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灭亡:完颜公主逃跑的那一瞬
文/德恒
谈谈剧本中的人物动作
——《关于黄道婆》(注:是我刚刚完成的六十集电视连续剧)
当蒙军攻进行朝皇城后,在黄蹀躞的帮助下,贞莹奋力挖开最后一层城墙,尽管下面还有很高,但是,她在黄蹀躞的帮助下,下缒了下去,摔了一个跟头,幸亏那包棉籽垫在下面,才没有受伤,但也在地上趴很长时间才爬起来……别的女人都不敢下去了。
上面这段话,来自我的剧本《黄道婆》第二集,一位制片人看后说,这是写小说,而不是剧本。
我的这段话后面还有两句:
向东去了,一个孤独弱小的身影。
别的女人都不敢下去了。
而一位导演认为,如果只为了表现她逃跑成功了,写到这种程度足矣。
写这部剧本初稿的时候我脑袋里想象到的舞台效果就是十五岁的贞莹在黄蹀躞(黄道婆的父亲)的帮助下逃出了蔡州。一个人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镜头如此即可,我觉得我用的就是电视语言或曰画面语言。当然了,这段话放在长篇小说里也完全可以。我还可以把这一段话分解成两段含有有“动作提示”的语言。
第一段:
贞莹拿着铁铲掏洞,没有几铲下去外面透过一丝光,又几铲下去,洞口明显增大,她探出头,向下看看,距离地面差不多有两人高。
黄蹀躞:我看看。
然后,黄蹀躞把头探出去又收了回来。
黄蹀躞:是有些高。头能出去身子就能出去。这样吧……,
(黄蹀躞几把脱下衣服),你拽着我的袖口,我拉着你下去一段。
贞莹迟迟疑疑的拽住了衣服的袖口。
黄蹀躞:脚先伸出去。
贞莹一手拽着黄蹀躞的衣服,一面将脚从洞口伸出。
(镜头)城墙外能看见从洞口爬出来的女孩,尽管她拉着黄蹀躞的衣袖,但是,脚还是没有够到地面,但也只好松开手。摔了一个跟头,背在背上的棉籽包裹垫了一下,看来一点也没伤到,她镇定了一会儿,爬起来就跑。
第二段:极度煽情(接前)
贞莹爬起来就跑,猛然站住,原来她背在背上的装棉籽的包裹在落地的时候垫在身子下面,包裹咯坏了,裂开一条小缝。棉籽掉落了十几粒,她一手捂着露窟窿的袋子,一面弯腰捡起地上的棉籽。
场景转换:
完颜承麟和徒单氏(贞莹的父母)依偎在一起,身上已经插进了十几只箭。这时,完颜承麟又身中一箭,他颤抖的喊出一声,“孩子,快跑!”身中数箭的徒单氏,猛然睁开眼睛,吐出了两个字,“快跑!”
场景转换:
贞莹猛然站起来,她似乎听见了完颜承麟和徒单氏的呼唤(空中有完颜承麟和徒单氏的呼叫声音),毅然转身,用手捂住袋子上的窟窿跑了起来。
大家看看,我引用的第二集中的一段,和后面发挥出来的区别了吗?
能够看出是小说和剧本的区别吗?
是有动作和没有动作的区别的区别吗?
能因此说我写的是“小说”而不是剧本吗?
大家都知道,在故事(或者小说)到分镜头之间有个“中间形态”,称作“文学脚本”或曰“文学剧本”,我现在写的就是——电视剧《黄道婆》的文学剧本。
即便有必要加强剧本的动作因素,我也能胜任,不用再另找编剧了。是我最了解背景,人物性格特征和故事走向,特别是细节的设定。
我觉得我最初的画面,就能表达我对主题的追求。
至于,城外的贞莹感受到了城内父母的喊话——这个情节看上去有些突兀,实际上观众接受并没困难。实际拍摄中加的戏份子也不多,只不过多了两句台词而已。
——《关于黄道婆》(注:是我刚刚完成的六十集电视连续剧)
当蒙军攻进行朝皇城后,在黄蹀躞的帮助下,贞莹奋力挖开最后一层城墙,尽管下面还有很高,但是,她在黄蹀躞的帮助下,下缒了下去,摔了一个跟头,幸亏那包棉籽垫在下面,才没有受伤,但也在地上趴很长时间才爬起来……别的女人都不敢下去了。
上面这段话,来自我的剧本《黄道婆》第二集,一位制片人看后说,这是写小说,而不是剧本。
我的这段话后面还有两句:
向东去了,一个孤独弱小的身影。
别的女人都不敢下去了。
而一位导演认为,如果只为了表现她逃跑成功了,写到这种程度足矣。
写这部剧本初稿的时候我脑袋里想象到的舞台效果就是十五岁的贞莹在黄蹀躞(黄道婆的父亲)的帮助下逃出了蔡州。一个人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镜头如此即可,我觉得我用的就是电视语言或曰画面语言。当然了,这段话放在长篇小说里也完全可以。我还可以把这一段话分解成两段含有有“动作提示”的语言。
第一段:
贞莹拿着铁铲掏洞,没有几铲下去外面透过一丝光,又几铲下去,洞口明显增大,她探出头,向下看看,距离地面差不多有两人高。
黄蹀躞:我看看。
然后,黄蹀躞把头探出去又收了回来。
黄蹀躞:是有些高。头能出去身子就能出去。这样吧……,
(黄蹀躞几把脱下衣服),你拽着我的袖口,我拉着你下去一段。
贞莹迟迟疑疑的拽住了衣服的袖口。
黄蹀躞:脚先伸出去。
贞莹一手拽着黄蹀躞的衣服,一面将脚从洞口伸出。
(镜头)城墙外能看见从洞口爬出来的女孩,尽管她拉着黄蹀躞的衣袖,但是,脚还是没有够到地面,但也只好松开手。摔了一个跟头,背在背上的棉籽包裹垫了一下,看来一点也没伤到,她镇定了一会儿,爬起来就跑。
第二段:极度煽情(接前)
贞莹爬起来就跑,猛然站住,原来她背在背上的装棉籽的包裹在落地的时候垫在身子下面,包裹咯坏了,裂开一条小缝。棉籽掉落了十几粒,她一手捂着露窟窿的袋子,一面弯腰捡起地上的棉籽。
场景转换:
完颜承麟和徒单氏(贞莹的父母)依偎在一起,身上已经插进了十几只箭。这时,完颜承麟又身中一箭,他颤抖的喊出一声,“孩子,快跑!”身中数箭的徒单氏,猛然睁开眼睛,吐出了两个字,“快跑!”
场景转换:
贞莹猛然站起来,她似乎听见了完颜承麟和徒单氏的呼唤(空中有完颜承麟和徒单氏的呼叫声音),毅然转身,用手捂住袋子上的窟窿跑了起来。
大家看看,我引用的第二集中的一段,和后面发挥出来的区别了吗?
能够看出是小说和剧本的区别吗?
是有动作和没有动作的区别的区别吗?
能因此说我写的是“小说”而不是剧本吗?
大家都知道,在故事(或者小说)到分镜头之间有个“中间形态”,称作“文学脚本”或曰“文学剧本”,我现在写的就是——电视剧《黄道婆》的文学剧本。
即便有必要加强剧本的动作因素,我也能胜任,不用再另找编剧了。是我最了解背景,人物性格特征和故事走向,特别是细节的设定。
我觉得我最初的画面,就能表达我对主题的追求。
至于,城外的贞莹感受到了城内父母的喊话——这个情节看上去有些突兀,实际上观众接受并没困难。实际拍摄中加的戏份子也不多,只不过多了两句台词而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