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表式|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记录表填写示范(旋转钻)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自推行以来,很多朋友就在后台问我,这些表格该怎么填,截止目前为止,我也不敢说我都会填,因为官方也没有出正式的填写说明,有的培训课件也只是蜻蜓点水,对现场指导意义不大,现场技术员还是一脸的懵逼。
为什么放弃用来很多年的评定表格,而改成统一表式呢?主要是为了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实施,验收表格样式基本保持一致。
目前的表式,属于试行版,我仔细研究了其中的一些表格,存在较多的问题。有些术语,是行业外的,电力行业的不清楚,官方也没有给予说明。下面我就以《表6.2.2 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记录表》为例,跟大家一起交流。

首先吐槽一下表格设计,如下图所示:

1.设计孔径和设计孔深,只留了一个单元格,不合理;

2.钻机机高重复,表格中需要填两次,没有必要;

3.该表格中没有设计桩长,孔深不代表桩长;

4.钻具全长,没有被动钻杆,因为钻具全长=主动钻杆+被动钻杆+钻头长度。

5.最要命的是,这个表格只适用于旋转钻,不适用于冲击钻,因为冲击钻没有钻杆,也不存在机上余尺(也就是表中的上余)。

针对以上缺陷,小编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将填写示范如下:

填写说明:

1.机高,指的是钻机工作台高程(主动钻杆+钻头抬到最高时,钻头对应的位置),而不是机架的真实高度。表中所有高程,可以用绝对高程,也可以用相对高程,为了方便直观,建议使用将中心桩位置作为高程的零点的相对高程。地面标高指的是孔口地面标高。

2.桩孔的编号,单桩时以塔腿编号为准,群桩时,按照施工方案或设计图纸给定的编号。

3.先导长度,指的是钻头的漏斗部分,这部分一般不计入桩长。如下图所示:

4.工作内容,主要是描述钻杆钻进及安装情况;

5.上余,又叫机上余尺,就是工作台以上剩余的钻杆的长度,用钻杆总长度-剩余的钻杆长度(余尺),推算钻进深度。当然这个钻进深度不等于孔深,有效孔深得减去钻头先导长度、工作台到孔口自然地面的高差。

6.钻具全长=主动钻杆+被动钻杆(标准长度×节数)+钻头长度

7.孔深=钻具总长-上余-机高-先导长度+地面标高

8.第一次进尺,需要减去机高到孔口地面之间的高差,这部分实际上是在地面以上,不发生实际进尺。

9.累计钻孔进尺-先导长度,应不小于设计孔深,当然也不能太大,否则就是超深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