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康德的先验哲学
简论康德的先验哲学
康德学说的核心是先验哲学,其重要观点是:
第一,我们的头脑有一种纯粹先验形式,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这种纯粹先验形式对经验内容的整列加工而生成的,没有这种纯粹先验形式的整列加工,一切由表象和概念建构的知识都是无缘产生的。
1、纯粹先验形式由纯粹先验感性、纯粹先验知性、纯粹先验理性三者构成。其中,纯粹先验感性的功能是,把接受到的外在刺激整列加工为直观的感性表象;纯粹先验知性的功能是,借助于先验的概念和范畴形式,对感性表象整列加工,生成认识和判断的思维;纯粹先验理性的功能是,通过先验的逻辑形式,对认识和判断整列加工,生成推论的逻辑思维。
2、感性与知性和理性的重要区分是,感性只有直观,没有思维;知性和理性有思维,没有直观。
3、直观和思维的关联,直观的表象和思维的认识、判断、推论的联结,构成了普遍必然的绝对知识基础。
第二,对纯粹先验形式的阐述,关乎的是一种纯粹先验的知识。这种纯粹先验的知识自成体系,是没有它的经验内容的属性的。
1、把我们把一切经验属性的东西一一抽去,留下的再也不能去除的东西,就是纯粹的先验形式,如,把一切经验属性的东西,物体、形状、色彩、位置、距离、速度等等一一抽去,留下的就是纯粹先验的空间形式和纯粹先验的时间形式。先验空间是我们头脑的外感形式,先验时间是我们头脑的内感形式,一切经验属性的东西都是通过先验空间形式和先验间形式而绽现它们的直观表象的。
2、在感性中,物体、形状、色彩、位置、距离、速度等等,都是我们经验到的外在刺激在先验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中的直观显像;在知性和理性中,认识、判断、推论,则是概念、范畴、逻辑等先验形式赋予感性表象的抽象构造。由此生成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联结的“现象界”。
3、纯粹先验知识阐述的是纯粹先验形式,这种纯粹先验形式,并不在于它同这个经验内容无关或同那个经验内容无关,而是同一切经验内容无关。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通过纯粹的先验形式赋予一切经验内容,显现它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第三,物自体的自在性。物自体是自在之物,它提供给我们外部刺激。首先,由我们的感性方式把外部刺激整列加工成直观表象,进而由我们的知性方式把直观表象整列加工成概念认识和范畴判断,继而由我们的理性方式把概念认识和范畴判断整列加工成逻辑推论。于是,在我们意识中呈现的显像就不再是物自体的自在原型,而是成为了由感性、知性和理性整列加工成的“现象界”了。至于物自体究竟有没有它的自在原型,则是哲学思维需要进一步辨析的。
怎样来评价康德的先验哲学呢?我以为:
第一、康德学说第一次把主观的先验形式和客观的经验内容统一了起来,把哲学思辨的经验和理性统一了起来,以此确立普遍必然的绝对知识基础,创立了近代认识论。既给西方哲学和哲学史的发展带来了哥白尼式革命的深远影响,亦给科学带来了对人类意识结构破解的重要启示。
康德阐述的纯粹先验感性,所关系到的感性表象,是先验感性方式对外在刺激整列加工的产物;康德阐述的纯粹先验知性,所关系到的认识和判断,是先验知性方式对感性表象整列加工的产物;康德阐述的纯粹先验理性,所关系到的逻辑推论,是先验理性方式对认识和判断整列加工的产物。
从当今的时代的科学知识聚焦来看,康德的先验感性,先验知性和先验理性,深深契合的是实在的人类意识结构。人类的意识结构,是地球生命意识方式演化的的产物。和动物的意识构造不同,人类意识结构的根本特征,是以身体意识为根基的概念意识加入,是感性直观表象和概念抽象构造的联结。康德阐述的感性,实际上就是身体感官直观表象的感性意识;康德阐述的知性和理性,实际上就是符号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意识。
概念意识的特点是:
1、概念由符号指称的抽象构造生成;
2、概念意识生成抽象之抽象的能动;
3、抽象之抽象的概念能动,生成概念虚构的精神追求和反馈经验实证的概念之物创造。
从感性、知性、理性的综合,深入人类的意识结构,即感性直观表象方式和概念抽象构造方式的联结,是康德先验哲学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合理内核和思想启示。
第二,康德先验哲学的问题:
1、纯粹先验形式的问题。人类的意识结构,无论身体感官直观表象的感性意识还是符号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意识,都是有它们生成和由来的经验历史的。其中:身体感官直观表象的感性意识,即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在大脑中枢合成的感性意识,是生物进化的经验历史产物;符号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意识,则是符号指称文化演化的经验历史产物。从当下和遗传而言,二者都是先验的;从生成和由来而言,二者都是经验历史的产物。从总体而言,二者都是经验和先验的统一。所谓经验和先验的统一在于,经验和先验是不可分离的和没有孰先孰后的绝对之分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共生关系,既不会有无内容的形式生成,也不会有无形式的内容生成。这样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康德的纯粹先验形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感性的“绝对时空”问题。康德的先验感性认为,我们可以想象没有任何东西的空间和时间,但不能想象没有空间和时间。其内含的主张是,所有的外在刺激都是需要在纯粹先验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中得到表象的。康德时空观和牛顿的时空观一样,主张的都是“绝对时空”。区别是,牛顿的“绝对时空”是客观外在的,康德的“绝对时空”是主观内在的。在今天的时代知识汇集中,时空绝不是自身绝对的,时空亦是经验属性的感性表象。
首先,时空同物体、质量、形状、位置,距离、速度等等的经验关联在一起的,离开了物体、质量、形状、位置、距离、速度等等的经验关联,时空的感性表象是不会发生和出现,不可能存在一个除去一切经验属性的东西而必然留下的无关经验属性的“绝对时空”。
其次,我们的身体感官把外在刺激整列加工为直观的感性表象,并不需要用一个“绝对时空”的笼罩来绽现。其理由是,既然时空和物体、质量、形状、位置、距离、速度等等一样,同是经验关联的感性表象,那么,用“绝对时空”的感性表象来绽现物体、质量、形状、位置、距离、速度等等的感性表象,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在感性表象上,康德的纯粹先验空间形式和纯粹先验时间形式是完全多余的。
3、知性和理性的先验问题。康德认为知性以先验的概念方式和先验的范畴方式,生成认识和判断。但康德始终没有说明概念和范畴是如何能够成为纯粹先验形式的。康德没有继续用抽去一切经验属性的东西,留下的是纯粹先验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思想实验,说明先验的概念形式和先验的范畴形式的生成方式,估计这样做会非常复杂难以说清而放弃了,因为空间和时间都很直观简单,概念和范畴很抽象复杂。
在实在的人类意识结构中,概念是符号文化的产物,是指称和对象联结的抽象构造,并由指称和对象联结的抽象构造生成事物的认识。范畴则是一种具有命题结构的概念,命题是判断的概念形式,在这个意义上,范畴又是一种判断特质的概念。仔细辨析概念和范畴,都不是纯粹先验的形式,都是有它们的经验历史由来的。至于理性的先验逻辑形式,在康德那里同样是没有何以能够成为纯粹先验形式的说明的。在人类意识结构中,逻辑的实在性在于,它是概念意识的运动机制,这种概念意识的运动机制既不是纯粹的先验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概念意识的发展中不断丰茂的。
第三,康德的物自体问题:
西方哲学大多认为康德的物自体是一种多余的累赘,持质疑、批判、扬弃的态度。如何看待康德的物自体呢?我的见解是:
1、物自体是自在的。物自体是没有它的自在显像的,是没有它的自在原型的。根本理由是,显像的特质在于它不是物自体的构造,而是意识的构造。我们的感性直观表象和概念抽象构造都是意识对物自体的显像。意识通过感性构造,生成物自体的感性直观表象的显像;通过概念构造,把感性直观表象的显像整列加工为概念抽象构造的显像。无论感性表象的显像还是概念构造的显像,都是意识对物自体的显像。
2、我们不可能杨弃意识对物自体的感性显像和概念显像,去获取物自体没有的自在显像和自在原型的。扬弃了物自体,意识便失去了显像构造的对象。如果说,物自体具有它的自在显像或自在原型,那么意识对物自体的显像构造,无论的感性的显像构造还是概念的显像构造,就全然多此一举了。
3、意识对物自体的显像,实际上就是意识对物自体的可知。当我们谈论可知时,可知绝不是和物自体的同一,而是对物自体的显现构造。就认识论而言,对物自体的可知是对物自体的显像。由此,在物自体的问题上,一方面,哲学的思辨不能扬弃物自体,使意识的显像构造失去对象;另一方面,哲学的思辨需要对可知性进行定义的校正,即可知性是对物自体的显像而不是和物自体的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