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文化】纷纷暮雪下辕门,有书共读且资身

唐代白居易曾有一首《夜雪》写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能带来如此压枝、折枝声的雪花,想来唯有“至此而雪盛也”的大雪时节。
12月7日,农历十月二十三,今日大雪。
时光荏苒,转瞬间冬季已经过半。
十月为寒月,十一月为冬月,十二月为腊月......寒冬腊月已经正式开始“营业”。大雪过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会降到0°甚至以下;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感受到更凛冽的风,以及能踩出“咯吱咯吱”声的飞雪。
此时的天地之间,清幽寒冷,风烟俱净,山河素裹,草木萧瑟。深冬时节虽然寒冷,但却能让人的心,更加沉静。
大雪藏冰,是古人消夏的最佳方式。
在古代,为了能顺利度过炎炎夏日,无论官府民间,都有储藏冰块的习惯,沿袭三千年之久。《诗经·七月》就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入凌阴”的诗句,“凌阴”即为冰库。至于管理冰库的人,《周礼》中明白无误的记载着“凌人,掌冰”,故称之为“凌人”。
或许因为藏冰极难,古时每逢宗庙祭祀,冰块往往都是不可或缺的贡品之一,“荐冰”即是此意。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是美好期待,也是有据可依的现实存在。
据测算,每1000克的雪水中,所含氮化物大约为7.5克,是普通降水的五倍之多。为此,每一场降雪,都相当于为农田施加了一次氮肥。加之雪水悄然无声却绵绵持久的浸润,以及消融时候的降温,不仅温柔的滋润着土地,也有效的扼制了土壤中害虫的生长。农谚有云,“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表达的正是雪水对农田的积极作用。
大爱无声,温而厉。
打雪仗,赏雪景,也是冬日里雪花带给我们的快乐。
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杭州城内的达官显贵们在大雪天,会堆出“大小雪狮儿,并以金玲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以供赏玩”。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大雪之后日渐寒冷的天气,对人的身体也会产生巨大影响。
无论是血压气管,还是肠胃等,都会因为温度的降低而出现不稳定的波动状态。此时,增强免疫力就显得格外重要。飘散着中药味道的各种老汤,五谷杂粮熬就的滚烫稀粥,以及清淡却必不可少的各类蔬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尽管寒冷,开窗通风却必不可少;早睡晚起时,保持室内空气的湿润,都是可以令我们更加舒适的方式。
在天寒地冻、漫天飞雪的时节,古人也为我们立下了很多著名的诗句。
无论是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亦或李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然极尽孤独,但却也是超然独立的存在。诚然,恶劣环境下,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但此刻坚定的每一步,都是对未来最好的计划与安排。更何况,广阔的时空,也给了我们提点。——此时,正处在“比卦”时空。
若从古文字形的角度而言,“比”如两人并肩而立,互相扶持。显然,此刻正是冰雪难以消融的季节,行走在路上的每个人都有摔跤的可能。如果能有你我之间的携手同行,自然会稳妥许多。
择善而从,不盲目跟风,正是解决当下困境的最佳方式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