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 | 新型研发机构究竟如何推进国际化

一、新型研发机构简述

新型研发机构是多方共建,集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及人才培育一体的企事业法人机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产学研资的连接通道,积极从事产业中的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科技企业孵化等服务,力图通过其特殊位置优势将实验室中的项目更加有效地推向市场,打通、整合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商品化的创新链条,推动实验室成果对接市场、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前进发展。

根据研发机构在创新链中发挥的作用,国内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可分为两大类。

(一)全链条服务型

该类研发机构一般具备基础研究的功能,拥有基础研究所需的实验设备、人才等,在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创新全链条过程中提供服务,此类新型服务机构建设主体多为科研院所。例如,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二)应用服务型

该类研发机构一般基础研究功能薄弱,其研发多集中于共性应用研发阶段,拥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阶段提供服务,此类新型服务机构建设主体多为企业或地方政府。例如,江苏省产业技术研发院、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虽然以上两类新型研发机构在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培育创新人才等方面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但相比国际知名新型研究机构、国内顶层设计设想仍旧存在巨大差距。第一,国内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视野有限,目前多数仍旧集中于为国内产业服务,国际化能力较弱,尚未形成较强的全球服务能力。第二,国内新型研发机构以政府或公共资金支持发展为主,尚未探索出有效的市场化持续盈利模式。第三,大多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研发能力较弱,甚至没有研发能力,对于其全面服务支撑作用有限。第四,尚未发挥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基础研发领域对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带动作用。

目前形势下,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国际化提升自身经营水平与服务质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国际化对新型研发机构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国际技术创新压力带来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动力。与国际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将促使研发机构探索前沿技术、产业共性技术、企业关键技术、行业技术标准等,提升科研能力国际竞争力。第二,通过国际化进程推动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建立,通过标准制定打开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加有力的位置。第三,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将带来国际人才流动,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到中国工作的同时输出国内研发机构现有人才至国外进行培养与交流,依托人才交流开拓机构间多方面交流。第四,研发能力提升、人才流动等一系列国际化措施,将开拓国内研发机构国际视野,建立更加广泛的信息交互渠道,发掘更加敏锐的行业发展趋势研判能力,形成更加高效的服务及盈利模式。

二、典型案例

(一)全链条服务型

1.台湾工研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地区为实现岛内经济转型,在1973年整合各处的联合工业研究所、联合矿业研究所和金属工业研究所,合并成立岛内最大的非营利性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40多年来,工研院始终以前沿实用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发展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机构,被誉为“创新引擎,台湾产业成功的推手”,并且成功孕育了台电、台积电、台湾光罩等世界知名企业。

近年来,工研院一直利用其技术研发能力为核心进行市场化转型,通过其技术和专利的产业化实现盈利。工研院在其技术研发领域的选择上,始终坚持以产业为导向,注重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错位发展。学术界主要承担基础研究,产业界主要承担技术的生产和销售,而工研院则专注于前瞻性共性技术领域的研发,根据产业需求决定自主研发方向,与企业进行双边开发或契约委托,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工研院围绕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进行上下游辐射,构建“自主研发/关键技术和专利引入→技术转移→初创企业→上下游各环节多家初创业→企业聚合→产业”的路径,打造产业创新链提升自身研发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工研院为台湾地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通过“技术+人才”双输出的模式,向企业转让其技术成果,即通过技术和人员整体向企业转移的方式加快技术的产业化转换,成为衍生公司的基础。工研院每年会有10~15%的人才(约500~800人)流动到产业中去,并与工研院持续保持联系,甚至可以选择重新回到工研院工作。同时,工研院设立“前瞻研究奖”,积极招揽全球优秀科技人才到台湾地区工作,增加人才储备,并通过为员工提供海外进修等方式鼓励优秀人才。

2.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简称“北生所”)成立于2004年,它的建立是中国政府在发展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战略之一,是由中组部、科技部等八部门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的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已成为培养青年科学家的“黄埔军校”、重大原创成果的“产出高地”,截至2016年7月,北生所吸引、培养的海外青年科学家已近50位,累计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4篇,跻身国内外同类领域研究机构第一方阵。

北生所建设初期就以“出成果、出人才、出体制”作为目标,不断探索适合基础研究的全新体制与运行机制,高薪招聘全球人才,营造自由自主的工作氛围,形成类海外工作的研究环境。第一,北生所实行特定拨款制度,经费支持长期稳定,大幅减少研究人员申请经费的时间,同时,为所内研究人员提供科研试错的可能性,为全球招聘提供有利条件。第二,北生所实行所长负责制,不受行政干扰,所长由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任命、考评。研究所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自主确定聘用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职称,指导委员会仅负责把握研究所的发展方向,为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作出评估、提供建议,并为北生所推荐人才。第三,创新内部管理,按制度办事,简化程序、减少矛盾。北生所只有一位所长和副所长,其任务是协调和为研究人员提供服务。所内按照技术模块成立辅助中心,为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服务,行政管理则围绕科研工作着力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大型仪器设备统一购买、集中管理、共享共用,减少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第四,北生所采用人才公开招聘的机制,在全球公开招聘属于创新高峰期的一流海外青年人才,采用每五年考评一次的方式,减少每年考评对科研人员产生的时间、精力等的浪费。

(二)应用服务型

1.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简称IMEC,成立于1984年,是比利时弗兰芒地方政府为响应鲁汶大学Van Overstraeten教授关于推动欧洲跨院校微电子研究合作倡议而建立的非盈利性组织,30多年来始终秉承“研究开发超前产业需求3~10年的微电子和信息通讯技术”的使命,以前沿共性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

