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之道(7)|行进在理念与自由之间——临沂第二十中学“教师个性发展”策略解读(四)
张扬个性
凝练教师的人文情怀(下)
【姜怀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像温总理所说的,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教育不仅仅是理念和口号,更应该是行为和实践,教育的全部意义都蕴含在那些常态的细节里。我们讲教育要精细化,我认为,精细化包含细化和内化,细化体现责任和态度,内化体现专业化和价值取向;细化决定直接效果,内化决定教育内涵,在某种意义上讲细化是为内化服务的。现在,舶来品和简单借鉴太多,教育者没有经过咀嚼和思考,教育行为的内化不够,我们的努力没有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主动发展,教育的成本意识淡薄!基于此念,我们在“344”个性优质课堂教学策略中对关键细节都作了明晰的规定,比如在“展示评价”的要求中就明确指出,展示评价不是一个环节,而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思想,是教育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展示评价不仅出学习积极性和成绩,更出师生关系、兴趣、方法、习惯、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健康有效的评价既促进一般学生的一般发展,也促进特质学生的特殊发展,我们的老师不能成为“跳蚤效应”中的那个盖子,我们的评价也不能只停留在赛跑计时员的水平上!我曾经调侃地指出,新中国教育没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应该从教育活动的评价里去寻找原因。评价离不开奖惩,而奖惩的内容和方式都是需要我们的老师作为一个专业领域的有心人不断研究和开发的。我们的老师离开了钱就无法奖励吗?离开体罚就无法惩诫吗?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自身的浅薄和思考上的惰性造成了我们现实中的种种无奈!教育是应该有所作为的,教育的功效应该在教育者孜孜不倦的思索里。
【陶继新】欣赏您的“展示评价”。为什么呢?展示是激发师生积极性的非常有效的一种载体。可是,如果为激发而激发,让教师在展示中志满意得,让学生在展示中热热闹闹,而不是从深层次上让教师有“更上一层楼”的期待,让学生在展示中有比较深入的思考,特别是在展示中让师生的人格升华,展示就失去了它最为重要的品质。比如,展示者可能是某个教师或学生,可是,这个教师或学生成长的土壤是什么?由此给大家的启示在哪里?是否生成了合作精神与集体意识?如此等等。如果不在展示中思考是否有了教育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就会让展示异化成一种自我炫耀的杂耍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们的展示评价确实拥有了特别富有推广的价值。
教育需要奖惩,可是,奖励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精神支撑。如果一味地用金钱进行奖惩的话,久而久之,被奖励者就会只盯着金钱。有之则努力,无之则不干。而且,在这种思想支撑下的老师与学生,就不再为良知与道义而谋,而是为物质与金钱而想。教育需要必要的惩戒,而惩戒与惩罚不是一个概念。惩戒者因爱而惩戒,惩罚者因恨而惩罚。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姜怀顺】刘建宇成功了,大学毕业走上岗位仅两年的宋磊也正在走向成功。在我看来,他们的成长无不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新教师在他任教的前五年是其专业成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职业进程中的任何压抑扭曲或引领助推,都会对他的职业信念、专业精神和教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我们始终坚持“少一点关卡,多一点关怀;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帮助;少一点评估,多一点引领”的管理方式,把表现的机会给予他们,彰显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的进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离真正的教育近些、再近些!教学首先具有个体劳动的属性,我所说的“个性关怀”,就是深入探讨教师的需要、内驱力、个性情绪、思想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管理和教育价值,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珍视个体之间的多样化。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表明,只有尊重多样化,才能尊重个性。因为个性总是多样化的,而且多样化中就包含着即使是最好的单一化。
