《鬼侠》、《申真人传奇》、《上广西》等。是邵东远近闻名的传奇小说作家。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