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兆头!岁岁朝朝,万“柿”如意
在《明宫史》中,记载新年的第一天:“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所食之物如曰百事大吉盒儿者,柿饼、荔枝、圆眼、栗子、枣,共装盛之”(1),在传统饮食中,新年中“柿饼”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习俗,长期以来成为民间吉祥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明清时期,由饮食而及绘画,由普罗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生活习俗演变为翰墨烟云,这是一次由大众文化向士大夫文化转型的过程。
明人田汝成在《熙朝乐事》中有关于“柿”的记载:“正月朔日,官府望阙,遥贺礼毕,即盛服诣衙门,往来交庆。民间则设奠于祠堂次拜,家长为椒栢之酒以待,亲戚邻里以春饼为上供,爇栗炭于堂中,谓之旺相。贴青龙于左壁,谓之行春。挿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髙。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橘承之,谓之百事大吉。” (2) 徐渭(1521—1593)在《百昌斋记》中也说 :“吴人于正朔悬柏杮与橘于堂,曰百事吉”(3) 。因“柿”与“事”谐音,故常常和“柏枝”或“橘”并列,有“百事大吉”“百事如意”之意。因其所蕴含的吉祥寓意,故常常出现在明清以来的“岁朝图”。
明朱见深绘《岁朝佳兆图》轴,绢本设色,纵59.7厘米,横35.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现存作品中,最早在“岁朝图”中出现“柿”,是在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的《岁朝佳兆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该画所绘钟馗携一小鬼前行,钟馗手持如意,小鬼手托果盘,盘中放置两颗红色的柿子,上有明宪宗题“栢柿如意”四字,并有诗曰 :“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诗意与画境相谐,以寓意“百事如意”。在清代画坛,“岁朝图”中出现柿子,也就更为常见了。现以陈书的《岁朝丽景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和绵亿的《宜春呈瑞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便可为证。
陈书(1660—173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画家,字南楼,号上元弟子、南楼老人,擅画山水和花鸟,其《岁朝丽景图》代表其花卉画的主要风格。该画作者题识曰 :“雍正乙卯新春,上元弟子书画于来青小墅,时年七十有六”,钤朱文联珠印“陈”“书”。“雍正乙卯”即清雍正十三年(1735),乃陈书晚年之作。图中所绘天蓝釉瓷盆上种植的水仙、山茶、南天竹、蜡梅,并配有寿石。在瓷盆两侧,点缀着柿子、苹果、百合、灵芝和橄榄。画中的苹果有“平安”之意、“柿子”为“事事如意”、寿石有“长寿”之意,而水仙、山茶、南天竹、蜡梅也都是春节常见的应景佳物。
清·绵亿《宜春呈瑞图》,纸本设色,84.4x35.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绵亿(1764—1815)系乾隆皇帝之孙,乃荣亲王永琪(1741—1766)的第五子,擅书画,传世画作并不多见,《宜春呈瑞图》乃其少见的画作。此图作者题识曰 :“臣绵亿恭绘”,钤白文方印“臣绵亿”和朱文方印“敬画”。在画幅右上侧,有嘉庆题跋曰:“古语拈题应岁朝,玉梅香色笔端描。凌波斜倚春先报,百合清平凤律调。嘉庆壬戌新正御题”,钤白朱文联珠印“嘉”“庆”。“壬戌”即清嘉庆七年(1802)。另有清宫鉴藏印七枚,分别为朱文椭圆印“嘉庆御览之宝”、白文圆印“嘉庆鉴赏”、朱文方印“宣统御览之宝”、“宝笈三编”、朱文长方印“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宝笈”和白文方印“宜子孙”。图中所绘为小口径青釉瓶中所插的数种折枝花卉,分别为月季、梅花、竹叶、松枝,而花瓶旁则有水仙、百合、玉磬、柿子和如意。画中的瓷瓶有“平安”之意、柿子和如意有“百事如意”之意、百合有“百年好合”之意,画中的每一种花卉,几乎都有一种特指的吉祥寓意。
两幅“岁朝图”中,最夺人眼目的是两个鲜红的柿子,且都位于盆(或瓶)右下侧。《岁朝丽景图》中两个柿子为正立,为茂盛的柿叶半遮半掩。柿子以墨线勾勒轮廓,再填充以朱砂,与盆景中红色的南天竹遥相呼应,又与瓷盆、水仙及其他花叶的绿色形成对比。《宜春呈瑞图》中两个柿子一为正立,一为斜侧,均有两片绿色叶子作陪衬。柿子以醇厚的朱砂绘制,鲜艳明亮,如同刚从树上摘下一般。因颜色与瓷瓶、折枝花卉的绿色迥然有别,故形成鲜明的视觉反差。
值得玩味的是,在两幅“岁朝图”中,柿子虽然也和其他花卉一样,只是众多花果中的一员,但因其具有的“事事如意”“百事大吉”“百事如意”等被赋予的祥瑞内涵,因而客观上成为了画中主角。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柿子本身是红色的,红色既可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在民间传说中,还具有辟邪的功能,故在以春节为主题的“岁朝图”中,柿子也就成为受人热捧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