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筑塘人”讲述宁波四十年“围海造田”史
北仑“筑塘人”讲述宁波四十年“围海造田”史
现代金报 2018年05月26日 10:05
贺裕雷(左)与顾云祥(右)演示泥笙切土,溜板推土过程。
利用大型建筑设备建造的镇海炼化原油码头塘通讯员供图
“这四十年来,给我感受最大的是宁波人'围海造田' 的本领越来越大。”听说本报正在筹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故事,家住北仑新碶街道银杏社区的贺裕雷和顾云祥老人打进金报热线,兴致勃勃讲述了宁波“围海造田”的四十年历史。
人工筑塘
拉一天石头只能赚8角
对于宁波的印象,几乎所有人脑海中会浮现“沿海城市”,“东海海鲜”等标签,殊不知,今天的宁波地理版图是由一代代“筑塘人”抗击海洋灾害,向大海夺田而来。而贺裕雷和顾云祥就是其中一代“筑塘人”,他们用双手和汗水筑造了一座座海塘,保卫陆地免受海洋的侵袭。
“很早以前,北仑新碶附近都是大海,这个新碶的'碶' 字就是指海塘上的大闸。”贺裕雷掏出烟,精瘦又饱经风霜的手点燃了一丝火苗,眼中渐渐地浮现出了改革开放前一代“筑塘人”艰辛的筑塘史。
20世纪70年代末,贺裕雷三十多岁,但已经是一名技术娴熟的“筑塘人”。“当时造海塘根本没有什么机械设备,筑塘石材全都是用车拉肩挑运到海边。 “在那个缺乏设备的年代,这些'筑塘人’用的是代代相传的'抛石法’修筑海塘,“人工拉石材到海边,上船后将几十斤重的大石条随机抛海里,以此为海塘的地基“。
东海洋面天气变化万千,一天只有2次涨潮机会可以抛石入海,如果错过了这两个时机,就要等到第二天才行。“就这样一点点,用石头将海面围起来,人工造出一座海塘后,塘边土地就成陆地了。”贺裕雷说,这样的工程浩繁复杂,都是整个生产队里健壮男女一起上阵。
“那时候,女人也顶半边天,许多危险活计也有她们的身影。”贺裕雷呵呵一笑,“当年还有一道颇为靓丽的风景线,叫做铁姑娘炮工组,由4个20多岁的姑娘组成,专门打炮采石“。
与采石打炮相比,“拉石头”最为辛苦,每人一辆手拉车,拉车人自己动手搬石上车,500斤一车,从新碶碶头山拉到海边。这么辛苦拉石头一天工账是8角。顾云祥扳着手指算了算,“大红鹰烟是一角3分一包,8个能买6个多点”。
新技术新设备上阵
“泥笙”师傅大呼神奇
到了1986年年,国家决定筹建北仑发电厂,算山塘围入的土地划入北仑电厂范围之内,贺裕雷和顾云祥参与了海塘加固工程。在工作之余,他们看到了新技术新设备的力量。 “工程都被分割成一个个小部分让各种技术队伍建造,吊车,打桩机都有。”贺裕雷记忆中的“人多力量大”第一次被推翻了,新设备新技术在很短时间内将海塘修建完毕。
“卡车,挖掘机,一下子就把我们当时一天甚至一周的工作量给完成了。”这一年,贺裕雷见识到了钢桩代替“抛石法”,水泥代替粘性泥块,“连年年进行的加固工程都不需要了,电厂直接用水泥砌了个防护栏“。
到了新世纪,修筑海塘用上了分隔堤灰管支墩养护,干砌石砌筑等新技术。贺裕雷更是对新技术的发展感到惊讶,“连船都可以喷出混凝土,直接浇筑地基。 “要知道改革开放前,'筑塘人’用的还是风帆水泥船,在镇海口遇到漩涡差点被冲散。'发展太快了,很多技术都说不上来了。’贺裕雷感叹。
泥笙,溜板,溜竹管助阵
七年造就算山塘
“想要筑塘就离不开'泥笙'”。贺裕雷是一位“泥笙”师傅,他所说的“泥笙”是一件带木柄的钢丝挖泥工具,用来挖掘和切割海泥。而这把“泥笙”现存于银杏社区,约70多厘米,光溜溜木把手像是告诉人们,它饱经汗水的冲刷。
“我们用手握住'泥笙' 往土里扎下去,然后旋转90度,往上提起,一块40多厘米长,40多斤重的泥土就出来了。”而这块方方正正的泥土就是用来粘合海塘上的石块,充当水泥作用。
“泥笙”切土并不是人人可做,由于技术性强,贺裕雷成为筑塘队伍中少有的“技术员”,他每天能切5000块,每块40斤左右的泥块。
“泥笙”切土,溜板传送泥块,中间少不了溜竹管的作用,顾云祥就是操作溜竹管的工人。“一块溜板有1米多,一块块拼接到海塘边,我这样一推,泥块就随势往前走了。”顾云祥今年虽然有80多岁了,但溜竹管就像他身上的肢体一样,十分熟练地做了一个推送动作,“溜板没水,泥块就不会动,加水往前推,很容易就溜过去了。”
顾云祥回忆,那时候修筑海塘工程非常劳累,早上6点上工,下午5点下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还吃不饱饭,但是没有人喊累。他们靠泥笙,溜板,溜竹管等几件法宝,筑成了算山塘。
算山塘,初建于60年代末,直到70年代末竣工验收,整整修筑了七年时间。这么长时间足以将一代人的青春消耗殆尽,那时,贺裕雷和顾云祥就盼望着有机械设备加入,快速筑造海塘。
搬几次家舍不得丢弃
跟了大半辈子的“泥笙”
贺裕雷从20多岁开始靠“泥笙”生活,参加过算山塘,北仑电厂,千亩岙水库等不少大工程建设,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型建筑设备的出现彻底代替了“泥笙“切土工艺,贺裕雷和他的'泥笙’才算'功成身退’,但他一直将这把'泥笙’保留在身边。
十几年前,贺裕雷遇到了拆迁,很多老物件被丢了,独独这把“泥笙”一直没有丢2014年初,贺裕雷将“泥笙”捐赠给了新碶街道银杏社区。
“现在的年轻人都没看见过'泥笙',我们那一代人就靠这把小小的'泥笙' 向大海夺田,顽强地生存下来。”贺裕雷觉得,“泥笙”简单,但对青少年有种激励作用。
“这是海塘文化,需要保留。”贺裕雷说。
责任编辑:王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