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与诸葛亮的另一面:派系利益纠葛羁绊了诸葛亮,影响了刘备
刘备与诸葛亮:如鱼得水之外,还有不少说道,这些还真不是腹黑!
刘备与诸葛亮的另一面:派系利益纠葛羁绊了诸葛亮,影响了刘备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在历史上是少有的,用刘备的话说两人之间是“犹鱼之有水也”。从刘备与诸葛亮以及诸葛亮对刘禅的忠诚态度来说,诸葛亮确实如同滋养刘备父子这两条鱼的水。不过,刘备与诸葛作为君臣,两人之间除了水乳交融的关系,还有着另外的一面,那就是“先主之疑,盖终身而不释”,以及诸葛亮由此而作出的因应反应。
刘备与群雄角逐中原时,基本是连连败北的,后来只得南投荆州的刘表。欲想在此地打开新的局面,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得寻求与当地势力的结合,因此,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典故,请出了荆、襄地主集团的杰出人物诸葛亮,从此开始了二人之间的真诚合作。为表示对诸葛亮的器重之意,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但这这种局面很快招来跟随刘备南下的老班底的一些人的不满,“关羽、张飞不悦”,刘备说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关羽、张飞等虽不再言语,但恃“同起之私思”,对诸葛亮的不满与嫉妒之心并未消除。
刘备长坂坡战败之后,“诸葛东使,鲁肃西结,遂定两国之交,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琦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与其说刘琦所说是赞誉之词,倒不如说是嫉妒更为合适。刘琦尚且如此,关羽则更甚,以至对诸葛亮的忌恨又进一层,且迁怒于鲁肃,迁怒于东吴。关羽拒绝了与东吴结亲,并辱骂东吴使者,最后发展到荆州之失。
刘备不以此为戒,仍决定全力与东吴大决战,最后落得惨败猇亭。而作为一国之重臣的诸葛亮在做了谏阻后便不言不语了。诸葛亮为何仅作谏阻不听之后即保持缄默勒呢?这是因为“(亮)在蜀汉,兄弟分在魏、吴,三国之重望,集于一门。”在东吴政权中,多有避乱江东的荆襄人士,他们之间或为亲戚,或为好友。
仅以诸葛亮之兄诸葛瑾为例。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左都护、豫州牧。又有其女嫁于东吴权臣张昭之子张承,另有女被孙权为子孙和纳之。我们再从《三国志·孙松传》中可知,孙权侄孙松死时,“蜀丞相诸葛亮与兄瑾书曰:'既受东朝厚遇,依依于子弟,又子乔良器,为之侧枪,见其所与亮器物,感用流涕。’”正因为有如此复杂的社会关系,猜疑也就无可避免。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道,刘备“疑公(诸葛亮)交吴之深,而并疑与子瑜(诸葛瑾)之合。故其信公也,不如信羽(关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子瑜也。”王夫之的这一见解是不无道理的。这就是刘备为报关羽之仇,率兵东征孙权时,诸葛亮不便多言的原因。直至刘备兵败猇亭,诸葛亮也就只能叹息道:“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如果说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使得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形成许多隔阂,而未能全力一致对外的话,那么,蜀汉统治集团内部一系列矛盾的交织,也使得他们之间不能没有分歧。
刘备夺取益州以后,其统治阶层内部大致包含三大集团:一为关羽、张飞等追随刘备南下的旧部属,为班底人马,二为以诸葛亮为首的荆、襄人士,三则是以法正为代表的蜀地人士(其中包括一些避乱益州的东州人士)。诸葛亮与刘备旧部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略见一斑。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以法正为代表的蜀地人士也常与诸葛亮发生矛盾。据《资治通鉴》卷六十七:“亮曰:…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则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叛,实由于此。"
从诸葛亮这一席话可知他对蜀土人士“专权自恣”颇为不满,而刘备占据益州,就需要得到当地集团的支持,并且刘备欲以此为根基,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因而更须依靠蜀土人士,由此蜀土人士权大势重,为刘备所重用,相对来说,荆、襄人士则受到了冷落。刘备攻取汉中后,更封法正为尚书令。刘备对其授之以权柄,言听计从,引以为心腹,当时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飧之德,睚眦之怒,无不报复,擅杀毁伤达数人。或谓诸葛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吴之逼,远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狈,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引其意邪?”从这一席话看来,诸葛亮对刘备明显是含有怨愤之情的。
另一件值得提的事是“白帝城托孤”。刘备在病危之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乍一看去,这似推心置腹之辞,其实不然。在这里其实包含着刘备的疑虑,“先主(刘备)之疑,终身而不释。”因而诸葛亮听后急忙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样近乎发誓地表明心迹,其欲释疑之心可以想见。
从以上分析,人们不难看出,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除了相处融洽、对内对外政策大多相同外,还有着很多不甚一致、不甚相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