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天地中心”历史建筑群
Historic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The 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
入选时间:2010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iii)(vi)
地理位置:N34 27 31.49 E113 04 03.79(太室阙、中岳庙)
N34 29 34.94 E112 58 37.21(少室阙)
N34 28 26.92 E113 02 28.48(启母阙)
N34 30 05.83 E113 00 57.34(嵩岳寺塔)
N34 30 26.06 E112 56 07.85(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
N34 29 36.20 E112 59 55.92(会善寺)
N34 28 55.00 E113 01 37.93(嵩阳书院)
N34 23 58.97 E113 08 28.48(观星台)
遗产编号:1305
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北京时间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岳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观星台等8处11项,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
中岳庙: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总面积11万平方米,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与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阙是一种古代建筑物,常置于帝王所居的宫门前面。它常是两个一组,分立于行道两旁。现存的中岳汉三阙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石雕极品。太室阙在中岳庙门前约500米处,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正阙高3.92米,副阙高2.16米,两阙间相距6.75米。阙由长方形大石块垒砌而成,上面用巨石雕成“四阿顶”。正阙四面雕刻着人物、动物、车马、剑舞等图像,形态生动,线条流畅。副阙刻有题额和铭文,篆隶参半的书法反映了由篆到隶的字型过渡。少室阙在少室山下邢家铺村西面,为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正阙高3.96米,副阙高2.65米,两者相距6.75米,阙壁遍布雕刻图像,是汉代雕刻艺术的杰作。启母阙在万岁峰下,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阙高约4米,两阙间距离7米。铭文为小篆体,是汉代书法难得的精品,文中记述了夏禹父子治水的事迹。阙身刻有图像60余幅。
会善寺:位于嵩山积翠峰下,山清水秀,林深谷幽,是佛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佛寺之一。会善寺大殿为元代少有的现存实物建筑,结构严谨,保存完整,其斗拱、角梁等典型做法,反映了元代建筑技术的重要特征,其建筑形制、技术对我国建筑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会善寺的文物还包括山门、砖塔、经幢、佛座和大量碑碣、造像、塔铭。现存的主要碑刻有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北齐《会善寺碑》、唐《道安禅师碑》、《会善寺戒坛记》等,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城北峻极峰下,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以理学著称于世。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嵩阳书院的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前的风格,共由五进院落组成。首为先师祠,供奉与书院有关的先师先贤,其后为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两侧配房原为“程朱祠”、书舍、学斋等。院内廊房墙壁上镶嵌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字留言。
嵩岳寺塔:位于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塔高37.6米,底层直径10.16米。塔基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砖铺甬道。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4.75米。嵩岳寺塔的轮廓线各层重檐均向内按一定的曲率收缩,轮廓线非常柔和丰圆。
少林寺:位于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是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寺西约250米的塔林,为历代和尚的墓地,有唐以来历代的古塔230余座,是中国最大的塔林。塔的形制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其中唐“法玩禅师塔”是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砖塔,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而成,塔门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元“照公和尚塔”是一座单层密檐式砖塔,叠檐五重,造型秀丽。初祖庵是为纪念达摩始祖面壁而修建的,修建于北宋年间,以丰富多样的石刻而著称。初祖庵大殿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观星台: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观星台由台身与石圭、表槽组成,台身上小下大,形似覆斗;台面呈方形,用水磨砖砌造。台高9.46米,北面设有两个对称的出入口,筑有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簇拥台体,使整个建筑布局显得庄严巍峨。由台底到台顶,有凹槽的“高表”,凹槽正北是三十六块青石平铺的石圭(俗称量天尺)。石圭通长31.19米。观星台附近为周公测景台,为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天文官南宫说刻立的纪念石表。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嵩山被认为是中国中部的神山。在河南登封附近这座1500米高的山下,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8群建筑物和古迹,包括三座汉阙——中国最古老的宗教建筑遗存,庙宇,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建造过程经历了九个朝代,这些建筑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于“天地中心”的认识,以及对于这座山的宗教神权的崇拜。登封历史建筑群充分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对于礼仪、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专注。
Mount Songshang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entral sacred mountain of China. At the foot of this 1500 metre high mountain, close to the city of Dengfeng in Henan province and spread over a 40 square-kilometre circle, stand eight clusters of buildings and sites, including three Han Que gates - remains of the oldest religious edifices in China -, temples, the Zhougong Sundial Platform and the Dengfeng Observatory. Constructed over the course of nine dynasties, these buildings are reflections of different ways of perceiving the 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power of the mountain as a centre for religious devotion. The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clude some of the best examples of ancient Chinese buildings devoted to ritu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