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于火与泥的“碰撞”—— 周昌和他的紫砂创新之路

沉醉于火与泥的“碰撞”—— 周昌和他的紫砂创新之路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627

周昌演奏瓦编钟

“斑砂”工艺□  本报记者  沈建龙赵娜  文/图周昌,路居镇螺蛳铺人,从事陶土制品生产20年,精通材料、窑炉等工艺,2019年获评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江川区陶艺非遗传承人。2018年“龙凤碗”荣获“玉溪文博·工美杯”铜奖,《听“茶具”》获2019年第一届云南“工匠杯”金奖。玩了20年的泥巴,烧了20年的窑,如今年过半百的周昌依旧沉醉于火与泥的“碰撞”之中。下岗烧窑,从门外汉变为“土”专家“父辈上都是烧窑的,我小时候经常跑去烧窑的地方看大人制作坛坛罐罐,心里很羡慕大人们能把一坨泥巴,用手做成一个罐子,自己也梦想着能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周昌说,可能是从小就受到父辈的影响,2001年下岗后便承包了村里的红砖厂。儿时的梦想实现了,但现实中的问题却接踵而来。同一炉红砖有的烧过了,有的却还没烧透,次品率较高,资金损失过多。“我在单位上班时研究过烤面包,其实烧砖和烤面包异曲同工,只要受热均匀、炉里的温度一致,烧出来的砖的品质就是一样的,只要懂得原理就能解决问题。”周昌说。为此,周昌对烧砖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是“窑炉设计不合理”。于是,周昌决定要对窑炉进行改造,但是怎么改呢?说得容易,做起来就没那么轻巧了。为了改造窑炉,周昌多次请教专家及查阅大量资料,自己反复推敲,最终在他的带领下对窑炉实施了改造,使得成品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在一点一滴摸索中,周昌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随着企业的发展,他开始烧花盆、烧工艺瓦,最后到烧工艺紫砂陶,一路走来,周昌始终没有停止过学习的步伐,烧什么就学什么,研究什么就烧什么,在摸索的过程中,周昌养成了开“小灶”的习惯。“小灶”专业名称为“科研炉”,只要有新产品或者新工艺,周昌都要先在科研炉里烧制,通过反复实验来获取各种数据,尤其是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来说,要保持外观、颜色的一致,没有前期大量数据的支撑是做不到的。“从化工的角度来说,烧制陶瓷都是属于硅酸盐工艺,温度、泥料含有稀有金属成分及数量的不同,陶瓷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光泽就会有所不同。”周昌说。偶遇紫砂,注定要烧出一份精彩在红塔区青花街,不论是摆地摊,还是在“滇瓦紫砂”产品展示大厅里,向顾客推销产品时,随手拿起两件紫砂产品敲得“咣当、咣当”响的人准是他——周昌。正是对自己产品的熟悉了解,周昌才敢如此把玩,“滇瓦紫砂”陶器具有金属质感、硬度高不易破损,敲击能发出金属器皿的声音。“我转型做紫砂产品,是遇到了'高人’指点。”周昌说,有一次把泥样送省外检测的过程中,有专家说这是紫砂料,烧砖瓦太可惜了。经相关权威机构化验检测,泥料不含有害物质,符合日用生活器皿的安全标准后,周昌将企业转型生产紫砂产品,引进设备,并从江西景德镇聘请工艺大师来指导生产。为弄清泥料的特点,周昌进行了大量实验,并从中找到了两个点:1170℃开始磁化;1183℃表面有自释釉析出,并且呈现五彩斑斓的亚光釉面。熟悉泥料特性后,周昌开启了紫砂的创新之路。利用产品具有金属质感的特性,周昌通过对泥料的配比及温度的把控,研发出了“斑砂”工艺,让烧制出来的器皿呈现出类似“斑铜”的效果。“斑花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每一个器皿上的斑花都是独一无二的。”周昌说,把“斑砂”工艺用于西施壶上,能彰显出西施壶端庄古朴的造型和雍容华贵的特点。而“泥绘”工艺的出现则纯属偶然。一次在查看烧制出来的茶杯时,杯子外壁上斑斓厚重、朴质粗犷的纹路引起了周昌的注意。后来他发现,这是工人在搬运杯子时,无意中把原矿紫砂泥浆弄到了杯子上。之后,周昌马上着手实验,拿来几只铃铛杯素胚,用水打磨后把原矿紫砂泥浆涂在杯壁上,晾干后烧制,结果烧制出来的纹路,有着如诗如画的抽象意境之美。今年,周昌应用“泥绘”工艺创作出可以发出不同乐音的“瓦编钟”。为了让产品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周昌还将“古滇文化”融入其中,把一些具有古滇国特色的纹饰、器型等应用于紫砂陶器的创作之中。周昌坚信自己跟“紫砂”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