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礼,求之四夷”,既远又近的东夷人跟华夏是什么关系?

以前历史界曾经有个众人皆知的笑话,韩国人绘制的古代地图,竟把中国北方的东部也划入了古代朝鲜版图。

笑话归笑话,但是如果换一种思维。比如说,把这个版图的“朝鲜”标记改为“东夷”,这件事就不好笑了。

因为中国史书也曾这么写过,古代的“东夷”,就是从东北亚一直延伸到淮河流域。

夏、商时期的东夷人居住地区

今天提出这个观点,肯定会有很多人质疑这是异想天开。今天,青史君通过各种史料来佐证一下,看看这个观点有没有道理。

东夷析意

“前四史”中的前两部《史记》《汉书》是东夷的开篇之作《朝鲜列传》,一开场就是大手笔,写了汉武帝怎么吞并卫氏朝鲜,而且还是跨海作战,经过一年的艰苦作战和外交斡旋,终于让卫氏朝鲜投降,并设立了汉朝海东四郡。

但是,这两部正史也只讲到了卫氏朝鲜征服战,真正开始有关于东夷系统描述的,要到《后汉书》里才有。其他则散见于比《史记》更早的《礼记》《竹书纪年》等记载中。

《礼记 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

“夷”就是“柢”的意思,也就是树根,成语“根深柢固”即有这个意思。古代认为东夷人天性柔顺、仁而好生,东方“有君子、不死之国焉”。

可见,东夷这个称呼对中原来说并非贬义,甚至带有“根”的含义,其追根溯源,华夏形成跟东夷紧密相关、源远流长。

西晋末年,慕容氏初代雄主慕容廆就说过:“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东夷”。以示自己并不算偏鄙蛮人,也是华夏旁支一分子。

东夷分为九夷

东夷历史悠久,史料中关于夏朝的记载有很多关于东夷的。大禹的孙子、启的儿子“太康失德,夷人始衅。”后来太康的侄孙子少康有能力,国家又蒸蒸日上,史称“少康中兴”,东夷人又纷纷归附。

《竹书纪年》记载:后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七年,于夷来宾,后少康即位,方夷来宾。

这段记载不仅说明了少康时期,东夷中的方夷前来归附,还说明了夏朝时东方共有九夷。这在《后汉书》中也得到了佐证。

《后汉书 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孔子曾有愿望“欲居九夷”(《论语 子罕》:“子欲居九夷”)。为什么呢?因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中原礼教崩坏、战乱频繁,孔子的学说无人理睬,对世道深感失望,想离开这个乱世,追寻乐土,跟后世避居“桃花源”的想法差不多。

而九夷所在中原东部的边缘地区,就是当时人们公认的乐土。

那么就有了一个问题,“九夷之地”究竟包涵那些地区?

截至西周早期东夷人的几个集中居住区

九夷之地的范围

东夷之地的原始核心区域,一是在孔子居住的山东一带,也就是齐国、鲁国故地,其中东夷一部迁徙到了淮河流域。二是在东北亚一带,以古老的扶余国为代表。

从夏朝开始,山东地区的东夷和中原政权之间时战时和,民族之间有了融合,“或服或衅,三百余年”。到了夏朝末年,武乙衰微的时候,“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

说明东夷在夏朝末期进入了淮河流域,跟中原地区进一步融合。

再讲讲西周建立后齐、鲁两国跟东夷的关系。

周初封国、吕尚齐国及东夷、淮夷地区

为什么说齐国之地原本是东夷?《史记》讲的清清楚楚。

周武王伐纣成功,成为新天子,把功劳最大的太公望吕尚(也叫姜尚)“封师尚父於齐营丘。营丘在今山东淄博一带,当时吕尚去的时候,莱侯来讨伐,姜尚就跟莱侯作战争夺营丘。

为什么这个莱侯会来跟姜尚作战呢?是因为“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史公还特地点明了“莱侯”是什么:“莱人,夷也”!

所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周武王将东夷莱人的土地封给了吕尚,东夷首领莱侯应该是殷商的一个封国领主,当然不愿意轻易就范,所以跟吕尚打了一仗,结果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吕尚战胜后,靠着行使德政,成功笼络当地东夷人心,齐国由此成为大国。

《史记 齐太公世家》: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所以,齐国就是吕尚通过征服东夷中的莱人而建立起来的,后世齐人的主体就是东夷人。

周公辅佐成王,镇压淮夷,巩固鲁国

至于鲁国,在西周开国时,武王“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至于周公没有就国的原因,一方面原因是需要留在京城辅佐天子;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靠近鲁国一带的淮夷尚未臣服。

