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补是狗肉

    

                                  ‍    刘述涛

每到数九寒天,一大帮好朋友坐在一起,总会在一场漫不轻心的聊天当中,忽然有某个人提议,说哪天去弄条狗来炖,好好的补上一补。刹时间,坐着的人都眼前一亮,来了劲头,这个说去哪买狗,哪个说到哪里炖,还有人说,我家还有好酒,我到了那天带来。一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开始对狗肉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就把狗肉端在眼前,大块朵颐起来。

这时候的狗肉,成为了每一个人这段日子里的生活向往,生活渴望,他们都知道冬天吃狗肉进补是对自己身体最好的一种奖励。自然,这场本来约定好人员约定好了地点的狗肉大宴,也会不时有人要加入进来,不同意还不行,都是至亲好友,都是一半赖死一半不要命的主。而大家也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渴望着能在寒冷的冬季里,找到最原始的开心和快乐。至于吃什么,多个人,多双筷子的事。真的哪又吃得了多少,而是同谁在一起吃,才是真正人生中的乐事。

显然,吃狗肉,最不能少的就是酒,还一定得是家里酿就的那种纯糯米酒。用烫壶装好,放在后锅里慢慢的热,等到狗肉快好了,一壶酒也烫得滚烫滚烫。此时,一口酒,一口狗肉,就算是神仙也不过如此。

我小的时候,常听家里的大人说,狗肉上不得正席,以为是当地的风俗,认为吃狗肉是打狗散场,表示不好的兆头。长大之后,才慢慢明白,这是吃狗肉讲究,而且用火的时间长,不适合办酒席,东家也没有那么多的柴火来炖狗肉。何况狗肉也不同于一般的肉,会做的做得好吃,端出多少,吃掉多少。不会做的,不但不好吃,而且腥味重,没有人下筷子,怎么端出来的,也怎么端回去。也正因为如此,爱狗肉的爱得要命,不爱狗肉的也嫌弃得要死。

从古到今,史书上都有对狗肉的记载,说到做狗肉的考究。据《周礼天官》中文字记载,当时的狗肉已是“六膳”(牛、羊、豕、犬、雁、鱼)之一。食狗肉要要让医生把脉,并规定非秋冬季,不能够食狗肉。要求“凡会膳食之宜,……犬宜粱”,因为“犬味陵而温,粱米味甘而微寒,亦是气味相成。”粱米,是小米,微寒,狗肉则热,力求温寒想配,相辅相成,发挥狗肉最大的温补作用。这也就不奇怪,夏天吃狗肉的人少,吃了大人会骂,说是夏天吃狗肉吃了会生疮长疖,是不要命了的表现。

有医生,就将狗肉作为食补的一味佳药,让人多食狗肉,说可以补绝伤、补血脉、补胃气。最早的医书中还记载,狗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治脾肾气虚,胸腹胀满,鼓胀,浮肿,腰膝软弱,寒疟,败疮久不收敛。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最有名的杀狗卖狗肉之人是樊哙,樊哙跟着刘邦混,是西汉的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但在《史记樊哙列传》中,开篇就一句话:“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而最爱吃狗肉的人,自然就是汉高祖刘邦。他天天到樊哙那里赊狗肉下酒,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好友,打江山自然也是好兄弟齐上阵。

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非常爱狗肉的好汉鲁智深,他说,闻见狗肉香,神仙也跳脚。《水浒传》里对鲁智深吃狗肉有非常详细的描写,说店家取了半条狗肉,捣些蒜泥放在鲁智深面前,鲁智深拿起那狗肉蘸着蒜泥,一连喝了十来碗酒。吃得只剩下一只狗腿,酒也喝下一桶。足可见,中国人爱狗肉,那是爱到骨髓里面去了。食狗也成为一种风气。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食,特别是当下的一些爱狗之人,和一些信佛之人,更是觉得狗乃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怎么可以分而食之?我对于这样的人,也是尊重有加,从不在他们面前点狗肉,更不会当着他们的面食狗肉。我知道,自己是爱狗的,也爱食狗肉,这就如我信佛,也食人间酒肉一样。我总觉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只要心中有佛,佛就在我心中。所以,但凡哪个人同我说,到了那天炖狗肉,喝好酒,我也就两眼放光,心中期盼,属于典型的好恰婆一个,一哇恰,拾上壁,一哇做,面摞摞。

近些年,在吉安行走,才发现,吉安人也爱吃狗肉,也是一说到狗肉就两眼放光,这个说要放沙姜,那个说要放桔皮。还有说要多放辣椒,炒出来才一吃全身都出汗,爽!所以,一到了冬天,也是一听说哪有狗肉吃,就一跌一爬往前奔。

心想,其实现代的人哪个家里没吃,哪个家里又买不起狗肉?爱凑在一起,看着大火慢慢炖狗肉,闻着锅边冒出来的香气,谈着一些远远近近的事情。大家所想要的就是这种滚烫如火的气氛,要的就是这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气与冲动。何况,狗肉本身就属阳,能压邪去晦,一个人吃了狗肉,快乐在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里流淌,阳气和正气又回到了身上,在这个冬天,走到哪,都能够感受到一股子旺旺的生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