【陶继新】“三少三多”管理方式很有价值,特别是“少一点评估,多一点引领”,这是青年教师以至所有教师更好成长的保障。现在各种各样的评估与检查名目繁多,有时非但起不到评估与检查的作用,反而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阻碍了教师的自由成长。《学记》有言:“未卜禘,不视学。”意思是说,夏祭未实施以前,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可是现在呢,有的时候一所学校一天就要迎接一次甚至几次检查,教师则要接受各种名目的评估。结果,教师被这些评估捆绑得没有了自由之身,更遑论更好地发展了。更加可怕的是,一些评估已经异化,搞得教师不知所措,以致有的评估还会产生副作用。所以,少一点评估,多一点引领,可以给教师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姜怀顺】教育是“人”的教育,也是个性的教育,没有个性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是完整的教育,将人的知识、情感、品德、能力肢解开来的教育,还不如不教育。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如果没有强求一致的压力,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一切天赋、一切本质力量的广阔场所。物竞天择的自然定律,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每一个有生命的组织,其发展的根本前提是使每个生命个体实现个性优质发展。一所学校如此,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因此,让教师和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就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陶继新】工人可以制造出完全一样的零件,教师则不能培养出一模一样的学生。孔子为什么主张“因材施教”?就是看到每个个体是各不相同的。不过,每个个体都是可以成才的,所以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其实,学校也应当视每一个教师都是英才,都可以将他们培养成才。关键是要知道某个教师在哪些方面可以成才,从哪个视角切入才能快速成长。而且,有的时候,教师并没有这个自由,如果校长强求一致,如果不能扬其所长,个体生命中的那些潜能就会被扼杀掉。你们学校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教师有了这么大的突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您这个校长知道某个教师是“这一个”,而不仅仅是某一类。而且,根据其发展可能,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平台,从而让其有了自由成长的天地。
【姜怀顺】要积极倡导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倡导高水平的差异发展、较高共同标准基础上的多元发展,致力于和谐生态建设。
和谐本身是一种价值追求,“和”的本质是“人人有饭吃”,强调生存权;“谐”的本质是“人人有话语权”,强调民主权。和谐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和谐就是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提倡和谐生态就是把学校的每个人都看得很重要,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都很重要。我们提倡尊重个体差异,倡导多元选择,就是“和而不同”的一种统一。“和”让我们得以共存,“不同”让我们得以共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好的学校是自主发展的学校,最好的学生是自我管理的学生,最好的教师是自我发展的教师。
【陶继新】教师的和谐发展,首先应当是心灵的和谐。没有心灵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方位的和谐的发展。而且,一个心灵和谐的教师,不但可以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且还会在本身自我营造一个快速发展的和谐场。取得成绩,不会沾沾自喜;遭遇波折,不会垂头丧气。其工作与学校效率是高的,效益是长久的,于是,工作就不再是一场苦役,而是成了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快乐之旅。有了这种感觉者,几乎都可以创造出令人们匪夷所思的奇迹,并在这种创造中让自己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地产生飞跃,让学生从中也享受到来自教师的那种巨大的生命推动力,走向快乐学习、健康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境地。
【姜怀顺】对教师的个性关怀,不仅要满足教师在物质层面的合理需求,关注教师因性格、性别、年龄、民族、智能结构、学科属性等方面的差异而客观存在的实际需要,更要满足教师诸如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精神层面的实际需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从管理学角度说,满足需求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而适时、有效的刺激教师专业发展的健康需求则是一个校长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陶继新】教师的倦怠原因之一,就是享受不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愉悦。一个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数年以至十几年、几十年,如果不能拥有持久的发展动力,就有可能在某个时段,渐渐懈怠下来。而且,这种懈怠情绪,还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学生,让负能量也在他们那里流转。所以,要对教师进行“适时、有效的刺激”,让他们感到生命不应当在原地徘徊,而应当拥有不断再生的奇观。所以,看一个教师是不是优秀,不是看他工作了多少年,而应当看他发展了多少年,看他的价值实现得怎么样。