IMEC的最初成立目的仅仅是为了发展本地微电子产业,但由于比利时资源及相关产业不足以支撑IMEC正常运作,为了持续发展该中心提出“国际化合作”主张,并选取英特尔为第一个合作伙伴,打响了口碑第一站。时至今日IMEC研究经费中有超过80%来自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领先的国际化微电子研究机构,与美国英特尔、IBM并称为全球微电子领域“3I”。IMEC除鲁汶总部外,在比利时伊佩尔、美国加州、中国上海、日本东京、台湾新竹等地均设有代表处,参与全球合作。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采用的国际合作模式共有4种,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产业联盟计划”(IIAPs),与全球合作伙伴开展联合研究,另外三种分别是与当地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受邀与企业开展双边合作,申请参与欧洲政府项目。

(1)与产业界开展多边合作

产业联盟计划(IIAPs)为IMEC与产业界开展联合研究的最主要合作模式。针对领先市场需求3~8年的项目,联合数家甚至数十家全球有实力的企业,攻克某项产业应用前的技术瓶颈。IMEC与合作伙伴共享研发费用、科研人员、知识产权,共担风险,合作伙伴企业根据其与IMEC签订的合同、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不同,享受不同的权益。

(2)与高校、企业开展双边合作

针对领先市场需求8~15年的基础研究,与高校通过互换学生与研究人员、成立工作组等方式开展合作研发,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经费。IMEC通过基础研究积累基础知识产权,对于有潜在产业应用价值的技术组织产业联盟计划继续推进。

针对领先市场2~3年的应用开发型项目,企业邀请IMEC进行双边合作,弥补自身不足,IMEC则根据合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参与欧洲政府项目

IMEC通过申请参与欧洲政府机构资助的研究项目提高自身研究水平。

2.德国弗朗霍夫协会

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简称“弗朗霍夫协会”),成立于1949年,是联邦德国政府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为加快经济重建和提高应用研究水平而支持建立的一个公共科研机构,是欧洲最大的从事应用研究方向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其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的市场份额占德国的30%,研究领域涉及健康、安全、通讯、能源和环境等。截至目前,通过在美国设立研究中心,欧洲、亚洲、中东等地设立代表处,弗朗霍夫协会在全球已拥有80多家科研机构,25000多名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促进其全球业务与合作的开展。

弗朗霍夫协会主要通过“合同科研”的方式为企业,特别是不具备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科研服务,其中研究所就是研发项目实施的最基本单位,可在协会授权的范围内自主开展业务、聘用人员、签订项目合同。弗朗霍夫协会的研究所均是在当地大学依托原有研究团队设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便于科技人员直接参与高校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从而利于科研人员更新知识、储备后备力量。第二,研究所与大学的直接交流充分利用了大学的科研资源,降低了研发项目的成本。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在协会和研究所之间设立“学部”,参与协会重大事项的协调和决策。通过研究所、学部的设置,弗朗霍夫协会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弗朗霍夫模式。

三、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发展道路

(一)针对全链条服务型研发机构

全链条服务型研发机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自身的基础研究能力,如何通过国际化提升自身基础研究能力,成为其发展的重点。

第一,多种方式参与国际研发项目。积极承担国际联合科研项目,履行前沿科学探索使命,不断提升人员队伍水平与科学研究能力;与其他国家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合研发,针对有商业化前景的项目加强人员交流与协同,共同加快成果转化落地。

第二,在科技创新实力领先的国家、地区设立国际联合实验室。通过与我国龙头企业合作,或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共同组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利用创新高地的高素质人才资源为我国乃至世界其它地区的企业提供试验服务,在此过程中提升我方研发能力,同时发掘并链接引进有产业化价值的项目。

第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研考评、科学容错体系。采用“科研人员管理科研、服务人员提供服务”的理念,对新型研发机构内部研发部门实施“严招聘、优服务、淘汰制”的方式进行机制改革、创新。 “严招聘”即在全球范围内以高标准进行人员招聘,该高标准的设立有国内外领域学者、专家共同研讨制定,不以学历、论文数量定人才;“优服务”即服务人员不插手科研事宜,但竭尽所能为科研人员提供生活、工作各方面的解决方案,使科研人员无后顾之忧;“淘汰制”指科研人员在一定时间内[感觉这部分写得太细了,像是从别的地方直接搬过来的。要一定程度的概括。]能够获得稳定的科研经费、自主决定科研方向,不受是否产出论文约束,但随后进行科研评审,评审不过关即自动解聘,评审方式为由研发机构匿名将科研成果提交国内外知名学者,学者判定其研发方向、研发成果是否具有价值。

(二)针对应用服务型研发机构

应用服务型研发机构与产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如何利用国际化更好打造与产业互动良性通道、吸引共性技术平台使用客户、创新与科研团队间的合作模式,成为其发展的重点。

第一,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新型研发机构应积极参与和举办科研论坛、产业峰会等国际性活动,与国际相关领域企业建立互动关系,开拓机构国际化视野。

第二,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培养,与国际龙头企业建立互动机制。新型研发机构可采用资金换培养的方式,换取机构研究人员在企业内学习1~3年的机会;为企业提供合同研发服务过程中采用研发人员企业驻点的方式,给予机构内研发人员与产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第三,布局国际合作网点。在行业创新尖峰区域依托国内龙头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借助国际合作伙伴在当地建立跨境孵化、跨境技术转移通道。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服务方,高端链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引进来,对外辐射“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新型研发机构将在国内、国外间发挥中转服务站的作用,提高自身科技服务能力,面向全球开展业务布局。

本文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