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野生动物改吃人类的食物时,会发生什么事?
经过了上百万年的演化,人类已经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变成了今天的煎炒烹炸。
在这个星球上,人类率先改变了饮食习惯,吃上了加工食物,也吃上了自己饲养的动物、耕种的植物。
而同时,“人类得道、鸡犬升天”,人类饲养的动物们,也跟着吃上了新的食物——饲料。
可是,这个星球上绝大部分生物,还是靠吃自然创造的食物为生。
而随着人类的发展,城市化的扩大,野生动物们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迫使它们要么继续“逃亡”,要么闯入人类的生活区,寻觅“人类食物”——加工食品、人类饲养的动物等。
那么,野生动物吃了这些“人类食物”后,身体是否能够适应呢?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吃“人类食物”对于野生动物来说,绝对是下下策。因为虽然解决了眼前的饥饿,也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
研究人员对一些经常吃人类食物的熊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它们的身体变化。
我们知道,熊是一种冬眠的动物。而在食用了“人类食物”之后,熊的冬眠时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缩短,最多甚至可以缩短50天。换句话说,这几乎就是缩短了一半的冬眠时间。
在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经常食用“人类食物”的熊,DNA内的端粒会变少。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末端结构,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染色体的“锁”。没有端粒“锁住”染色体,染色体就会容易被破坏。外在的表现,就是动物老化速度增加。
换句话说,经常吃“人类食物”的熊,寿命也会发生缩减。
同时,也有研究人员对美洲狮做了一些研究。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美洲狮对“人类食物”产生了兴趣,减少了野外的捕食,而是偷袭民居,捕食人类饲养的动物或者宠物。然而,这些动物的体内,可能含有“共患病原体”,就有可能传染到美洲狮的体内,然后传染。
而除了突袭人类的民居之外,野生动物更多地是“可怜巴巴”地捡食人类的垃圾。在很多垃圾填埋场,都能看到盘桓良久的鸟,时不时地落下来,捡一点东西吃。有些鸟甚至索性在垃圾场附近筑巢,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俄罗斯北部,有些地区甚至经常有北极熊出没。由于海面冰层越来越少,北极熊不得不转移向陆地。而陆地又没有那么多它们喜爱的食物,只好去垃圾堆觅食。
其实,动物们放弃捕猎,而是来寻觅“人类食物”,说起来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这些食物对它们来说,未必就那么好吃。可是,生活区域被压迫,它们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铤而走险”。
上面说的这些生物,都还算幸运的,因为它们只是慢慢地被缩短了寿命。
我们以前提到过,每年世界上有大量的生物误食了人类的塑料制品,导致无法消化,最后痛苦死去。
我们给这个星球带来了很多的变化,也迫使大量的生物不得不向着适应人类的方向演化。然而事实是,随着我们的抗生素不断发展,细菌、病毒的生命力越来越顽强。随着我们不断地改造地球,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越来越脆弱。
有的时候,真的很遗憾,如果这些野生动物像那些病毒一样,在人类的活动下能够演化出更强的生命力,那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