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每一位职校教师的天职

2013年的春晚,笑星孙涛和影视剧演员秦海璐、王茜华,相声演员方清平联袂主演了喜剧小品《你摊上事儿了》。小品的主要内容是,孙涛扮演的保安和秦海璐扮演的公司赵总经理,因为一张进门证件,发生了冲突。孙涛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词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取得了良好的“笑果”。

我毫不掩饰地喜欢这个小品。

与观众为之大声叫好的反贪台词相比,我更喜欢的是保安对自己这份职责的坚守和执行命令的坚定。所有的“包袱”都由此而产生。难能可贵的是,即使知道了“赵总”的身份后,保安依然不改初心,保持尊严。

喜剧的效果不是简单地引人发笑,更不是生硬地挠观众的胳肢窝。优秀的喜剧应该让观众笑过之后有所思、有所悟。在我看来,《你摊上事儿了》这个小品距离这个标准算得上是“庶乎近焉”了。

社会是由各行各业组成的,各种各业的小人物构成了社会的主体。社会精英只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大使”,真正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水准和教化程度的是普通民众对生活、对职业的态度。不难想象,如果我们周围的小人物都能像这位保安那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维护职业尊严,我们的生活质量将会大幅度提高。而这与所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没有什么联系的。

这个小品让我联想到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保安执行规定,没有牌的人一律不让进,即使是大楼的“赵总”也不行。这个细节本身可笑吗?在一个有秩序的国家或单位里,这不是很正常的做法吗?从理论上说不可笑的事居然让我们乐不可支,笑声不断,可笑的背后是否有些可感、可叹、可悲呢?如果在德国、英国、瑞典、日本、新加坡这些国家演出,观众会笑吗?如果放在我们国家上世纪五十年代演出,观众会笑吗?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哥哥参军,部队驻地是甘肃的平凉。哥哥曾告诉我一个故事:他们部队一个站岗的战士因为不认识当时西北军区司令员皮定均而坚决不予放行。皮司令员不仅没有“狂躁”发怒,还表扬了这位战士。我联想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保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往低处说是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如果往高处说,我以为,是一种天职观念在支撑着保安的精神世界,给予了保安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是一个职教人,不是文艺评论家,所以,借着小品《你摊上事儿了》的话题,还是想说说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

近年来,我到一些职业学校讲座,其中多数的讲座都涉及到教师队伍建设。我接触到的校长们都在想方设法地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然而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如何让教师精神愉快、激情饱满地投入工作,便成了各个职业学校的共同追求。很显然,单纯依靠一场讲座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仅我这个普通职教人没有这个能力,任何专家学者乃至教育家也不可能具有这样的能力。但这毕竟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很大的问题。教师没有积极性,何谈教育教学质量?明知讲座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我还要面对教师们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由地从内心里产生一种悲壮感。

在准备讲座的过程中,我常常面对这个问题陷入沉思。就在我绞尽脑汁准备讲稿,试图从多个角度阐述理念,表达看法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天职观念”。

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天职,保安恪尽职守也是天职,那么,教师教书育人难道不是天职吗?想到这里,思路大开,关于天职观念的事例一个个出现在我的脑海。

有一部名叫《孟菲斯号》的美国影片,说的是二战期间一架名为“孟菲斯号”的轰炸机执行战斗任务的事。当时,这架轰炸机所在的飞行中队奉命去轰炸德国人的一个重要军事目标。其他飞机在匆匆投完弹后就返航了,惟独这架“孟菲斯号”还在轰炸目标的上空盘旋。机组的七八个成员意见不一,有的人说:其他飞机都飞回去了,我们还是赶快把弹投下去返回吧。但机长很执着,他坚持在瞄准目标后再投弹。那天,军事目标上空雾很大,能见度很低,而敌人的防空火力又很猛,瞄准目标非常困难。就这样,飞机一次次俯冲,又一次次升起,当它终于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后,飞机也受了伤。这时,机长对全机组人员说:“现在为我们自己飞行!”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孟菲斯号”把击中敌人目标视为天职,在完成天职之前,没有理由为自己飞行。

电影《泰坦尼克号》有一个镜头:船上的乐队在船渐渐往下沉的时候,一直没有中断音乐,奏乐持续到乐师们无法站立、与船一起沉没为止。这个镜头给了我们同样的启示:面对死亡,演奏到最后一刻,是乐队的天职。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区发生7.0级地震。看震情的报道,心情自然是沉重的。但当我看到雅安电视台记者陈莹身穿嫁衣的现场报道时,眼里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奇怪的是,每看一遍她的报道我都会流泪。当时我写了《最美新娘》的短文。我在文章中说:

“陈莹的瞬间反应完全是本能的。这种本能的背后是职业的敏感,是职业操守的自然流露,也是人性光辉的闪耀。然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筑在雅安市本身只有震感没有伤亡的背景下。”“我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得上穿上婚纱那一天最值得重视的呢?既然雅安不是震区的中心,陈莹本可以一边准备自己的婚礼一边等待台里的安排和召唤。但她没有,她从化妆的楼房跑出来后,也许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什么,就下意识地让原本为她拍摄婚礼的摄像师把镜头对准了她,立即采访街头的群众。人的本能是瞬间的,但瞬间的背后却是长期的素养熏陶和人文关怀的积淀。这种瞬间的本能比执行命令更具感染力、震撼力。”“除此而外,‘最美新娘’让我不自觉地想到了我们的职业教育。我们不是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敬业爱岗、恪尽职守的教育吗?难道‘最美新娘’不就是最好的案例和教材吗?”

这三个事例放在一起,我想表达一个意思: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

什么是天职?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说得好,他说:“天职观念意味着对某种神圣的职分的富于生命感的体验,有了它,人便能由衷地守住与某种神圣的职志关联在一起的生命的重心。做好一件艰难、甚至危险的事,除了必不可少的兴趣,往往需要足够强的生命力的支持,这种生命力来自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我称它为天职观念。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当然是正当而值得的职业——都需要天职观念;教师应当视教书育人为天职,有了这一份天职观念就有了自己立于教育事业的生命的根。”(《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每一位职校教师都不妨自问:在日常的、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我们有没有“富于生命感的体验”?我们有没有找到“立于教育事业的生命的根”?

当然,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弄清了天职观念也并不等于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尽管如此,对所有教师响亮地提出“天职观念”依然是有重要意义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职校教师中树立起天职观念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当大部分教师都能树立起天职观念的时候,我们的职业教育就大有希望了。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每一场讲座结束后,都会有不少教师加我微信,和我交流。每当我收到“刘校长,听了您的报告很受启发,我要重新考虑我对工作的态度了”这样的留言时,熬夜备课、奔波讲座的疲劳顿时一扫而空,作为一个职教人的自豪感、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

舒婷在《这也是一切》的诗中说: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革命”尚未成功,我愿与广大职教同仁共勉。

2016年8月31日

(0)

相关推荐