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争夺战开启:国轩120亿电池材料基地正式开工!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叠加储能、船舶、电动工具、电动两轮等细分市场需求驱动,动力电池企业扩产脚步不停歇,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将迈入TWh时代。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锂、钴、镍等电池金属及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一路上涨,各家企业对关键资源的争夺战已然打响。
为了缓解成本压力,6月23日,肥东国轩电池材料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项目位于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占地面积约2280亩,预计24个月内竣工投产。
该项目总投资预计12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涵盖汽车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加工制造,包括电池回收、负极、电解液、功能材料、电池外壳等,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100GWh的动力电池产能配套,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1

配套100GWh动力电池产能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肥东国轩电池材料基地的开工,顺天时、占地利、聚人和,不仅将助推国轩高科建成100GWh电池产能的配套供应链体系,也将推动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实际上,包括肥东项目,国轩目前在合肥本部、合肥经开区、庐江、宜春、南京、青岛、唐山、南通、柳州等地已建有10大生产基地
根据规划,国轩高科2020年产能规模实现28GWh,计划2023年达到80GWh,2025年达到100GWh。
因此,为了跟上未来产能材料需求,公司加大在动力锂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建立了从材料端到产品端的产业链垂直布局,先后投资了正极、正极前驱体、隔膜、铜箔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1月中旬,大众国轩年产3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在庐江开工,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全部竣工投产,届时将具备年产30000吨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和低成本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
3月12日,公司宣布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和合肥国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开展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业务以及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3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与宜春矿业设立合资矿业公司,首次布局上游锂矿资源。公开信息显示,宜春市规划碳酸锂年产量超12万吨,可供218GWh磷酸铁锂电池或169GWh NCM三元锂电池使用。
与宜春矿业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公司生产成本控制能力,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布局上游锂矿资源。
5月22日,国轩宜春锂电新能源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115亿元,规划在宜春经开区建设碳酸锂生产、锂电池配套材料等产业化项目。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计划2022年底建成投产,二期项目计划2025年底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2

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特斯拉等开启资源争夺战
在原材料涨价的大背景下,不仅仅是国轩,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LG化学等国内外电池企业,特斯拉、宝马、大众、丰田等国际车企纷纷开启了纵向一体化的布局。
为避免资源“卡脖子“,除了签订长单合同的方式之外,更多企业采取合资、入股等方式来深化合作,保持更强的话语权和议价权。
例如宁德时代入股了北美锂业、Pilbara、Neo Liquitium Corp等国际锂矿企业,与天华超净、德方纳米等成立合资公司。
比亚迪投资西藏矿业18%股份、与青海湖盐成立合资公司、在格尔木成立锂电材料有限公司。

亿纬锂能此前18亿元入股华友钴业,与德方纳米合作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基地项目。

同时,车企如特斯拉,其已与嘉能可、雅化集团、赣锋锂业等签署采购协议,保障锂盐供应。锂电池材料商如赣锋锂业、杉杉股份等绑定头部企业,扩产规模迅速升级,推动更多企业开启IPO之路。
此外,这场激烈资源争夺战促进多元化技术路线涌现,譬如四元电池、无钴电池。今年4月,蜂巢能源宣布无钴正极材料正式量产下线;LG化学将于7月开始向特斯拉供应NCMA四元电池。
因此,无论是从电池企业还是材料产商抑或是车企角度来看,围绕优质资源的争夺关系着自身产品的成本高低,影响着企业未来市场的发展格局。随着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这种竞争也将趋于白热化。
声明: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
昨日看点:总投资56亿元,锂电新贵又一项目落地

点击关键词  获取相关资料

研究报告:全球锂电池报告 | 锂电两轮车报告 | 数码锂电池报告 | 汽车动力电池报告 | 储能锂电池报告 | 锂电正极材料报告锂电负极材料报告 | 锂电隔膜报告 | 锂电电解液报告 | 锂电铝塑膜报告 | 锂电碳纳米管报告 | 锂电设备报告 | 报告定制
起点展会: CPSF2021中国(国际)共享充换电技术展暨论坛 | 第三届(2021)中国锂电及两轮车产业生态大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