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小保:一文诠释保险代理不得不面临的两大难题!
网络经济的发展,给保险业带来了增量市场,与此同时,随着网民规模的扩大,用户的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都需要通过网络来触达。2018年保险业保费规模为3.8万亿,比上年增长4%,过去“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行业发展需要,行业和用户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痛点。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运用到保险行业,网络保险的概念将会与保险科技理念高度融合。
保险业经历了2011年至2017年的高速增长期,原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6.9%,但到2018年,在监管主动进行业务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保费收入增长仅为3.9%,行业发展的平缓期仅为16.9%。所以,在产品和渠道创新上深耕细作,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强化保险科技赋能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一、行业发展陷入瓶颈
据中国保险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2015年的四年时间里,互联网保险的保费收入增长接近20倍,2015年的互联网保险渗透率达到9.2%。但是从2016年开始,互联网保险保费增长陷入停滞不前,开始萎缩,渗透率连年下降,到2018年仅为5%,其主要原因是保险业政策对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影响,对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连年的下降。
网络保险销售渠道主要分为官方自营渠道和第三方渠道。在渠道侧市场份额方面,第三方渠道是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在互联网保险整体保费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通过第三方渠道产生的保费仍保持着快速增长。但是在互联网人身险领域,第三方渠道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与官方自营渠道相比,第三方网络平台拥有更多的用户场景,而专业保险中介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两者都不仅仅是营销方式的转变,更是赋予了互联网保险的核心意义。
二、获客成本居高不下
在传统保险业中,中小险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平摊成本,致使其承保亏损。虽然从理论上讲,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可以独立在互联网上开展保险业务,不需要设立线下分支机构,可以从理论上降低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但从市场表现来看,盈利问题仍然困扰着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发展初期的经济尚未体现,而且掌握客群的第三方渠道。
用网络思维构建保险的网销渠道,实现流量变现是互联网保险最初的商业逻辑,但由于保险产品本身具有低频、非刚需特性,单纯的流量模式无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因为转化率低,所以获客成本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而且依赖于具体的互联网场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用户的保障需求,保险的需求度相对较强,比如航旅出行场景下用户购买意外险的意愿更强,众筹平台下用户对健康保障更直观的认识,转化率会相对提升。所以,拥有优质场景的第三方平台开展保险经纪代理业务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对于缺乏业务场景的第三方平台而言,精细化运营、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提升服务质量来维护客群利益是发展之道。
互联网保险在服务领域的创新能够提升用户购买保险的全流程体验,包括产品售前的保险咨询、保险顾问;售中的投保核保、保单管理;售后的便捷理赔及服务延伸,而在渠道和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用户的保险购买体验也是互联网保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金融科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保险业也同样需要科技手段不断赋能,未来互联网保险概念将逐步与保险科技理念相融合,推动保险产业链的重塑,为保险业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