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之海,得骊珠之慧滋养今人心

昨天和海立聊了一通电话,在谈话中,我能够看出海立在传统文化里的学习是有困惑的,而我自己呢,也不是非常的清晰,我想写一篇文章,从过往的学习经验,从我的内心发问,探索一下,我到底在学些什么?这篇文章只代表我的学习经历。

传统文化的学习,到底学什么?

先拿《论语》来讲,在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就是讲如何做一个君子。在,道、德、仁、艺四个层面如何修得。学而时习之,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与思结合,举一二反三。在实践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择善固从,闻过而改。这是我在学习了一点点《论语》的时候,感受到的一点东西,这些是大道理,如何在生活中,彻底地践行,是最重要的。

通过经典的研习,学习古人的智慧

从我学习的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阿毗达摩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在进步,一是学术,一是践行。学术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系统,儒释道,慢慢地有所了解,由这三个系统,建立我的传统文化认知系统,从历史的角度,从学术发展变化的角度,逐渐建立起一个简单的认知。

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诸子百家到儒释道,又到当代的新文化运动,科学与民主等新思潮的进入,传统文化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脉络。

终于,我还是从学术的汪洋里,回到自心,回到我的起心动念,回到念念相续的那个叫做“心”的路上。然后由心,回到日常的生活,在日常的生活里,观察自它的关系,体会至诚、自然无为、无我性空的那种微妙状态,终于又从学术进入到心的探索,自我的探索,在所有的关系中,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这是从学术到实践。

而实践,不仅仅是在自心中,完成这一切,做好自己并不够,必然要走向另一条路,自利利他,如果自心被传统的智慧点亮,那么我也想着去点亮别人。这就是文化的传播,而这个传播,学术的传播,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方式,又会从实践到学术。实践和学术,两个是相互滋养的。

几千年以来,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经典著作,这是历代圣贤的思考,历经时间的洗礼而不褪色,必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对于经典,从学术的角度,那是知识的海洋,从实践的角度,那是智慧的深渊,都是学之不尽,用之不尽。经典研习,就是从这里汲取知识和领悟智慧。

我从事的这项传统文化事业,就是挖掘无尽的宝藏,不仅自己受用,还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之所以说到帮助更多的人,是因为我们当今的人文环境变了,很多人活得很累,很迷茫,焦虑,心浮气躁,浑浑噩噩的,这是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实。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物资丰富,精神匮乏。对物资的追求,已经变成一种畸形的追求,往往超出了实际的需要。对我而言,在物资层面,是不够资格说这样的话的,因为说出这句话,我的亲人,甚至一些朋友会说,你过得够清贫啦,你和丰富沾不了边吧。诚然,这是一个事实,另一个事实就是,我安于这种清贫,物资的丰富或者贫乏,并不是我关注的重点,在物资的贫乏和精神的富足之间,我选择的是精神的富足,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无需任何的思考。

这个简单的选择,也构成了我和身边的在意我的人的矛盾,不理解也源于此。而我并非对物资的富足有所厌恶,我认为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去强求,不愿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银行的存款以应对当前乃至未来的突发其情况,放在有一辆车,或者有一套房子,甚至是以后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上面。

因而,在当前一个很困难的境地中,我依然坚持我的事业。这个事业,不因为我个人的物资丰富或者贫乏,而做出前进或者退缩的选择。想把这条路走好,唯有更加用心,更加精进。这也是我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所领受的一个很重要的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像板桥的《竹石》中所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将继续从事挖掘传统文化里的骊珠,在当今这个传统文化式微的时代,即便是不被人看好,依然欣然而行。

传统文化正在复苏,这个行业很快也就迎来真正的兴盛

作为一个转行的人,身处这个传统文化行业,不知不觉中,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视角看这个行业的发展。不管是从国家,还是民众中,从官方的学校,还是民间的机构,这个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太浮躁了,物质和精神的发展不平衡,物欲化,娱乐化的社会,需要传统的智慧,来滋养现代人干涸的心灵。

而充当现代人心灵滋养的东西中,西方的心理学担当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我认为,中国传统的智慧更能够滋养中国人的心灵,这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基因,而近百年来,传统文化的颓丧,乃至断裂,国人的心灵没有源头活水,人心难安,那一剂良药,材料便在古典的智慧里探寻。

今日所思,匆匆写就

虽然粗略,亦不甚严谨,自有一番心意

赠身边的人,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