【姜怀顺】一百年以前,蔡元培先生就说过,“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不要把学校办成似是而非的、不自然的鸟笼和鱼缸”,“一个出色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他的个性被张扬到了极致”。因此,对教师进行简单机械的评估,只能导致教师工作的简单重复,泯灭教师的生命激情。要让教师学会成长。为杜绝教师追求上的摇摆和发展上的平庸,就需要对教师施以关怀个性、关注差异、关心发展的多元异步评价,创造教师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以便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找到教学个性发展的生长点,确立好自己的阶段目标,促使教师生发亮点,提升亮点,让一切知识与经验、智慧与技术、个性与特长、热情与创造竞相迸发活力,让每一次思想碰撞的体悟与灵感如水银泻地般融入教师职业生命的永恒乐章,让“满园春色”绚烂持久。
多元异步评价和我们崇尚的理性自由是一脉相承的,人类有理性因而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这是自由的真谛。换言之,自由是指一个人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给的规范,而是在别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之后能够自己去思考,想通了之后才接受,然后去实践。自由乃是一种创造的力量,但不是对谁都不在乎,自由必然来自理性,理性思考后再作选择,自由的悖论恰恰在于自由的保障来自于对自由的限制,成熟的自由、权利和责任总是相对称的。现在的问题是该理性的不理性,该自由的不自由,对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学校来说,必定需要一些理智的共识,这些共识通过必要的制度加以贯彻,制度规定的应该是最基本的共性的内容,是应该守住的底线。但制度的预设性无法涵盖现实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动态情况,制度也不应该成为“跳蚤效应”中的盖子,规定太多、太死必定会造成组织的僵化、死板、低效和肤浅,扼杀教师的创造性。制度如果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激活教师本身的资源,奠定教师的职业性格,形成学校内在的文化传承,就不会出现端正的工作态度、浓郁的工作兴趣、优秀的个人品格,更不会有老师的创新精神和不竭的发展动力。对学校来说,在严格建设教师职业规范的前提下,应该更多地给予教师自由创造的天空,让他们更充分地把自己的生活阅历、知识基础、强势智能、教学经验等等打上生命个性烙印的东西,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创造之中。唯有如此,才能发展教师、成就学生、壮大学校。
【陶继新】多元异步评价至少有三个优势:一是让评价有了针对性与包容性,从而让老师们感到,评价不再是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不再是同时同地一个评价,而也有了异时异地的多个评价。这样,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段的发展都因适时评价而得到认可。这就会对老师形成持久的发展推动力。二是让不同教师的不同优势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即使在某个节点上一时失误以至失败,还可以在另一个节点上寻求突破与成功。虽然说“成功者,失败之母也”,可是,一般教师如果长期失败而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就有可能丧失继续前行的信心。多元异步评价,则让他们不断地生成走向成功的信心。有了信心,即使当下失败,照样可以去奋力而行,走向成功的辉煌殿堂。三是教师有了更多的自由,不但有了选择的自由,被评价的自由,更主要的则是有了心灵的自由。有自由与没自由的状态是天壤之别的。前者会开启生命个体的潜能大门,后者则会将这个大门紧紧关闭。自由状态下的生命,甚至有可能走进灵感频发的巅峰创造天地,从而让自己感到自己的“伟大”与神奇。刘建宇等老师,已经很多次登临了这种“巅峰”领地,享受到了灵感之神的美丽馈赠。
【姜怀顺】教育应该是今天最美的一束阳光,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一个孩子,引领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一个校长,要有胸襟和能力让整个校园充满着经久不衰的人性之光。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中说,“对于人的当前和未来的生活来说,十分重要的是人在这一发展阶段上一点也不应当吸收病态的东西、低级的东西、庸俗的东西,一点也不应当吸收含糊不清的甚至低劣的东西……因为人常常不能通过他的生活来清除他童年时吸收的东西,清除他少年时期的印象。正是由于他的全部本质犹如一只大眼睛曾为此张开,为此而做出牺牲。人对自己进行的最残酷的斗争,甚至他未来的最不幸和最困苦的命运都能在这一发展阶段上找到原因”。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儿童的今天和明天、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是应该有所担当的,教育的神圣使命就是要使孩子最大限度地成为他能够生成的最好的自己。最后,我想引用泰勒·本·沙哈尔的一段话作为交流的结束语:“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真正的、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去快乐地努力与奋斗!”
【陶继新】有人说,过程是美丽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是在自由快乐地攀登着具有无限风光之美的“险峰”。不是到了山顶才有“一览众山小”的快感,而是在每一个山路拐弯处,都有着“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壮观。而“险峰”,永远悬在上方,永远吸引着老师们去攀登,鼓舞着这些“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有识之士向上,再向上。
-全文完-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