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解】王安国:不要把我和我哥哥相提并论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
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
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
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
春风自在杨花。
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昨夜一场风雨的过后,满地都是凋落的残花。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世人皆谓这首词表达的是词人伤春惜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情感,更有人说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但笔者认为,虽然以上两者皆有,但更多的是借写伤春之词来达不愿屈从权贵的清高风骨。
也确实如此。作为宰相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从来的才华实际上并不比自己的哥哥差。虽从未曾从师入学,但其写出的文章却有条理。12岁时还将其所写的诗、铭、论、赋数十篇向人展示,观者无不惊叹其文采超群。13岁时登滕王阁所作《题滕王阁》一诗,言尽而意不尽,极有韵味,更是受到当时文人的一众好评。虽然自己因为仕籍纠葛而未能进士及第,但他从来没有想要依仗自己的哥哥王安石的威名给自己谋私。不仅如此,当皇帝召见他时,他甚至公然反对自己哥哥王安石的变法,仗义执言。说自己的哥哥“恨之人不明,聚敛太急耳”!,翻译过来就是说他用人不当,敛财太急了。哪怕主张变法的宋神宗听了因此不悦他也不管不顾。只是因为,他看到了哥哥王安石与小人为伍的事实,也因为他敢于仗义执言,不因为是自己的哥哥就为其庇护。看起来王安国有大义灭亲之嫌,实际上,他不过是说了几句真话罢了。他不喜欢自己的哥哥被小人利用,导致好心变成了坏政策,害了百姓罢了。事实上,王安石变法,确实兴致过激,也确实因重用小人而导致变法变了模样。
王安国不仅对变法由不理解到反对,对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吕惠卿和曾布也很有意见,当王安石劝他少沉溺于吹笛时,他则要其兄远小人。吕惠卿对此非常气愤,熙宁七年,趁王安石罢相,担任参知政事之机,借郑侠以《流民图》反对新法下狱事,认为王安国与郑侠属同党,削职放归乡里,“天下之人皆以为冤”。可惜不久后,当朝廷决定再次起用他时,他却不幸因病亡故,年仅四十七。可谓英年早逝。
实际上,王安国和自己的哥哥是有共同点的。他们都一心为民,为大宋江山。也都有济世之才。但他们又大不不相同。王安石为了完成自己的变法主张,不惜重用小人得罪群臣和百姓,而王安国则更加冷静理智,也更加清高孤傲。所以他们两兄弟,一个是世俗里的宰相,一个更像是清高的隐士。
在这首词里,不肯落入权贵之家的杨花,便是王安国自己的化身。他咱们杨花不为权贵折腰,实际上也是表明自己的心志。假如王安国不英年早逝,或许他也能过国家为百姓做出一番贡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