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还是没忍不住,说了出来
你好,我是鱼堂主。
今天很开心,马上要读期盼已久的硬核书《心智探奇》,你可能听过很多人推荐,但真正读完的人很少。
这一期读书会挑选了,顶尖的语言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的语言与人性四部曲,当中的两本分别是《心智探奇》和《思想本质》两本经典书。
我们整天说心智成熟的人怎么样?那到底什么是心智?心智是运行机制是什么样的呢?
有很多书打着新奇的概念,当我打开大纲的时候就很兴奋,发现里面的没有什么知识密度,现在很多书就那么几个理念,硬生生的灌水成一本书。
也能理解为了传播只能肤浅化,从文字获得信息的能力很稀缺。大部分都想通过故事学习知识,这个不能说错,但是真的会错过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新知。
如果你看的书你都知道,它只能算印证你的固有的知识,而无法带来新的理念,获得有价值的增量知识。
“一些东西拼命想抓住你注意力,背后却没任何思想”。
真正厉害的知识,只是靠故事是无法承载的,它必须经过大量的论证和推理才能得到。
01
一定要读有难度的书
好知识无法用简单承载,它会在传播过程把知识阉割简化。
太简化的知识不要信,同样是生病,医生会反复给你说病因,如何治疗,会出现什么情况,非常详细。
大街上卖大力丸的直接说“包治百病,药到病除”。
你信谁?
阉割的知识,必然伴随信息不对称,那里面就会有利益,有利益就有欺骗。
比如,最近几年大火的“刻意练习”,基本上想成长的人都听说过,但是里面的解读却千差万别。
很多人都不知道刻意练习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敢跑出去当人生导师,到处在公众号,新媒体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
比如,鼓吹“一万小时定律”号称自己掌握了核心方法,只要你跟着学通过1万小时诀窍,就跨越成为一个领域大师。
你看你学了半天,发现老师是一个骗子,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
如果你真想了解,只需要去买两本书《异类》和《刻意练习》,花点时间认真读完,你就比大部分所谓的专家更懂。
异类只是抓取了“一万小时定律”其实已经跑偏了,在根据跑偏的知识还指望得到什么?
如果你愿意读困难的书,花点时间把《刻意练习》读完,得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你会发现大部分人都是胡扯。
一定要读难读的书,得到真知识。
02
做阅读的收割者
无论是知识的密度,还是内容的含金量,早期都是因为某个问题延伸出来的。
比如,我最近写的执行系统的书,早期就是为了解决自己无法坚持行动问题,看了很多相关的书籍,还是没有解决我的问题。
后面根据系统思维的启发,觉得用系统思维模型重新梳理解决行动问题。就这样从一个念头,慢慢整理加工,最终思考形成体系,才变成目前读书会的培训资料。
很多好的知识,早期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根据调研实验写出的理论分析报告。
最后经过整理把一个知识点,从起源、理论、概念、名词、入门、思路、执行,根据不同阶段整理成册,才变成一本完整体系的书。
我已经写了2本书,成书的过程有一些经验。
大众不可能都去读论文,也不可能有机会跟行业专家交流,所以就有人把这些知识整理成,大众比较好理解的文字做成书。
大部分书为了降低理解门槛,都会加入大量的案例、故事、解读。有时候为了方便了解还会用一些类比,把陌生的知识转化成大众可以理解的信息。
这个过程其实已经有点变质了,类比就已经是简化原本知识的开端。
就这还没人看书,非要等公众号作者,摘抄阉割书本理论。加上一些个人见解,个人励志故事,最终变成可以传播的观点情绪文。
这个里面不讨论对错,没有意义,我们谁都管不了,只能管好自己。
区别就是个人选择,你愿意吃别人嚼过的口香糖,买别人抄书出来的课程。还是自己努力一下,独立从书本获得信息。
自己努力读书,还是做韭菜自己选!
如果你拥有从文字获得信息的能力,就不用在等着别人吃过之后,才反刍给你,甚至你也可以变成一个阅读收割者。
03
读书,就是为自己负责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追求, 早期新手学什么都是成长,到了平台期之内靠自己。
现在比较流行的听书,看文章,刷知乎,上B站,都被冠以学习的名义。
早期这些方式确实是在学习,但是现在早已经变了。大家都在拼命的抓住你的注意力,给你想看的,而不是你真正需要的。
从过去的学习,变成现在的观点情绪输出,只有认可和反对,立场之争大于学问之争。
我们每天都处于被信息影响的社会,自己没有知识储备,只能反复被不同观点拿捏,因为你没有能力区分谁是谁非。
写作的人拼命的迎合读者,给你想看的,把人抓住就有利可图,谁还管你有没有真的改变。
这些都是环境因素,我们无法改变,重点是你作为读者在追求什么?
心理认同,情绪共鸣,观点刺激,还是获得新知?
娱乐八卦是需求,这个人人都会看,我们想表达的是,不能天天时时刻刻都沉浸在这样的信息环境里,对人的消耗太大了。
早期不懂可以无法分辨,有了积累了是否愿意向知识本身靠近一点,还是继续被刺激的注意力猛灌?
我们说:“读书,就是为自己负责”。
有了知识作为武器,你就可以自由挑选分辨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是别人强加给你的。
最起码,你在看文章的时候,知道这个作者是在迎合你的注意力,还是在输出有价值的知识。
最后几个建议:
第一,读经典,硬核的书,可以慢一点,读了都是实在收获。
第二,多看讲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读起来有点吃力的书。
第三,不要惯着自己,只读自己喜欢的,也要读有挑战的书。
你可以看口水文,也可以看八卦文,也可以看视频综艺,这些都人本能需要,没有问题。
我们的建议是在你一天24小时里面,花1小时看到高质量的内容,这个对你的帮助超出想象。
做起来不难,还有价值,就算开始看不懂也能锻炼文字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