事实确实如此,后来周公让儿子伯禽先去就国,“淮夷、徐戎亦并兴反。”通过平定他们,鲁国才安定下来。

武王逝世后,周成王年少,武王的弟弟周公辅佐,武王另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怀疑周公要篡位,在淮夷地区招兵买马掀起叛乱,“管蔡作乱,淮夷畔周”,周公征伐淮夷,诛杀管叔、流放蔡叔,巩固了鲁国的统治。

值得一提的是,淮夷虽然被打败,但一直延续到秦朝还存在。“秦并六国,其淮、泗皆散为民户”,说明这个地区的的淮夷已经被国家上了编户,成了纳税人,跟中原其他地区的人民区别不大了。

战国时期的淮夷地区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西周的建立对于东夷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东夷生活的核心区域被齐国、鲁国等占据,南边一部的淮河流域还有一些淮夷,后来被楚国、秦国统治,等到淮夷被彻底同化后,后世的“东夷”就专指东北亚的夷人。

所以,九夷之地的范围,曾包括现在的山东、淮河流域,也包括东北亚。而春秋时期孔子说要去的九夷之地,应该是专指东北亚的东夷之地。

这个在朝鲜《三国史记》中得到佐证“(东夷)天性柔顺,异于三方(与西戎、南蛮、北狄不同)。故孔子悼道不行,欲浮桴于海以居之。”

东北亚之东夷:传承中原文明

西周建立初,就有关于东夷中的一支肃慎来献弓矢的记载。肃慎是女真族的祖先,生活在东北亚比较遥远的地区,中间还隔着扶余国,可见当时东北亚夷人与中原地区存在较多联系。

《后汉书 东夷传》说:及武王灭纣,肃慎来献石砮、楛矢。

而关于扶余国,还保留着很多殷商人的习俗。

比如扶余人“饮食类皆用俎豆”,“俎豆”就是青铜礼器、食器。扶余人的青铜文明只能来自于中原的殷商文明。

又比如扶余贵族“杀人殉葬,多者以百数。”这跟商朝的殉葬制度极为相似,而且殉葬成为东夷各国的普遍现象,包括文明发端较晚的新罗、日本。

此外,扶余人衣制尚白,跟商朝一样。扶余国有宫室、仓库、牢狱等不同于落后蛮族的设施。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古老的扶余人是深受殷商文明影响的一支东夷。

《后汉书 东夷传》中有一句很点题也很震撼的话: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

认为中原失去的礼仪传统,要到四夷(东夷)去寻找。

为什么本文要重点讲扶余国的殷商文明?因为后世同样作为东夷重要民族的高句丽、百济这两个国家,就来自于扶余。

先秦时期东北亚之东夷

东夷乐土

回到孔子想去东夷的事儿。东夷之所以为孔子所向往,是因为东夷人曾被商末的贤臣箕子所教化,故而民风淳朴,路不拾遗。

借用朝鲜人写的《三国史记》关于东夷人的自评:箕子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设禁八条。是以其民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饮食以笾豆。此仁贤所化也。

对于春秋战国的乱世来说,东夷是和平乐土的象征。在战国与秦末,《后汉书》和朝鲜史书《三国史记》均有记载中原流民为了避乱迁徙到辽东和朝鲜半岛。流民数量很庞大,乃至在朝鲜半岛南部诞生了一个新的民族“辰韩”。

辰韩”跟“秦韩”谐音,是“三韩”之一。有很多记载能够证明辰韩就是秦人。比如他们的老人自称就是为了逃避苦役,从秦朝逃亡过来的,当时生活在朝鲜半岛南部爱好和平的马韩人慷慨好客,让出了东界土地给秦人居住。辰韩人的语言口音、称呼习惯都跟秦人接近。

《后汉书 东夷传》: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

结束语:

1、夏商之际,东夷人的居住范围,曾从东北亚延伸到淮河流域。其核心区域是山东地区和东北亚地区,山东地区在齐鲁两国故地,东北亚地区以扶余国为代表。

2、东夷历史源远流长,拥有过灿烂的文明,可以说不输于中原文明,青史君参观过山东博物馆的东夷馆,其黑陶、白陶、红陶的精美程度,在国内同时期的各种文明中首屈一指。东夷人在西周初期战败的原因,可能是金属武器要落后于中原地区。

3、东夷的概念,因山东地区、淮河流域的东夷被同化,从秦朝以后,东夷专指东北亚(包括三韩和倭国)的国家和部落。而东北亚的东夷,以高丽、百济的“母国”扶余国为例,曾受到中原殷商文明的深远影响。而另一个重要国家新罗,来自“辰韩六部”,“辰韩”即“秦韩”,其构成很多来自于秦朝避乱的中原人士。

可见,“东夷”跟“中夏”是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的,其中还包括了相当的血缘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