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丨一个留守儿童的人生样本!
点击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土人情、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欢迎投稿、交流。微信:37096414 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最近几天,收到两个关于留守儿童的消息。
一个是国家层面,就是几个国家部委决定从今年3月底至7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这是我所知道的,关于留守儿童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政策。
另一个是,一个同学前几天给我电话,让我帮忙给他的侄儿转学,他侄儿在一所高中念书,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
结果这孩子伙同同学晚上顺着下水管爬上教师办公楼,撬开办公室和老师的抽屉,从里面拿走了老师没收的所有手机,从楼上往下翻的时候,不慎摔下,摔断了腿!学校介于他以前的表现加上这一次的闯祸,将其开除。
同学侄儿的所为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和同学家很近,其侄儿小时候我非常熟悉,他爸妈去北京打工,一岁以后就放在老家跟随其奶奶长大,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小时候很聪明老实。
这事儿发生以后,同学哥嫂震惊之余,立即转让了店面,离开了待了近二十年的北京,专程回家守住儿子上学。
留守儿童在豫南老家是个太过普遍而没什么新鲜的现象,多到以至于老家出现个什么关于什么儿童的新闻,八九不离十他父母外地。
就是我自己,也算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代留守儿童!
二十多年前,家里拮据难熬,我和姐姐当时已经转到县城上学,面对两个人的学费,父母常常一筹莫展,记得那时父亲有事儿需要回家,为了节省几块钱的车费,几乎都是骑自行车50多公里回乡下的家。
后来,终于有一天,上初一的我回家后,房东告诉我,父母去了北京。我已经忘记了当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有没有着急流泪!我只记得,从那时开始,我和同是上初中的姐姐,学会了做饭、洗衣,料理家务,学会照顾自己!
从一开始常常弄糊饭菜,中午回来煤火熄灭吃不上饭,时常因为家务两个孩子之间争吵打架,半夜想念父母流泪,到后来渐渐习惯一个人无人督促管教的生活,习惯一年和父母之见一两次面,那时候还基本靠书信往来,甚至很久不联系,也没有什么特别难受的!
就这样,靠父母不定期从北京邮寄过来的钱,我读完了初中、读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几年前我自己儿子出生,这之间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我每年同父母一起的时间,几乎没有超过两个月。
看起来,留守儿童的生涯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大的创伤和遗憾,是这样吗?
是的,父母不在身边,让我学会了独立,这以后人生的日子,不论走到哪里,我都能轻松搞定自己的衣食住行,不需要任何人操心,现在的我,能做十几道待客的菜都不成问题,这一切都拜曾留守所赐!
然而,又不仅仅是这样!只要我仔细回忆,我能想到老师让开家长会,我为难的样子;想到由于地址变更,收不到父母邮寄生活费,几天吃白饭的日子;想到夜晚有小偷翻进院子,我和姐姐吓得瑟瑟发抖的样子,想起我高烧几天,只有姐姐着急照顾的日子……
无论中考、高考都考得不尽人意,我中学以后的人生道路,也走得颇为曲折。我不能把这些都归之于留守儿童的身份,更不能怪父母为我们求学的被迫离去。但,很显然,留守,在当时少年的道路上,留下了日后为之付出代价的遗憾。
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一情况似乎没有丝毫改变,相反,比我当年的情形,更有给为堪忧的种种。
留守儿童更加低龄化。当年,父母外出时,我已然少年,至少和父母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现在,很多90后的年轻父母,生完孩子,刚刚满月的幼儿就丢给父母,孩子人生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父母都缺席。
对孩子的父母爱的缺失,自不必言;实际上,这对年轻的父母未尝不是一种伤害——他们没有经历“一把屎一把尿”孩子养育的的体验,很难和孩子建立那种难以言表的情感,也很难体验“养儿方知父母恩”的真谛!
留守环境逐渐恶化。曾经,20多年前的留守时光,整个社会大发展才刚刚起步,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乱七八糟的很黄很暴力,最多能沉迷的也就是电子游戏机。农村的风气也很淳朴。
现在哩?没有父母管教,只能管饱管暖的爷奶,满世界的诱惑,手机、电脑,QQ,微信、网游,那一样都可以填补孩子教育的空白,走上难以预料的深渊!
留守教育逐步变差。我留守的年代,城市化进程刚刚起步,城乡教育差别还没有那么大;现在哩?由于学生减少,很多村小都撤销,几个村合并一个村办学。
上学距离拉长,生源减少,好教师更不愿意到农村,优秀教育资源更加向城市倾斜。和城市小孩教育条件越拉越大。这几年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农门子弟比例越来越少就是明证。
最近,国家出台的这个儿童摸底排查政策,或许是关注留守儿童的第一步。不过,我看到一个评论,深有同感:留守儿童是6千万还是5千万,关爱政策执行起来有差别吗?
很多人,不得不让孩子留守老家的核心因素是什么——他们所在的城市不收留他们的孩子,因为户口,他们的孩子在当地上不了学。农村教学条件越来越差,这仿佛是比查人数更能对留守儿童有帮助的着力点!
他们繁荣了别人城市,城市不要他们,他们荒芜了自己的家乡,家乡留不下他们!
“善举不在远近,只在是否有心”,希望,统计人数后,有更好地政策出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