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党高建群
和先生相识多年,对于他的人品,我非常佩服,一直想写些东西,总感觉不够成熟。在陕西作家群中,他是独特的,其作品的品味和理念有自己的创作思路,他是我国当代最早以西北边防战士做题材的小说家,是新时期文学创作先驱者之一,是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对当代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读者、文学论坛及社会公认的实力派作家。
高建群有文学的天赋。天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过人的天赋成就了高建群,也成就了他的资本。此外,他还有一个资本,即家庭资本,作为红色子弟的他,不像贾平凹、陈忠实等作家有着和我一样的贫寒出身。高建群自幼生长在关中平原,在滑水河畔的高家村当过“孩子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面对秦砖汉瓦,吸取无限的灵气,贮藏于心灵之中。
高建群是不幸的,可这不幸却对他来说恰似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那场曾未开战的战争,让这个火箭筒射手,失去了用武之地。他在自己的作品曾写到,如果那场战争开火,现在的中国新时期文坛上,可能会少位重量级作家。同时埋没了想当英雄的英雄。他是中国最后一支骑兵部队的骑兵。这个辉煌了三千年的兵种,在西北边陲阿勒泰草原泯灭时,他是最后的见证者之一。还有那罗圈似的两条老寒腿,随着老境渐来,在初冬和开春的日子,从腿关节开始移动到坐骨神经的风湿病,也在折磨着他。有失必有得,在人生的旅途中,虽然他失去了许多,但同时又让人欣慰的是,他又有更多的收获。
文学创作之余,高建群喜欢玩弄笔墨绘画。高先生的书法,格调高古、用笔沉雄,实乃学富五车的大文人,偶露之冰山一角也。书坛有“家有高字步步高”之美誉。高先生的书法,先拓魏碑之张猛龙碑、张黑女碑,继而沉迷于郑板桥的乱石铺街、徐渭的青藤斜挂,壮年之后,又视汉简、黄帛为书法最高境界。近年复回到魏碑意境。
“神中一卷英雄传,万里怀书可入秦。”此句本是写自己《最后一个匈奴》名扬后,从陕北到西安的真实感受。在华山论剑时,金庸先生到西安,他提笔而挥,送给做客的大侠金庸先生。
先生的书法历练十多年了,他的作品亦如他的人品。他是个性情中人,人家说几句好话,他从不好推辞。 2002年我和青年作家四望去拜访他求字,正值他给天津的朋友题字,我们正赶上,其随手拍了拍自己的啤酒肚,再用右手摸摸后脑勺,情绪高涨,立即为我们提了幅“西北望山,东南行水”的名言。
高建群的文人画,先学丰子恺,再学井风眠,近来追求汉画像砖的古雅,简拙意境之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至于绘画,他说大部分名画都是复制,而自己每幅都是用心绘制,是狂傲生命的喷溅,是用文学和学养作为后盾的诠释生命,是对人类大苦难的关注。古今的文化名人都喜欢书画。高建群也不例外,2008年的教师节,应邀与书法家赵大山等名流,为教师挥毫泼墨。
浪漫是道德、思想、智慧融汇一起的力量。浪漫主义成为高建群作品的核心精神。不管是文学还是绘画,都是源于他的浪漫情怀。面对文艺圈,高建群的思路是先行者。对于没有美术细胞的我,难以想象没有美术功底的他竟能画出如此动人画。正如高先生所说,当文学与书法的语言都限制得不耐烦起来,肚子里的那些丰富的思想需要借助外力表达,此时像患了哑语病一样地说不出来,只能在纸上用颜色铺张。
高建群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前进着。不管用什么方式或往哪里走,让他自由地走吧。作为晚辈的我,站在多彩的人生路上,为他喝彩之余,投以热情的目光和永久的祝福。
(作者简介:成锦,陕西临潼人,从事媒体十多年,现供职于一中央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