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说】编修族谱,具体“编”什么?怎么“编”?

编修族谱,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编辑,编辑谱序,编辑世系表,编辑世系源流……

族谱里的各种细枝末节的内容,都需要编辑来做,所以,修谱之前,首先要选定一批有一定文字功底和相应专业知识的人组成编辑团队。

编辑团队在编修之前,需要先制定一个详细完整的编修计划,按照计划再一步步执行。

1、详读旧谱

旧谱是我们收集资料的一个重要来源,里面包含的历史源流和支派世系可以直接摘录到新谱上。

2、绘制世系图

将旧谱上所记载的人员按辈份画出来,一辈一辈用线连起来。这项工作比较繁杂,但也很重要。有了详细的世系图,我们才能清晰了解旧谱上的人员身份和辈份关系,也方便普查旧谱上的人员。(世系图类似下面)

3、普查

普查就是将上一次修谱还在世的族人、上次修谱后到本次修谱时出生的族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普查内容包括谱名、已故之人生卒年月、职业、所属支脉等,详细的参考下表。

注意:在旧谱中的已故族人和未入旧谱的初生族人因分开登记。

4、整理普查资料

根据每一份普查表,撰写每位族人的条文。在整理普查资料时,要注意为族人取谱名。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字辈,同一辈份的人取一个相同的字以示标志。这些作为辈份的字,连起来一般都是一首诗或格言警句。依照字辈取的名字,叫做“谱名”

现代父母给孩子取名都不太按照字辈来取,取得名字也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如果单靠名字是无法判断一个人的辈分的,所以“谱名”就产生了。

谱名的取法:同一辈份取这个相同的字,另用一个不同字组成谱名,他日常使用的名字作为名或字。

谱名可以由编修人员取,也可以由族人自己取,但要保证不重复。

如果名字本身就是按照字辈取得,后面有取重复的,只需要替换成同音字即可。替代的原则是老谱已取的不改,改动修老谱时还未出生的,同样都是在修老谱之后自取同一名字的,改年轻的,不改年长的,以此类推。

5、确定老谱内容的取舍范围

解放前的老谱一般有序言、历次修谱序言、历次修谱人员名单、家规家训、坟山图、祠堂图、祀仪祀规、历史资料、艺文、跋、后记、世系(即人口资料)等等,各族各次修谱不尽相同,但大致如此。老谱的这些内容可以不全部录入新谱,孰留孰舍,编辑团队可先确立,然后提交修谱委员会(理事会)讨论决定。

6、整理老谱内容

老谱内各篇文章,全部是竖排、繁体字,没有标点符号,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将决定留下来的所有文章进行整理:繁变简,加注标点符号,改正其中的错别字、异体字。

7、搜集资料,撰写源流考

每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系源流,编辑团队应根据老谱所载源流,搜集和参考近代本氏源流的研究成果,尽量将本族的世系源流考证详细和清楚,可单独成文,亦可列入序言之中。

8、撰写《序言》

每次修谱都有一篇序言,序言很重要,它几乎是一部谱的象征和门面,它反映了该次修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

序言撰写者一般由本族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的人士撰写。也可由编辑团队撰写。

9、编定所有内容,初成文稿

编排的次序名不相同,但大致如下:序言(这是一定要放在最前面的),历次修谱序言,源流考证,本次及历史修谱人员名单和基本情况,捐款人名单及金额,凡例,历史资料、字辈排行、齿录、艺文、跋、后记、附注。

10、审稿

审稿一般由修谱委员会召集组织,邀请相关人员对草稿进行审核,一旦审核通过,即可定稿。

11、印刷发谱

上述是编辑的基本工作流程及内容。当然,各族都有自己不尽相同的情况,当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工作顺序及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